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史图书出版,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2021-07-22 05:55王媛潘鹏
出版广角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

王媛 潘鹏

【关  键  词】党史;学习教育;出版;创新

【作者单位】王媛,中共党史出版社;潘鹏,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9【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1.00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年伊始,党中央向全党发出党史学习教育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在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并对学什么、怎么学提出“六个进一步”要求,对学习教育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提出“精心组织党史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发行”的明确要求。党史图书要服务好学习教育,就要做到在守正中创新,有权威著作之厚度、地方党史之维度、感人故事之温度、丰富体裁之广度,帮助人们实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一、做精党史基本著作,为学好党史提供权威文本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他用“三个必然要求”阐述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学习党史,目的就是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然而,从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来看,国内外泛起各种错误思潮和倾向,如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所谓“普世价值”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种种质疑,等等,这些错误思潮与言论如果广泛传播,将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上述情况说明,当前党史图书出版的现状,与意识形态宣传、学习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一批高质量的著作,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帮助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也就是说,学习党的历史,要从学好党史基本著作开始,从中了解真实准确的历史,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坚定信念信仰、经受住各种考验。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都是由众多知名党史专家多年精雕细琢并经中央批准的基本著作,系统全面、史实精准、叙述精当。《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一书,编写和修改历时16年,数易其稿、反复打磨,是一部政治性和学术性、党性和科学性非常强的精品力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提供了权威读物。《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经典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的精华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对党的历史做出一些新的概括和阐述,撰写历经6年,不断完善细节,精益求精,最终呈现给人们的是一部具有“时代高度”和“当代视野”的通史类著作。这些基本著作“写的是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2],为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提供了权威文本。

二、挖掘地方党史资源,丰富学习维度

党的历史由千千万万的人民、事件構成,厚植于全国各地。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红色资源,地方党史是党的历史的宝藏。在各地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中,一些地方除了指定的学习教材,还把当地党史作为重要的参考材料。地方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对当地党员干部群众而言,更有亲切感、代入感;把具有地方特色、展现地方红色历史的出版物集结起来,可以形成学习宣传矩阵,丰富党史学习的维度。例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出版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绝大部分也陆续编撰出版了本地这段历史的权威版本,但它们分散于多家出版社,因此体例、规模、开本等又各不相同。着眼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早在三年前便开始顶层设计,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打头,整合各地党史基本著作,编修红色家谱,打造精品工程;选题通过论证后,便开始全面梳理汇总各地党史一卷的出版情况,统一谋划、统一装帧、一体出版,形成一套共28卷、记载全党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集成。这套丛书契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的需要,它在前不久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亮相,立即引来新华书店系统和广大读者驻足询问。据渠道反馈,一些地方如北京、黑龙江、内蒙古、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将当地党史一卷纳入学习教育的书目,订单也远远超出预期。用身边的红色历史教育身边人、用身边的红色故事熏陶身边人、用身边的英雄榜样感染身边人,有利于增强情感认同,推动党员干部群众想学、愿学、爱学,学出成效。

三、讲好党史故事,集聚精神力量

曾有那么一个时段,故事类图书因其“浅显”,难入党史研究工作者、大家名家法眼。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愈发感受到故事的力量,一批理论研究者甚至大家名家投身到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中来。如何把故事讲好,讲得吸引人,讲得透彻;如何让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会”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个课题,甚至可以说是难题。

首先,讲好故事,要从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主题即门道,只有热闹没有门道的故事,只能流于平庸;既有热闹又有门道的故事,才能口口相传。百年党史,汇聚了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青春、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书写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或惊天地,或泣鬼神,或感肺腑,或撼人心。因此,写党史故事,素材丰富易得,重要的是选出带有根本性的、精准的主题,为故事赋魂。

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一个重大课题——自我革命。他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3]“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4]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之所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之所以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表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强大的影响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在勇于自我革命中始终保持时代先锋本色,从而书写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正如总书记所说,“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3]。显然,它也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意义的故事主题。2021年4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何毅亭担纲策划、副校(院)长甄占民任主编的《常青之道: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故事》,如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自满、守正出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立党为公、严以修身,制度治党、常抓不懈,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七个维度精选了党的自我革命史上具有典型性的100个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保鲜秘方和不竭动力。该书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新华社发表了通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浙江日报》等上百家日报类媒体进行报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多次首页推荐,阅读量突破4000万次。该书的市场表现也很突出,出版后一个多月即已重印两次,累积销售6万册。精准的主题,辅以精彩的故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变得顺理成章,也验证了这本“故事书”策划思想的成功。

其次,讲好故事,要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百年党史,是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一个红色故事,一段峥嵘岁月,一批革命英烈,一股浩然正气,一座不朽丰碑,无不给人以震撼与洗礼。党史故事,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讲”和“听”的层面,还要通过故事讲出深刻的道理,引导人们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加强对党的认同。讲党史故事的目的,是让党史人物不再是铭刻在冰冷纪念碑上的一个个名字,让党史事件不再是记载在尘封史册中的一个个符号,而是要让人们通过阅读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领略到党的伟力,集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

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副院长吴德刚主编的《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这本“小书”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82个故事。这些故事的讲述很有特点,每个故事仅有千八百字,但真实准确,感人至深。更为重要的是,每篇文章末尾,都有精练的文字照应现实,揭示故事背后的道理。一篇篇小故事,折射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阐释的是近百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为什么能一路栉风沐雨,破浪前行,成为如今这艘行稳致远的历史巨轮。这本书出版后一年多时间内就重印了五次。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它的热度不减,仅2021年上半年又重印了五次,累计印数8.2万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反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书既符合如今生活快节奏下广大读者喜听故事、快速浏览的阅读习惯,又避免了空洞说教,实现了大道至简,短暂阅读对应的,是深刻的启迪和无穷的激励。

四、丰富党史出版体裁,全方位展现党史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1]。党的历史丰富多彩,讲述党的历史的形式方法也应当丰富多彩。也就是说,党史出版的体裁应当是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面向的是广大党员干部乃至社会大众,人们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决定了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教育方式。随着读者阅读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态势,党史出版物已不能再局限于纯文本体裁,还应通过画册、邮票、音乐、纸艺等多种形式,传播党史知识,讲述党史故事,描绘党史图景,让人们在非灌输情境下提升感悟、升华情感。

近年来,中共党史出版社一直在探索党史图书体裁的创新,围绕建党100周年,将推出一些“别开生面”的图书。如《中国共产党百年画典》,通过著名美术作品串联党的历史,让读者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了解党史,实现党史教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邮票上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通过邮票方寸之间的故事讲述党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呈现精美,别出心裁;《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通过红色经典歌曲讲述党史故事,并采用融媒体手段,为读者提供VR体验。再如,《长征:红星闪闪照我心》借助纸艺,用3D立体场景还原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画面,直观展现那段惊心动魄的人间史诗。这些形式活泼的党史出版物,相信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广大读者,激励人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此外,党史图书的出版也可与新媒体、广播电台合作,推出电子书、有声书、微视频、微纪录片,提高閱读吸引力、传播有效性和宣介感染力。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党史图书出版既要遵循分寸规矩,也应力求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更好地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21:(7):4+17.

[2]启示当下 烛照未来——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出版答记者问[N]. 人民日报,2016-06-30.

[3]习近平. 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习近平.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J]. 求是,2019:(19):5.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