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防治刺槐突瓣细蛾林间药效试验

2021-07-23 01:37迟宗钦王传珍汪彦宏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吡虫啉刺槐悬浮剂

杨 隽,仲 凯,徐 杰,迟宗钦,王传珍,汪彦宏,孙 倩

(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264000)

刺槐突瓣细蛾Chrysaster ostensackenella (Fitch,1859)是我中心技术人员于2012年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野外调查工作时发现的一种刺槐潜叶性害虫,属国内首次发现。该虫以幼虫潜入刺槐叶片内危害,取食叶肉,被害处形成半透明潜斑,随幼虫取食和龄期增长,潜斑逐渐扩大;多头幼虫潜食同一叶片的,常多个潜斑相连成一大斑,往往一个大斑占叶面的2/3 以上,从而使整个小叶片枯黄。在烟台危害严重林片,小叶片被害率达80%以上,使成片树木叶片枯焦,影响树木光合作用,树木营养不良,生长受到很大影响[1-3]。

为控制该虫危害,分别采用叶面喷雾、树干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选用不同种类、梯度的杀虫剂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良好效果的防治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置于莱山区院格庄街道办事处朱雀山森林公园东北部,北纬37°15′14.3″,东径120°24′16.8″,海拔158 m,面积5 hm2。刺槐、麻栎混交林,以刺槐为主,刺槐多20年生,高10 m 左右,胸径10~15 cm。下层多刺槐萌生小树,高2 m 左右,适宜于调查观察和做防治试验。该地于2013年发现刺槐突瓣细蛾,危害较严重,有虫株率达90%以上。

1.2 供试药剂

本试验所用农药为:5%阿维菌素乳油(山东东泰农化有限公司)[4]、25%灭幼脲悬浮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5]+2000 倍渗透液(通化绿地农药化学有限公司、石家庄亚欧化工制剂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河北金德伦生化科技有限公司)[6]、40%氧化乐果乳油[7](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验药械

3WBD-18L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BG305D 树干打孔注药机(山东华盛药械有限公司)。

1.4 试验设计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两种施药方法。在试验样地内设立标准地,面积约2000 m2,随机选取林下2 m 左右高的刺槐萌生苗采用喷雾方法,胸径10 cm 以上、树高5 m 以上的大树采用树干打孔注药[7]方式进行。

1.4.1 喷雾防治试验

喷雾试验设置5 个农药处理和1 个清水对照:5%阿维菌素乳油用水稀释1000 倍、2000 倍和3000倍;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3000 倍、4000倍、5000 倍; 25%灭幼脲悬浮剂用水稀释2000 倍、3000 倍、4000 倍;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用水稀释3000 倍、4000 倍、5000 倍;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用水稀释1000 倍、2000 倍、3000 倍,分别+2000 倍渗透液。每种浓度3 个重复,在幼虫初孵期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种浓度处理3 个标准株,每个标准株选取幼虫较多的一个样枝,在喷药2天后开始观察,每2 天观察一次,持续观察6 天,记录死虫数及活虫数。同时用清水作为对照,计算幼虫死亡率、校正死亡率。

1.4.2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试验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试验选用内吸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用原液、2 倍液、3 倍液3 种浓度,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5 倍、10 倍、20 倍,根据所选样株胸径大小,按每cm 胸径注入药液1 mL 的量注药[7]。每种浓度处理3 个样株,每个样株选取幼虫较多的一个样枝,在打孔注药2 天后开始观察,每2天观察一次,持续观察15 天,记录死虫数及活虫数,同时用清水作为对照,计算幼虫死亡率、校正死亡率。

1.5 数据处理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虫口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

虫口死亡率(%)=[防治后死虫数/(防治后死虫数+防治后活虫口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对照组死亡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雾防治试验

利用5%阿维菌素乳油、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灭幼脲可湿性悬浮剂、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 (+2000 倍一加净渗透液)等5 种农药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见表1 。

由表1 可以看出,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刺槐突瓣细蛾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25%灭幼脲悬浮渗透性较差,其杀虫机理主要是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在叶片内潜食危害的刺槐突瓣细蛾幼虫作用较小。而具有一定渗透性能的5%阿维菌素乳油1000×、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3000×、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1000×~3000×(+2000 倍渗透液)均取得了良好效果,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2000 倍渗透液,由于渗透液增加了药剂的渗透性能,3 种浓度防治效果达到87%~97%,防治效果最好,按照“农药减量控害的原则”和用药经济性,用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2000×(+2000 倍一加净渗透液)喷雾防治最经济有效。

2.2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试验

利用40%氧化乐果乳油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打孔注药防治效果见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40%氧化乐果原液、2 倍液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 倍液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刺槐突瓣细蛾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农药减量控害的原则”和用药经济性,用40%氧化乐果乳油2 倍液和25%吡虫啉5 倍液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刺槐突瓣细蛾较经济有效。

表2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3.1 用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2000 倍液(+2000倍一加净渗透液)喷雾防治,利用40%氧化乐果乳油2 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 倍液进行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均取得90%以上防治效果。

3.2 防治时间上,5月中下旬第1 代幼虫初孵期防治效果最佳,但由于刺槐是重要的蜜源植物,5月份正是刺槐盛开、蜂农放蜂的最佳时期,为了保证蜜蜂安全,保护蜂农的经济利益,确保食品安全,刺槐突瓣细蛾防治要避开放蜂期。防治第2 代幼虫,以初孵期即6月中、下旬为最佳防治期。

猜你喜欢
吡虫啉刺槐悬浮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日出(外一首)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虫啉杀蟑饵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刺槐树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