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思考

2021-07-21 09:45李朝阳
公关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政传统思想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展中,教师通过将当前学生们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情况、实际的行为习惯表现水平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思想和理想的礼治精神积极融入到课程教育中,不仅有助于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达到改善校园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程

引言: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學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下文中针对融入价值、融入困境和融入途径进行简单阐述,希望对广大高校思政教育者有所借鉴作用。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改变高校思政教育内涵,丰富教学内容

伴随网络时代的快速来临,现代智能技术及网络普及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迎来了较大的教育挑战。很多高校大学生自从过度依赖网络,已经分不清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变得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呢?需要高校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思政课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渗透内容,让学生懂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已经渗入到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有助于洗涤校园风气,改善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展中,教师通过《大国文化》《天下第一刀》《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百家讲坛》《汉字风云会》《国学小名士》《诗书中华》《最爱是中华》等诸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精髓、反映民族特质和文化风貌的文明节目,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此类文化节目充分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儒道、墨家、法家、名家等思想互补为内核发展中心的文化形态,使学生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发展前景有效联系起来,正确辨别网络洪流中多元化的信息思想,从而更好地推崇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转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正确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为学生解决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困惑,升华学生的精神文明世界;还能达到洗涤校园风气、改善校园学校生活环境的目的[1]。

(三)有利于体现人文思想,强化学生的内在文化素养

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通过采用最新的“以生为本、立德育人”的教育思想,在利用现代化互联网共享资源教育平台内的多种讲座课程提高自己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同时,一定要秉承“以身作则”的重要理念,借助现代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充足的锻炼和提升。不仅有利于体现高校的人文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内在文化素养,使学生结合自身的文化水平正确看待身边的事情和问题,并养成及时解决问题不拖拉的良好习惯;还能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锻炼中逐渐养成乐观的道德品质,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感。

二、现阶段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融入状态及困境分析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应用,高校思政课程也迎来了一定的教育难度。传统思政教育中,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深入影响一直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学内容,对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灌输式教学形式,而没有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有效渗入到实际教学中,导致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思政教师由于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无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相关内容合理融入到思政教学结构中,并借助历史史料论证历史案例的真理,使学生建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导致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度明显不够。教师应仔细思量高校思政课程的结构体系,并借助经典文言文、历史案例、现代文化综艺节目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和人文思想渗透渠道,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性,使学生从自身的主观意愿认可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意义,并结合自己的力量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阐述

(一)完善高校思政教学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首先,高校领导者需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及时加大本校思政课程教育结构和内容的调整力度,秉持“以生为本、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知识点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中,重新设置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以此弥补传统思政课程中对于体现传统文化思想不足的部分。

其次,高校领导应加大对本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力度。及时引入现代化先进的多媒体、投影仪、微课程等教学设备和技术。然后再结合互联网上多种渠道的教育平台加大对本校思政教师的培训强度。使教师在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同时,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育讲座,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与传统文化渗透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和对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能力。以此保证后期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能够准确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做好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给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条件。

(二)借助现代教学方法,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合力度

首先,教师可将此阶段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掌握情况与思政教学结构有效联系起来,借助现代化新颖的教学方法,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合力度。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思政课程教育中,导入相应的电子课件,将思政教学结构中的重要内容用历史经典故事的视频形象展示出来。不仅能成功激起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记忆印象;还能借助图片、文本、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探究欲望,内化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水平,为后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次,教师可利用学生喜爱浏览网页的习惯,将融入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思政教育内容发布到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微博推文或交流群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点击教师发布的教育文本吸收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教师亦可通过校园广播、综合宣传手册、学习天地展示栏等教育资源,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随处吸收有效的思政教育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大對思政教育内容及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视程度,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还能净化校园的社会风气,洗涤校园的文化环境[4]。

最后,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的优越性,结合下载、剪辑等技术手段,将思政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的相关知识制作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教程。然后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一个有效的共享资源教育平台,将传统文化的重点思想以文本、图片结合的形式设置成平台网站的首页,加强熏陶效果。再分别将不同类型的学习教程按照不同传统文化的体现形式,设置成不同的学习板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进入相应的板块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教育效果;还能为高校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途径。必要时还可通过举办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意识[5]。

结语:总而言之,高校思政课程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执行新课标的教改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深入渗透到思政教育中,以现代新颖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活动为载体,充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卫良,龚珊. 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5):128 -130.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J].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02):155.

[3]张卫良,龚珊. 媒介融合环境下意识形态竞争新变化及其引领[J].思想理论教育,2020,(02):79 -81.

[4]迟成勇.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63 -67.

[5]丁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06):97 -100.

(作者简介:李朝阳,河南开封,硕士研究生,助教,高校思政)

猜你喜欢
思政传统思想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