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
——基于异时DID模型研究

2021-07-22 02:42李闻一
关键词:服务中心供应商信用

李闻一 潘 珺

(华中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IT技术和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①,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公司内外部客户提供财务、业务和税务等专业化服务,应对跨国和跨地区经营带来的成本、经营风险上升等问题,成为跨国公司推崇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②。财政部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发布文件,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国境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数量得以迅猛上升,截至2018年底已有412家。

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经济后果展开研究,发现其利用IT技术和流程改进工具进行流程重组和优化,可实现标准化、透明化、智能化的流程控制,加强集团管控③。同时,可推动财务组织结构平台化和扁平化,减少信息传递环节并且实行统一的会计工作流程和检查标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传递的及时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④。此外,搭建实时监控的资金统一管理平台,可实现所有独立核算单位资金账户统一调度和全流程监控,加强资金风险管控⑤。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公司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和资金风险管控等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公司价值。

作为公司短期融资的主要方式,商业信用是全世界小型和大型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⑥。当公司面临从银行等外部来源筹集资金存在困难时,对商业信用的依赖会增加,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导致企业收入下降、银行融资困难时更为凸显⑦。已有研究表明,公司规模⑧、内部控制⑨、供应商-客户关系⑩、财务状况、股权性质、管理层特征、会计信息均与商业信用融资显著相关,因为这些特征能够传递公司内部信息,从而影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获取。此外,大量文献也发现货币政策、金融环境、社会信任、审计质量和分析师跟踪等外部特征也会影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

中国企业主要通过非正式的金融渠道支持其增长,这些渠道主要依赖于隐性合同关系,商业信用作为最重要的非正式融资形式,在中国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消费者需求锐减,70%的公司资金周转紧张,商业信用融资成为公司活下去和发展好的关键。因此,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为公司提升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和议价能力,探究新的影响特征和机制,对于处在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中国公司意义重大。

二、文献述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文献述评

第一类文献主要研究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公司自身特征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讨论了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

针对公司自身特征,主要围绕公司规模、内部控制、供应商-客户关系、财务状况、股权性质、管理层特征、会计信息等视角展开。在公司规模方面,大多数文献发现公司规模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也有学者发现其呈负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方面,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在供应商-客户关系方面,大多数学者发现供应商集中度高、供应链上下游公司的关系型交易比例高、供应商议价能力强对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有抑制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供应商集中度高对商业信用融资起到促进作用。在财务状况方面,受融资约束或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会用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替代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但是经营业绩越好、财务风险越低的公司更容易获取商业信用融资。在股权性质方面,国有公司更容易获得商业信用融资,但非国有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行为更普遍。在管理层特征方面,CEO与供应商的家乡联系、独立董事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融资。在会计信息方面,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好,越能促进公司获取更多商业信用融资。

外部环境主要围绕货币政策、金融环境、社会信任、外部监管等视角展开。在货币政策方面,如果货币政策紧缩,那么公司更倾向于进行商业信用融资。在金融环境方面,处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或外部金融环境良好地区的公司会获得更多商业信用融资。在社会信任方面,公司所处地区的社会信任度越高,其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越高。在外部监管方面,审计质量和分析师跟踪等外部监管均有利于促进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融资。

第二类文献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本效率、集团管控、资金管理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等。何瑛等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营运效率和经营绩效均有所提高;Janssen等人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资金管控与调度,有效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改善经营效果;Herbert等人探讨共享服务模式带来的内部变革,发现其对公司内部组织管理和控制产生影响。

一些文献通过单案例或者多案例分析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给公司带来管理成本显著降低,运作效率提升,成员单位监控力度强化,资金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等作用和效果。其中,Lindvall等人以Ericsson公司为例,阐述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有简化反馈机制,认为其给内部控制的协调性和财务信息一致性带来了积极作用;笔者以中交二航局为例,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提高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客观性,优化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众多调研报告也显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梳理标准流程、降低营运成本、加强管控等方面的良好成效,ACCA最新的报告还强调了其在加强管控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综上所述,以往研究主要从公司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的视角考察了商业信用融资的相关影响因素,但是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下,给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等带来广泛影响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并且,现有研究中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是由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得出,仅有何瑛等以2004-2008年间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30余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梳理标准流程,简化反馈渠道,协调内部控制机制,此时公司内部控制更加有效。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高质量内部控制使供应商能够更清楚了解企业实际财务状况,推动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信任关系,从而有利于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融资。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成了合同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能够快速响应供应商的交易需求,有利于公司根据信用和价格等进行供应商的定期遴选,减弱对特定供应商的依赖,从而降低供应商集中度。根据供求关系实力矩阵,在一对多供求关系中,数量较少的一方在谈判时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当供应商集中度较低时,每个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占比很小,公司在交易谈判时议价能力更强,此时公司在进行商业信用融资时更有话语权,更容易获取商业信用融资。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a:公司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更高。

然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也往往导致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变革,涉及人员迁移、岗位职责调整、管理职能调整、工作量变化等多个方面,公司原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受到挑战。同时,由于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存在长期业务关系,因此在评估公司的信誉和执行信贷合同方面,供应商比金融机构具有信息优势,更容易捕捉到公司的内部控制风险信息,从而不利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b:公司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更低。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并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按照如下原则对初始样本进行筛选:(1)删除金融行业公司-年度样本;(2)删除总资产为负或所有者权益为负公司-年度样本;(3)删除主要回归变量存在缺失公司-年度样本。经过筛选,最终得到31672个公司-年度样本,样本筛选过程详见表1。为控制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各1%的Winsorize处理。

表1 样本筛选过程

为获得上市公司样本区间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情况,首先,利用Python爬虫结合手工整理的方式,基于公司年报、公司官网及其他公开媒体报道搜集上市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信息,提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年度;其次,依托湖北省财务共享服务学会,利用电话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网络搜索结果进行补充和确认,最终建立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公司-年度数据。另外,公司财务数据、交易数据、供应商采购额及比例数据、宏观经济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内部控制指数数据来自于DIB数据库,所有权性质数据来自于CCER数据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数据来自于Wind数据库,参控股公司数据、董事网络关系数据来自于CNRDS数据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数据来自于Davis等的工作论文。

(二)变量选择与定义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AccPay,借鉴已有研究,利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之和进行度量,并利用利润表中的当期营业总收入进行标准化。除此以外,为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借鉴已有研究,利用多种度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变量具体定义详见表2。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公司当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否建立虚拟变量FSSC,根据所搜集的A股上市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时间数据,若公司当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建立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3.控制变量

为排除其他因素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进一步控制公司财务和治理特征变量,具体包括公司规模Size,公司杠杆水平Lev,公司成立年限Age,公司总资产收益率ROA,公司成长性TobinQ,公司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为四大Big4,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Dual,公司董事会规模BoardSize,公司独立董事比例Indep,公司是否同时发行B股或H股IssueBH。

变量的具体定义和度量详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计

为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文中设计如(1)所示的回归模型:

AccPayi,t=α0+α1FSSCi,t+α2Sizei,t+α3Levi,t+α4Agei,t+α5ROAi,t+α6TobinQi,t+α7Big4i,t+α8Duali,t+α9BoardSizei,t+α10Indepi,t+α11IssueBHi,t+FirmFE+YearFE+εi,t

(1)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AccPay,解释变量为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虚拟变量FSSC。除了公司财务特征和治理特征等一系列控制变量外,模型中还加入了公司层面固定效应和年度层面固定效应。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报告了文中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结果显示,文中主要被解释变量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AccPay的均值为0.2253,中位数为0.1768,标准差为0.1825,这说明样本区间内公司平均所利用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规模约为营业总收入的22.53%,且不同公司间的差异较大;主要解释变量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虚拟变量FSSC的均值为0.0157,这说明样本区间内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公司-年度样本比例较低,约为1.57%。除此之外,控制变量层面公司规模Size的均值为21.8730,公司杠杆水平Lev的均值为0.4412,公司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均值为0.0378,均与已有研究基本保持一致。另外,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虚拟变量Dual的均值为0.2243,公司是否同时发行B股或H股虚拟变量IssueBH的均值为0.0655,这说明样本区间内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年度样本占比约为22.43%,同时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年度样本占比约为6.55%。

表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为初步了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文中绘制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前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时间趋势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基本保持不变,但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当年及其后四年内,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总之,图1结果与研究预期基本保持一致。

图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注:横轴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相对年份,其中0代表建立当年,负数代表建立前,正数代表建立后;纵轴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均值。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为控制公司和时间序列上其他因素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依据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AccPay,解释变量为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虚拟变量FSSC。

表4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影响的回归结果。其中,回归(1)未控制公司财务和治理特征,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37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回归(2)和回归(3)分别在回归(1)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和公司治理特征变量,FSSC的系数分别为0.0330和0.0333,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的确能够增加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研究结论支持假设1a。对于该系数的经济意义,以同时控制公司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特征的回归(3)为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会帮助公司增加约14.78%(=0.0333/0.2253)的商业信用融资,这说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不仅具有统计显著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表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

续表

(三)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对表4的回归结果进行如下的稳健性检验:

1.变更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度量方法

为排除选择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度量指标上的偶然性,借鉴已有研究,分别利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款项之和及应付账款度量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并分别利用总资产及总负债进行标准化。回归结果显示,无论利用哪一种指标度量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均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即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2.控制公司所在行业及地区可随时间变化特征

考虑到行业属性及市场化水平等地区特征可能会影响行业内及辖区内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进程,因此借鉴已有研究,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行业×年度固定效应及地区×年度固定效应,回归结果详见表5中的回归(1)和(2)。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行业×年度固定效应后,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339,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在同时控制行业×年度固定效应及地区×年度固定效应后,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23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消除行业及地区层面随时间变化特征的潜在影响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3.仅保留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行业

考虑到样本区间内存在部分行业一直未有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了更好地比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样本与未建立样本间债务融资成本的差异,因此将区间内一直未有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行业删除,重新依据模型(1)进行检验,回归结果详见表5中的回归(3)。回归结果显示,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15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表5 稳健性检验:控制公司所在行业及地区可随时间变化特征、仅保留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行业

4.安慰剂检验(Placebo Test)

为进一步排除公司及时间序列上其他噪音对回归结果的影响,进行安慰剂检验。借鉴已有研究,将样本数据中所有公司-年度观测值中FSSC变量的取值全部提取,再将这些数值逐个随机分配给每一个公司-年度观测值中,最后基于新的样本数据重新依据模型(1)进行回归,重复该过程1000次,回归结果详见图2和表6。从图2可以看出,1000次重复抽样回归中解释变量FSSC系数的t值多集中在-0.5至1.5的范围内。

图2 1000次随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公司的安慰剂检验系数t值分布注:横轴为回归中解释变量FSSC系数的t值;纵轴为系数t值处于特定区间的频数。

进一步地,从表6可以看出,解释变量FSSC系数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264和0.0148,对应t值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3780和0.4270,均不显著。这说明构造的虚拟处理效应并不存在,因此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增加确实是因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所致,而不是其他偶然因素或噪音所致。

表6 1000次随机安慰剂检验回归系数和对应t值的统计分布

5.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检验

考虑到样本区间内A股上市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比例较低,且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倾向性可能并不随机,而是由某些地区、行业或公司层面特征决定的,为进一步缓解样本自选择偏差等内生性问题,借鉴已有研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基于公司正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年度前一年的一系列公司财务和治理特征作为特征变量,采用“一配一、无放回”的最近邻匹配法,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公司匹配同一年度、特征最为接近的对照组。具体地,所选取的特征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公司杠杆水平Lev、公司成立年限Age、公司总资产收益率ROA、公司成长性TobinQ、公司董事会规模BoardSize、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Dual,最终得到85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公司以及对应的85家未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公司。表7为匹配后特征变量的平衡性检验结果。均值差异结果显示,匹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特征变量均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满足平衡性假设。

表7 匹配后特征变量的平衡性检验

基于匹配后的公司-年度样本,重新基于模型(1)进行检验,回归结果详见表8。表8中回归(1)的结果显示,在未控制公司层面财务特征和治理特征的情况下,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0.036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进一步控制公司层面财务特征和治理特征变量后,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分别为0.0344和0.0347,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利用PSM的方法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公司匹配公司特征最为接近的对照组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进一步地,考虑到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的重要前提是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之前具有平行趋势,即两组样本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趋势在实验前应该不存在差异。为验证平行趋势假设,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动态效应,借鉴已有研究,文中设计如(2)所示的回归模型:

(2)

其中,FSSCi,t为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第t年虚拟变量,以FSSCi,t-1为例,若公司-年度样本处于公司正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前一年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αt为该模型重点关注的估计系数,其分别表示公司正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前一年、建立当年、建立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及以后年度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情况,被解释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的定义与模型(1)一致,具体回归结果详见表8中的回归(4)。回归结果显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前一年的系数不显著,而建立当年及后一年、两年、三年及四年以后的系数均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不仅验证了双重差分模型的平行趋势假设,而且揭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从建立当年就已开始显现。

表8 稳健性检验:基于PSM-DID的方法

续表

此外,为了更加直接地判断平行趋势假设是否成立,文中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αt系数及其95%的置信区间图,该图的结果也证实前文双重差分的平行趋势假设是成立的。

图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效应的动态变化注:横轴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相对年份,其中Current代表建立当年,Before1代表建立前一年,Before2代表建立前两年,After1代表建立后一年,After2代表建立后两年,After3代表建立后三年,After4_代表建立后四年及以上。

五、进一步的分析

(一)影响机制分析

前文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助于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如何依然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已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经济后果的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而这势必会提高公司与供应商谈判时的议价能力。因此,基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供应商-客户关系进一步探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具体机制非常必要。借鉴已有研究,利用分组检验方法验证影响机制。

1.内部控制质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利用IT技术和流程改进工具,统一业务流程标准和资金管控调度,消除原有财务松散孤立的复杂性和政策执行的不一致性,提升内部信息透明度,改善内部控制;同时推动公司原来分散、孤立、层级众多的结构向扁平化发展,对会计职责和流程加以更加细致的界定,并通过IT集成平台执行“端对端”的流程,减少人为差错和认知偏差抑制公司代理人各类机会主义行为,有效加强集团公司监督管控力度,提升内部控制质量。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公司倾向于向市场传递自身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提升基于信任的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考虑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助于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因此,预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而提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

采用DIB数据库公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度量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表9中回归(1)和(2)的结果显示,在内部控制质量低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725,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但在内部控制质量高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179,且不显著,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提高作用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质量低子样本中,这也验证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而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

2.供应商-客户关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成了合同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系统等功能模块,实现了供应商产品价格、合同执行条款和付款要求等信息透明化和共享化,为定期向全国乃至全球发布供应商选择标准和产品采购要求、遴选优质供应商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供应商统一动态管理,从而减少公司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降低供应商集中度,进而提升公司在采购交易活动中的议价能力和市场地位。马黎珺等研究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公司所能获得的商业信用的影响,发现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供应商的谈判能力越强,公司所能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越小,融资期限越短。有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的公司能够获取更多商业信用融资和更为优惠的条款。考虑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助于优化公司内部经营流程,提高其与供应商谈判时的议价能力,因此,预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通过降低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进而提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

借鉴已有研究,采用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度量公司供应商集中度。其中,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越高,公司对其现有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谈判时的话语权也就越低。表9中回归(3)和(4)的结果显示,在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950,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但在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低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122,且不显著,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提高作用主要集中在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子样本中,这也验证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通过降低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进而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

表9 影响机制分析

续表

(二)异质性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程度,可能取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能发挥的功效大小,因此会受到公司内外部特征异质性的影响。基于此,利用分组检验的方法检验上述公司内外部特征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间关系的影响。

1.参控股公司家数

相比参控股公司家数越少的公司,参控股公司家数越多的公司其业务复杂性也越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对于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作用也更显著。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作用机制,那么其理应在公司自身业务复杂程度较高,即在公司参控股公司家数较多子样本中更能发挥功效。因此,基于公司参控股公司家数分组,检验参控股公司家数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间关系的影响。

表10的回归(1)和(2)为针对公司参控股公司家数差异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在参控股公司家数较多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39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在参控股公司家数较少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064,且并不显著,这说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参控股公司家数较多子样本中,与前文预期一致。

2.董事网络关系

董事网络关系是董事会架构的一项重要特征,已有文献也对其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Xia等人研究发现,公司独立董事外部关联度与其所能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显著正相关。Kong等人也发现公司CEO与供应商间的老乡关系能为其带来更多商业信用融资。董事外部关联度越高,公司可选择的供应商范围越广,公司对原有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越低。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作用机制,那么其理应在公司董事网络外部关联度较差,即在公司董事网络程度中心度较低子样本中更能发挥功效。因此,基于公司董事网络程度中心度分组,检验董事网络关系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间关系的影响。

表10的(3)和(4)为针对公司董事网络关系差异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在董事网络程度中心度较低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85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在董事网络程度中心度较高子样本中,解释变量FSSC的系数为0.0064,并不显著,这说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董事网络程度中心度较低子样本中,与前文预期一致。

表10 异质性分析

续表

(三)经济后果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商业信用作为一种非正式融资渠道,已经成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公司的投资规模、绩效表现、公司成长乃至行业部门的增长。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能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这是否有助于提高其投资规模,改善经营绩效?为探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提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经济后果,借鉴已有研究,本文设计如(3)所示的回归模型检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提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对公司投资规模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Investmenti,t+1/ROAi,t=α0+α1FSSCi,t×HighAccPayi,t+α2HighAccPayi,t+α3FSSCi,t+α4Sizei,t+α5Levi,t+α6Agei,t+α7TobinQi,t+α8Big4i,t+α9Duali,t+α10BoardSizei,t+α11Indepi,t+α12IssueBHi,t+FirmFE+YearFE+εi,t

(3)

其中,被解释变量Investmenti,t+1为公司投资规模,等于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资产总计,ROAi,t为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交互项中的HighAccPayi,t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高低虚拟变量,若公司当年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高于年度样本中位数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其他变量的定义和度量与模型(1)一致。文中主要关注交互项FSSCi,t×HighAccPayi,t的系数α1。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公司未来投资水平还是经营绩效,交互项FSSCi,t×HighAccPayi,t的系数分别为0.0126和0.0102,且前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后者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通过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确有助于提高公司未来投资水平,改善公司经营绩效。

六、结论

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能显著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不变;其次,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质量低、供应商集中度高子样本中,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确能通过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公司供应商集中度的机制,影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再次,异质性分析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参控股公司家数较多、董事网络程度中心度较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时期及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子样本中更加显著;最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通过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从而提高公司未来投资水平,改善公司经营绩效。

本文在理论和应用层面均具有一定创新价值。在理论层面,首次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相连接,既从供应商等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丰富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供应商-客户关系的重要作用,又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提供了新因素。在应用层面,研究发现有助于解决民营企业长期以来的“融资难”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众多中小企业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既能为公司缓解融资困境提供新方案,为公司适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供新模式,又能为政府提供助力公司转型的新政策工具,最终有助于公司和政府共同打赢复工复产经济保卫战。

注释

①T. Jackson, “Shared Services: Simple Idea Can Be Tricky to Execute,”FinancialTimes, vol.4, 1997.

②B. Quinn, R. Cooke and A. Kris,SharedServices:MiningforCorporateGold, London: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2000.

③A. Kris and M. Fahy,SharedServiceCentres:DeliveringValuefromMoreEffectiveFinanceandBusinessProcesses, London: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2003;金灿灿、王竹泉、王海龙:《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研究——基于海尔集团2007~2014年的纵向案例》,《财会通讯》2017年第2期。

⑦M. K. Linnenluecke, A. Griffiths and M. Winn, “Extreme Weather Events and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Anticipatory Adap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in Responding to Impacts,”BusinessStrategyandtheEnvironment, vol.21, no.1, 2012, pp.17-32.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供应商信用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海德威,最佳压载水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