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海菜腔研究综述

2021-07-23 17:44张琳
参花(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彝族

张琳

摘要:海菜腔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红河北岸彝族尼苏支系的声乐套曲“四大腔”之一。笔者查阅学界对于海菜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本文拟对海菜腔的源流、音乐形态、功能、传承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彝族 海菜腔 文献综述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四个省及自治区,属汉藏语系藏缅语彝语支,有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东南部和中部6个方言区。因其支系繁多,分布广泛,使得音乐文化呈现出区域性、特殊性的特点。“海菜腔”与“山药腔”“五山腔”“四腔”并称滇南彝族“四大腔”(又称“大曲子”),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目前学界有关彝族海菜腔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现将这些研究成果按类别综述如下。

一、海菜腔的历史溯源

“海菜腔”又有“曲子”“草曲”“大攀桨”“倒扳桨”“石屏腔”“挣命腔”等称谓,这些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海菜腔的由来、流传的地域和音乐特征等。目前学界对海菜腔的由来说法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源于异龙湖,源于“吃火草烟”,源于彝族语。

(一)源于异龙湖

《石屏县志》艺文卷中,胡赢的七绝“香稻花香玉露稠,月明渔话满船头。小蛮打桨幂蒙里,海菜腔尖醒睡鸥”是关于海菜腔最早的记载,由此诗引申出海菜腔的名称是源于异龙湖中的海菜这一说法,白章富在《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一文中提到一种说法,即异龙湖里有一种水草味道鲜美,当地人称它“海菜”。当地人在湖中捕鱼,边划船边唱歌,逐渐形成了“海菜腔”。这种说法流传较为广泛,在严萍的《建水县彝族“海菜腔”研究》、费晓辉的《浅谈石屏彝族海菜腔的由来、形成、存在形式和传承发展》等文章中,也提及了此种说法。

(二)源于“吃火草烟”

“吃火草烟”是彝族青年男女的一种婚恋社交活动,年轻的姑娘与小伙子聚在一起,从晚上一直唱歌跳舞到天亮,海菜腔就是在这个活动中产生的。彝族人们通过海菜腔来互诉情谊,抒发情感。李秋香《云南彝族“海菜腔”的艺术特征研究》、费晓辉《浅谈石屏彝族海菜腔的由来、形成、存在形式和传承发展》、白章富《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等文章中,均有对此种说法的论述。

(三)源于彝族语

许象坤先生认为海菜腔中海菜的发音实际是彝语“黑计”,本意是在海、湖上对歌的意思。用彝语讲“黑计”,汉人听起来就是“海菜”,海菜腔也因此得名。王保德在《简论彝族海菜腔》一文中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但他认为海菜腔并非是汉族人的叫法,而是彝族人自己的称呼。他说:“因前人把在海上唱歌和对歌叫‘海上唱腔,慢慢简称为‘海唱腔;又因异龙湖中有一种草本水生植物叫‘海菜,而‘唱和‘菜的方言发音相似,所以人们就把‘海唱腔叫成‘海菜腔了。”

除上述三种流传较广的说法之外,彝族学者戈隆阿弘认为,海菜腔与其他三腔均“源于彝族的古阿哩”,由于彝族分布地域广泛,各支系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才逐渐具有各自的风格,形成“四大腔”。李悦在《海菜腔风格形成缘由初探》一文中也肯定了此种说法。张兴荣在《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一书中,通过乐谱分析,得出“四大腔”主题乐句的音调存在密切联系和地区性变异现象的结论,他的论述也为四大腔“源于彝族的古阿哩”这一观点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海菜腔的音乐形态

音乐形态是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对海菜腔音乐形态的研究,主要涉及调式、节奏、旋律及曲式结构等方面。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海菜腔属于民歌分类下的长篇山歌或情歌类别。张兴荣在他的论著中就采用了这种分类方式。另外,他在《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一书中对海菜腔的音乐形态进行了详细叙述,海菜腔分为石屏县牛街乡的“山派”和异龙湖边的“海派”,二者所用音阶不同,唱词语言为汉语彝化方言,演唱特点是大小嗓交替出现和随意变化的节拍;在《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一书中,对四大腔的唱词语言、声腔类别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并以海菜腔的唱段为例,分析其音乐特征。王保德在《试论彝族海菜腔“正七腔”》一文中介紹,海菜腔的核心实体是28 个字的正七腔,并在文中详细记录了海菜腔的腔体结构及演唱规律程序。李寒《浅论滇南彝族海菜腔的曲式结构及功能》一文,从实例出发,对海菜腔的曲式结构及功能进行粗略的探索。此外,有关海菜腔音乐形态的研究成果还有王保德《彝族海菜腔腔体结构及演唱规律》、张志宇《论彝族“海菜腔”体裁的双重性特征》、史一丰《云南彝族海菜腔的演唱研究》、罗琼芬《云南彝族“海菜腔”的音乐特色探微》等。

除了上述侧重于对音乐本体描述的文章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到海菜腔的音乐特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苏毅苗的《海菜腔“曲子师傅”现象折射出的滇南彝文化传承脉络——从海菜腔传播的原点“异龙湖区域音乐文化现象”切入》一文,以音乐学研究为基点,用人类学方法,探析“曲子师傅”在“吃火草烟”民俗活动中对海菜腔的个人维护等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解读“曲子师傅”现象所折射出的滇南彝文化传承脉络,为滇南彝族音乐民族志的书写提供理论支持。许象坤的《云南彝族“海菜腔”唱词赏析》一文提到“民间就根据人们各种不同的思想情感,将海菜腔按其内容分为勾曲、扫曲、抽曲、热曲、离曲、挂曲、怨曲、串曲、怪曲、闲曲、试曲”11种类型,并举例说明。梅璧的《“海菜腔”的音乐特征及内涵因由》一文,通过对海菜腔的调式、节奏、旋律、结构特色等内容的描写,进一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探讨其文化内涵。李悦《海菜腔风格形成缘由初探》一文中,通过对海菜腔语言音调的分析,探讨了其艺术风格的成因。

三、海菜腔的功能

现今,音乐的功能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海菜腔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其价值功能是海菜腔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王诗莹在她的硕士论文《石屏海菜腔研究》中写道,海菜腔具有“精神象征”和“自娱性”特征,并具备6种社会功能,分别是:在宗教活动中感召民众,传统节日的庆贺形式,审美教育功能,人际交往功能,娱乐功能,弘扬民族美德。

张培学在《浅析彝族四腔的文化内涵》一文中介绍了海菜腔具有娱乐、社交、传播知识和道德教化功能,此外还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普丽春、李文杰在《彝族海菜腔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一文中写道:“研究一种文化,必先从分析其功能入手。彝族海菜腔……蕴含着彝族独特的文化特质。”其具有增进民族交往、促进彝区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和德育、智育、美育的教育功能。

四、海菜腔的传承保护

关于传统音乐如何传承与保护,是近年来学者较为重视的论题之一,对于海菜腔的传承与保护,学者有如下的见解。

王诗莹说:“现在很少有人能完整地演唱成套的海菜腔,其传承面临着严重危机……海菜腔在发展中应顺应历史发展的需求,体现当今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旋律应适合广大海菜腔爱好者学唱的需要,曲式结构在传承的基础上,尽量简化。”杨薇的《彝族海菜腔的旋律和唱词特征》一文,虽主体内容是对海菜腔音乐形态特征的描写,但她在文章的最后提到,有些专业音乐团队中的人和一些学校中的音乐教师,将海菜腔搬上舞台和课堂,这对于文化的传播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严萍在《建水县彝族“海菜腔”研究》一文中表示,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应秉持“保陈出新”的理念,专业的民族音乐学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学校的积极配合,也有利于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王翠《彝族民乐海菜腔的传承现状及发展对策》、刘丽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石屏彝族海菜腔为例》、胡玥《云南石屏彝族海菜腔发展趋势及传承对策研究》等文章,均对海菜腔的发展提出各自的见解。

以上观点均认为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离不开创新,音乐的发展应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传统、故步自封,这样只会阻碍传统音乐的发展。另外,民族音乐学者及音乐教师对于音乐的传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学界有关彝族海菜腔的研究成果较少,至21世纪初期,才出现较多对海菜腔系统研究的文章,且这些文章多是对海菜腔音乐形态的描写和分析。

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音乐置于文化脉络中进行考察,以把握不同时期海菜腔的发展变化,或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彝族人所唱的海菜腔,把握其整体和个性特征等等。就目前而言,海菜腔与其他相似乐种比较研究的文章较少;在研究音乐形态特征时,或可尝试同彝族的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停留在论证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阶段。另外,对于海菜腔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发掘。

参考文献:

[1]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张兴荣.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苏毅苗.海菜腔“曲子师傅”现象折射出的滇南彝文化传承脉络——从海菜腔传播的原点“异龙湖区域音乐文化现象”切入[J].中国音乐学,2017(02):112-120.

[4]张培学.浅析彝族四腔的文化内涵[J].民族音乐,2017(01):36-37.

[5]罗琼芬.云南彝族“海菜腔”的音乐特色探微[J].民族音乐,2011(02):41-43.

[6]白章富.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35-139.

[7]王保德.简论彝族海菜腔[J].民族藝术研究,2006(0

4):36-43.

[8]杨薇.彝族海菜腔的旋律和唱词特征[J].民族音乐,2006(03):42-44.

[9]许象坤.云南彝族《海菜腔》唱词赏析[J].中国音乐,1989(02):38-39.

[10]梅璧.《海菜腔》的音乐特征及内涵因由[J].中国音乐,1988(02):77-79+64.

(作者简介:张琳,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9级,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彝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彝族器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