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

2021-07-25 16:13叶弥
莫愁·小作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交车站石块太湖

叶弥

天刚黑,农家的灶头做饭烧稻草,小风中刮过来一阵阵焚烧干稻草的香味,这是此地傍晚特有的味道,每次闻到这香味,对于生的爱恋便又增加几分。于是忽然起念,要去外面看看月亮底下的风是什么样的。

关上门,走出院子,回头看一眼院中的花、树和菜。半生搬家二十多次,唯有在这里是住得最久的,再有三个月就满整十年了。十年的缓慢生活是一笔财富,漫长清静的日常生活收获颇多,给了我生命感动的,就有小院中的这一小块土地。当初没有用水泥浇掉它,是出于禾鋤种植的考虑。近十年的时间证明,这种考虑是对的。

其实院子里的土,并不适合种植。

苏州位于以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平原的底部,我住的西南,位置略高,有太湖万顷,群峰连绵。沃野良田,属于高产水稻土,水边是沼泽土,丘陵地带是黄棕色森林土。

我住的这个小区,原本也是肥沃的农田,前面是小镇,后面是村庄。十多年前批给了房地产开发商,便成了这一带第一个“高档”小区。房子造好,开发商在院子里倒上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主要是石块、水泥、木块,平整以后,在建筑垃圾上面覆上一层薄薄的土。我搬来时,院子里杂草丛生,遍地小石块。我除去杂草,捡掉土里的小石块,撒下蔬菜种子。最先种的有青菜、丝瓜、南瓜、韭菜。第一年,我烧了些草木灰,浸了些豆饼肥,蔬菜们居然也肥壮。

然后开始种花。在种花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土的问题。面上这一层土,不肥。肥的是被层层建筑垃圾覆盖下的泥土,要看到这层土不容易,必须刨掉上面的一层垃圾才行。这些垃圾真是五花八门啊!我记得第一次刨垃圾的时候,刨出了塑料袋、蛇皮袋、水泥块、烂木头、烂布、脸盆大的两块石块。我就像一个考古工作者,但我的目的不是找文物,而是找泥土。我第一次挖到垃圾下面肥沃的泥土时,额头上的汗珠已如黄豆那么大,它们掉在泥土里几乎是有回声的。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到现在我也没有打赢。院子里刨出无数的大石块,但是石头们也许会生出新的石头,这情形颇像我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到我开始种树时,我便决定不再刨大石块,而在石块中间的土里种上树苗。这样种植一点也不妨碍树们稳稳地扎根、生须、抽叶、开花和结果。

走出我的小院子,我便不再想看月亮下的风,因为这一天是农历初五,半个上弦月已经落在了西边的天幕上。于是,我便信步沿街而去。

小区的大门外,十年前过来的时候有一条小土路,路上没有路灯,有月光的日子里,一地的月亮光,照彻小路,可以在月光下轻快地步行,哼歌,跳舞也行。土路的另一边,是一大片稻田,我是为了这片稻田来的,刚搬来的时候,每当夕阳西下,我就站在二楼的西阳台,迷醉地看夕阳,看这片稻田。当稻谷变成一片金灿灿的时候,吹过来的风带着米香。一粒不起眼的稻种,从出苗到育秧、插栽、抽穗开花、结谷成熟,从满田翡翠到满目黄金,一天天看过来,生命的痕迹印在眼瞳里,生命的灿烂冲淡内心的浮躁和孤单。

现在这里已经又变成一个小区了,你根本不会想到,一幢幢楼房下面,也曾稻谷飘香。边上修起了一条宽宽的水泥路。我对水泥没有好感,它是不透气的,不会冷暖调节的,是简单粗暴的。但我也记得一位年轻的爷爷,在马路修好、路灯大放光明的时刻,他带着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在马路上跑着笑着,孙女吊着他的后颈,趴在他的背上,孙子坐在一只竹筐里,他双手背在后腰,反手提着竹筐。祖孙三人不再顾忌土路的崎岖,泥土的粘脚,也没有扑面的灰尘和绊人的土坷垃,他们放开心怀,快乐无边,任何人听了他们的笑声都不会无动于衷。事物就是这么矛盾,同一样事物,有人喜欢有人厌。

往南去,是小镇。往北,是村庄。村庄在夜幕里静悄悄地叹息,我喜欢聆听它深夜的呓语,这些自然形成的小村庄仿佛是活着的,是不朽的。路边整齐划一的绿化带里,长出几根芦苇、扫帚菜和割人藤,提醒我们这条路的历史。

朝南三百米,是一座小桥,小桥下面的河通着太湖,夜里河水便涨满。时不时有小船驶过,载着太湖里的鱼虾到镇子里去。桥上有一个公交车站,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根铁管子,上面插了一面站牌,现在的公交车站很漂亮了,就像城里的一样。公交车站后面,也是高楼耸立的豪华小区,小区边上饭店一家连着一家。上回我在这里等车,听得两位农妇扯家常,喜笑颜开,说做梦也没想到这里变得像城里一样。听到她们的谈话,我很惶恐,知识分子为什么不能与普通百姓一条心呢?他们喜欢的,往往是我们不喜欢的。我很乐意看到历史来证明谁对谁错,但更有可能的是,没有对错,变化才是永恒的王道。

是的,我更喜欢十年前来到这里时的光景,至少三年前,公交车站的后面还不是豪华小区,一大片农田连着西边的大道。农民们把这种田地叫作“野田”,是河边的沼泽土,野草芦苇丛生,脚也插不进,有心的勤俭之人便一寸一寸地开荒,向纵深处蚕食,谁开荒便是谁管着,吃这田里长出的东西。这种田地不是好田,贫瘠,怕下雨,怕干旱。勤快的人开发了它,日夜劳作,施肥、浇水、整土,一般两三年光景,生土变成了熟土,贫土变成沃土,拢成一方方的小地,整整齐齐,春夏秋冬,每一季都葱茏。候车有时候要半个小时,我就尽情欣赏身后的菜园子,除了欣赏菜地里种的慈姑、茭白、芋头、青菜、韭菜、豆角一类,顺带着也欣赏田里飞舞的蝴蝶、蜻蜓,蹦蹦跳跳的青蛙和癞蛤蟆、憩脚的白鹭。我最爱的是这片田地里有两座无法开垦的小山丘,遗世独立,上面长满了树。傍晚,各式鸟儿落满树丛,呼朋唤友,鼓噪不已,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安静下来,一声也不吭了。那时候鸟儿真多,叫声好听的与叫声不好听的,羽毛漂亮的与羽毛不漂亮的,体型大的与体型小的——全混在一起唱歌。

神秘的自然界,有土才有一切!

我们最该热爱的是泥土。泥土,包容一切!生长一切!成就一切!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猜你喜欢
公交车站石块太湖
没有风
美丽的地方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补缺口
太湖“开渔”迎丰收
最具善意的公交车站
不落窠臼的公交车站
有意思的公交车站
参观神庙数年后,忽然忆起,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