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旁,喝杯菊花茶

2021-07-25 16:13程怡荷
莫愁·小作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菊花茶明目邻家

“二姑娘,你家阿婆身体还硬朗不?”

邻家爷爷的问话,跳过一朵又一朵盛放的菊花,从田埂的那头漾过来,正好落在二姑娘放牛的牛背上,还有点一唱三叹的余音呢,把牛背上单脚站立的白鹭,吓得扑棱棱地飞走了。

“多谢您记挂,阿婆蛮好的呢。您有时间就到我家去喝菊花茶呀,去年的还没喝完,今年的又在晒呢。”二姑娘乖巧地应道,眼眸晶亮。

“还是你家阿婆调教得好呀,小姑娘礼数周全。哪像我家那几个孙猴子,整天就知道大闹天宫,不念紧箍咒就上房揭瓦。还有,那个菊花茶,让阿婆给我留一份,我家孙子有个头痛脑热的,喝喝清火,蛮管用的。”邻家爷爷一边嘱咐,一边熟练地挖着白姜。

白姜是农家孩子的零食。挖出来后,洗净,晒干,用盐腌制后密封在坛子里。馋了,就从坛子里摸出几块丢进嘴里,又脆又嫩,嚼起来嘎嘣嘎嘣地响。

邻家爷爷是种田的老把式,何时种、何时收,毫不含糊。再厉害的庄稼汉在他老人家面前,也不敢班门弄斧。

二姑娘的阿婆呢,偏爱种菊花,在自家的茅草房四周,一锄一锄地种下一垄一垄的菊花。一到秋天,大片大片的菊花围着房子呼啦啦地绽放,路过的人无不赞叹。村里那个学问最好的老师总爱说:“阿婆,这菊花,让这茅草房蓬荜生辉呢!”阿婆呢,眯上眼,咧开嘴,笑应道:“教书先生,进来歇歇!喝杯菊花茶,清火又明目,润润喉咙好讲课。”

一问一答,二姑娘听得真切有趣。

所以,每当看到84岁的阿婆穿针走线给一家人缝缝补补时,二姑娘就想:菊花明目肯定是真的,不然,那么细的针眼,阿婆是怎么穿過的呢?有时,二姑娘上火了,嗓子疼得厉害,阿婆就泡一壶去年晒好的菊花茶,搬两张和她同岁的方凳,和二姑娘一起坐在盛开的菊花旁,边喝茶,边津津有味地唠叨起家常……阿婆讲完了,二姑娘的嗓子也滋润了许多。

那时家门前的天,蓝得像绸缎,干净亮堂,那蓝色,叫乡村蓝。

那时布谷鸟的叫声,在花瓣上跳跃、铺陈、流淌,又从花间颤巍着洒下,挠得人心里软软的。

那样的场景,是二姑娘童年常有的片段。

那个二姑娘,是我的母亲,其年10岁。

白驹过隙,一晃36年过去了。农家二姑娘成了大学教授。她的女儿,也就是我,17岁,念高二。

就像一朵身不由己的浪花,我和争先恐后的浪花们一起,裹挟进高考的洪流,一场考试接着另一场考试,已是常态。这不,明天又要考试,我却把自己扔在床上,不想面对那些复杂的公式或冗长的字母——真的累了。

“妞,今天太阳好舒服!一起出门采野花吧!摆在家里,该多美。”昏沉中,听见母亲欢快的声音,泉水似的从房门流过来。我的神经瞬间被“野花”拨动起来,“好啊!”我从床上一跃而下,拉起母亲的手,蹦跳着出了家门。

放下所有烦扰,我与母亲漫步城郊,沐浴着暮秋的暖阳,畅谈着各自的小确幸,以及未来的理想与展望,留心着路边或许并不起眼,却给予城市盎然生机的小野花,轻折几枝,不一会儿,便是一捧。

湖畔有一丛黄菊,开得热烈而澄澈,美得令人雀跃。母亲惊喜地捧着那束灿然盛放的金黄,靛蓝色的秋衫晃动在夕阳里,格外生动。

回家路上,母亲边陶醉在黄菊的芳香里,边出神地望着天,动情地讲起她的童年。母亲说,她和阿婆并排坐在盛开的菊花边喝菊花茶的情景,是所有回忆里最纯净明亮的一页。

教书先生和阿婆的一问一答,又响在耳畔:“阿婆,这菊花,让这茅草房蓬荜生辉呢!”

“教书先生,进来歇歇!喝杯菊花茶,清火又明目,润润喉咙好讲课。”

母亲把采来的野菊,小心翼翼地插进花瓶。明艳艳的黄,照亮了房间。

“妞,这菊花,让咱家蓬荜生辉呢!”

我从茶柜里拿出菊花茶,欢喜地沏茶,递给母亲:“教书先生,快来歇歇!菊花旁,喝杯菊花茶,润润喉咙好讲课。”

程怡荷: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猜你喜欢
菊花茶明目邻家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之所以
倪进明
为什么喝完菊花茶就拉肚子
看电脑眼睛不舒服:菊花茶里放几颗桂圆
自勉
枸杞芽炒猪肝可明目
捉迷藏用
清明
夏季喝菊花茶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