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泪为首发症状的泪道乳头状瘤1例

2021-07-22 12:12王朋陶海白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泪泪道泪囊

王朋,陶海,白芳

血泪是一种较少见的眼科临床症状[1]。至今,国内外关于血泪的文献报道较少,泪道良性肿瘤以血泪为首发症状的报道则更少。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泪道内窥镜诊治了1 例以血泪为首发症状的泪道乳头状瘤,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毛某,男,41 岁。2015 年1 月16 日因“右眼间断流血泪1 个月” 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就诊。患者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反复流血泪,间断发生,常于晨起出现,每次出血量约1~2 ml,色鲜红,持续0.5 min,能自行停止,不伴脓性分泌物。门诊以“右眼血泪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06(-4.50 DS→1.0),泪囊区按压未见脓性分泌物溢出,上下泪点位正,形圆。冲洗泪道:自上下泪点进针均可达骨壁,冲洗液流入咽部,无返流。西医诊断:右眼血泪原因待查。泪道CT 三维重建:右眼泪道全程可见造影剂存留,呈串珠样,未见明确的肿物影(图1A)。患者在局麻下行右眼泪道内窥镜下探查+泪囊切开+肿物切除+部分泪小管及部分泪囊再造+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术中应用泪道内窥镜探查泪道,从右眼上下泪点水平插入泪道内窥镜,发现泪小管和泪总管位置存有一处肿物(图1B)。距离右眼内眦5 mm 处与泪前嵴平行的方向,沿着皮纹作弧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及骨膜后切开泪囊,发现泪小管、泪总管及泪囊处有8 mm×8 mm×7 mm菜花状瘤(图1C),完整切除肿物送病理,置入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行部分泪小管及部分泪囊再造,缝合皮肤切口。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图1D)。修正诊断:右眼泪道乳头状瘤。6 个月后复查,拆除置入的人工泪管。随访4 年,无复发。

图1 毛某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1A 泪道CT 造影三维重建右眼泪道全程可见造影剂存留,呈串珠样,未见明确的肿物影;1B 泪道内窥镜检查 泪小管接近泪总管位置存在一肿物;1C 瘤体外观照 术中完整切除的泪小管、泪总管、泪囊乳头状瘤,大小为8 mm×8 mm×7 mm;1D 病理检查 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细胞有轻度异型性(HE 染色×40)

2 讨论

血泪是指患者流出的眼泪为血色泪,有时是淡红色带血的眼泪,有时全部为血液,临床上较为罕见。血泪一般包括4 种:(1)泪腺分泌的血性泪液,多为泪腺炎症所致,此类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血汗。(2)含血的泪液,来自泪腺以外组织的病变,如眼部炎症、外伤或手术导致眼睑、结膜等处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性物质着染泪液。(3)泪道血性反流液,如泪囊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引起血性反流液,有时会在泪道冲洗时出现。(4)泪道周围器官出血反流入泪道,多见于鼻出血[2]。还有一些与药物[3]、全身性疾病(高血压[3-4]、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月经周期[1]及焦虑症[5]有关。曾有文献[4]报道,血泪最常见的病因是继发于眼部感染、裂伤或炎症的结膜疾病,以及结膜或泪囊化脓性肉芽肿、眼眶及泪囊静脉曲张。

泪道内窥镜是唯一能直接观察泪道黏膜的泪道检查设备,探头分辨率高,保证了在狭小的泪道空间内获得清晰的图像,已经广泛应用于泪道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泪道内窥镜可观察到泪小管、泪总管、鼻泪管内壁黏膜的形态、泪道管腔宽窄、阻塞部位及管腔内存留的结石和新生物[6]。应用泪道内窥镜诊断和治疗,患者无不适感觉,易于推广应用。

泪小管是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泪总管是上下泪小管于内眦部互相汇合形成的,开口于泪囊,其内腔表面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7],泪囊壁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泪囊良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瘤(鳞状、内翻性、移行细胞或混合性)、大嗜酸细胞瘤、腺瘤和圆筒状瘤。乳头状瘤是最常见的良性上皮性病变(约占所有上皮性肿瘤的36%),其生长方式是外生(面向囊腔)或内生(朝向囊壁基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病理表现为棘皮、复层鳞状上皮、基底膜增厚、角化不良,可能由持续炎症刺激引起,从而引起鳞状化生。乳头状瘤10%~40%有复发的趋势[8]。泪囊良恶性肿瘤都有出现血泪的可能,国外学者[9]指出,泪囊良性肿瘤伴血泪偶尔出现在泪囊手术中。课题组曾在2013 年报道了1 例泪囊息肉引起严重血泪的病例[10]。本病例患者为泪小管-泪总管-泪囊乳头状瘤,临床上较少见[11]。其引起血泪的原因不明确,推测可能为肿物浸润的周围粘膜,血管扩张,引起周围粘膜组织糜烂出血所致。根据患者的病情,笔者认为:(1)血泪的原因极其复杂,需要先进行专科检查,排除眼部及鼻部病变,逐步确定病因。(2)本病例的患者无明显溢泪、流脓等泪道阻塞的症状,泪道CT造影未显示明确的肿物影,不具有特征性,容易出现误诊。(3)泪道内窥镜探查在泪道乳头状瘤诊断中很有帮助。内窥镜泪道手术中,如发现小肿物可行激光或微钻治疗,若为大肿物,则需要切开相应的泪小管或泪囊,进行肿物完整切除。泪道内窥镜检查同时也是治疗后随访以确定治愈或复发的有效方法[11]。

猜你喜欢
血泪泪道泪囊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诊疗方案
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效果
读杜工部集
神秀之作血泪篇
天冷泪道病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