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一)

2021-07-25 05:59靳国君
新青年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君陆游

卷首语

陆游,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辟地论述了爱国主义,高度评价了陆游等人的国家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国家情怀的作品,最能感昭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满江红》,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我十年写陆游,我仰望他。我写陆游的诗词创作,写陆游的一生,写他举目的万里河山,写可爱的中国,写曾经的一段历史风云。

作者简介

靳国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任黑龙江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靳国君长期从事新闻、出版、教科文卫等工作,新闻作品曾在全国和全省获奖,1997年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散文作品陆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出版工作研究》《黑龙江日报》《奋斗》《北方文学》《黑龙江晨报》《生活报》《新闻传播》《新青年》《学术交流》《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新时代摄影》《光影新视觉》《黑龙江画报》《旅游与摄影》等报刊发表。

《西湖听雨》《十里秦淮费思量》《红豆生宝岛(几多红豆寄相思)》《诗人梁南》《在那遥远的地方》《维纳斯啊,维纳斯》《我看世博会》等,分别被收入中国散文学会主编的《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家代表作品集》《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010中国散文经典》等选集。《西湖听雨》于2000年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后,先后被收入北京广播学院《主持人、播音员语言文字练习手册》《课外美文》《时文精选》《语文世界》《阅读与作文》《作文通讯》等书刊、浙江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2017年,《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发表后,被湖南省、山东省、河北省、江西省、安徽、四川省、贵州省等省市高中,選为语文阅读试题等。杂文《为中国男足招魂》(1999年发表)、《中国男足打假扫黑任重道远》(2002年发表),被多家报纸转载和网站收入,评论《文坛论事 不可饰非》等被收入有关专辑。

摄影作品专集有《靳国君京剧摄影艺术》《感悟瞬间——靳国君摄影作品选》,《靳国君京剧摄影艺术》已由俄罗斯环球出版集团翻译出版。出版的专著有传记文学《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全国文艺出版系统评为优秀图书;再版。散文专集有《天涯共此时》《西窗剪烛》《人世浮想》等。新闻专论《新闻出版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新闻出版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新闻标题论》曾由《新闻出版报》连载,另有《开展多种经营  建设报业产业》(1988年发表)。

编著作品主要有《书林揽胜》《书林漫议》《大学生看社会丛书》。策划、主持“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和《怡情文学 中国散文精品》现代卷、当代卷,《人与自然》《农村奔小康丛书》等多种选题与全国优秀图书的出版。

    沈园陆游纪念馆

傅道彬

靳国君先生一直有着浓厚的学术兴趣,倾心于知识的追求,让精神时时沐浴在古典文学与艺术的朗照里。退休以后,他不是优哉游哉地徜徉山水,或者天地玄黄地谈论养生,而是了却繁华,甘于平淡,躲进书斋,沉潜学术,夜寐夙兴,著述不辍。前些时刚参加了关于他的京剧摄影艺术展览,这几天又收到了他关于陆游文学研究的煌煌大作。他的《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是用心、用力、用情的热血宏文,是兼史、兼传、兼评的诗意长篇。

陆游是以近于“完人”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剑南诗万篇,半洒神州泪”,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像屈原一样,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政治环境里,一生都在为恢复中原、统一中国而歌唱。爱国主义成为他诗歌的主旋律,诗人至死都在梦想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作为诗人,陆游被称为是“南渡诗家之冠”。清代文艺理论家沈德潜说:“放翁七言律,队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清代诗人、戏剧家舒位干脆把陆游推举为杜甫、李商隐之后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陆游诗歌以奔涌豪放的激情,洗去形式主义的铅痕粉渍,充满了阳刚健朗的审美风格。对此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充满激情地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作为名臣,陆游不论就任何处,都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心中常常牵系着百姓温饱,关注百姓生活,他像杜甫一样,为百姓离乱动荡的生活扼腕悲歌,掩泪太息。作为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也有儿女情长、世俗悲欢。一曲《钗头凤》,足以让天下有情人动容失色。而面对人生的起伏跌宕,他并非一味地悲愤激昂,也常常静下心来,描绘着乡野的“衣冠简朴古风存”,倾听着市井的“明朝深巷卖杏花”。他像陶渊明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诗不仅是宏大的历史叙事,更是细致入微的生活体味,“歌声即生存”,真正的诗是寓于日常生活的。陆游的诗像屈原、像杜甫,也像陶渊明,而又不全然是他们,他是融会贯通,守正出新,自成格局,别开生面。

“心向往之”构成了靳国君先生这部《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书写的内驱动力和行动纲领。全书用诸如“八年离乱”“国破之恨”“科考惊变”“敢谏直言”“乡居岁月”“万里入蜀”“烽火前线”“高龄入朝”“千古绝唱”等26组短语连接,宛如国画中简明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陆游一生的生命和艺术历程。应该说,“陆游”并不是特别好把握的选题,但有了靳国君先生深刻的理性观察和富有表现力的生花妙笔,一切都变得疏朗清晰、摇曳多姿。

为了最大可能地还原陆游生平的本来,靳国君先生认真梳理文献,出入浩繁的典籍,端详比对,索隐钩沉,不辞考据,多有发明。例如他认为尽管陆游少有诗名,但绝不是简单的天赋异禀,而是积学储宝,渊源有自:一是他有青云之志,年幼时即奋力功课;二是家学深厚,长期浸染,确是寻常人家难以比拟的;三是有山阴(绍兴)乡风的文化哺育沾溉——这里是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雪耻之乡,是子贡借孔子语感叹“郁郁乎文哉”的崇礼之地,是王充辞官大力兴学的课徒之所。再如,靳国君先生写到南宋的偏安政治、文人集团,从不随便落墨,而先要做到于史有据。这种表达带来的必然是真切的现场感、带入感,如此,久远的历史一时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是“梅痴”,有梅花情结,他的咏梅诗逾百首,每到一处他必去访梅,访梅如访故人。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来写陆游与梅:“小儿曾问他何以看重梅花?陆游说,在其气节、操守、风骨、格调。他说,梅花高标独举,先天下而春,玉洁冰清,霜雪节操,素质贞心。”“生民得梅花装点家园,又得梅花之利,其根、花皆入药,所治之病多矣。”“你太爷陆佃《梅花》诗云:‘与春不入都因淡,教雪难如只为香。上句是说不随俗,自淡然;下句是说不争艳,独有香。是自况,亦是为人之格,家风存焉。”书中叙的是陆游对梅的信仰,靳国君先生也当心有戚戚焉,他确信,陆游已在艺术上化身为梅,在陆游那里梅格、诗格和人格相映成趣、和谐统一。

从1125年出生到1210年去世,陆游活了86岁,这在中国古代诗人中绝对是属于长寿的。而让他生命真正延长的是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影响,“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样的创作很难用“勤奋”二字概括的。可能大家忽略了陆游是用诗歌记录生活的这一特殊性,他的生命是与诗与文学生长在一起的,对陆游来说,诗不是创作,而是生命,是从生命深处流淌出来的。一个人用诗歌为自己的一生作传,颇令人感动和敬仰。通览全书,靳国君先生的立场自始至终都是推崇压倒挑剔,几乎找不到他对陆诗的微词。康德以“头顶之星空,心中之道德准则”为其人生格言,对靳国君先生而言,陆游是他头顶上苍茫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文学启明星,也是人生道路上引领前行的道德楷模。

我们可以看下靳国君先生如何在细微处演绎诗人日常生活的仁爱与情趣:

那天,他看到在池塘侧,有小鱼被细柳条穿颊,将被入锅烹调。他对渔翁说道:“几十钱卖我?”原来渔翁认得他,说道:“我识陆公,权做小礼奉送。”陆游笑曰:“我收下你的情意,你收下我的钱。”渔翁笑应道:“只收30钱。”陆游拿出50钱,拉过渔翁的手,放在他手心,说道:“我们今后为友,不可客气。”渔翁连声道谢,背篓远去。陆游买下,欣然放生,鱼儿摇尾游走。

靳国君先生深深理解陆游,一个诗人可以有“金刚怒目式的慷慨壮烈”,也可以有“菩萨低眉般的浅吟低唱”。一个细节描写却透露出一个艺术规律,伟大的诗人无不具有悲天悯人的襟怀和仁爱精神,对生命的尊重是文学与艺术的基本旋律。

《陸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书用心良苦,靳国君先生披阅数载,增删多次,笔蘸深情。他用诗笔、史笔、论笔,引领人们走进陆游一段又一段的人生传奇,他写出了陆游的人生追求、艺术大境界。他写陆游为文学家立传,也是作者的夫子自道,在陆游的诗文欣赏里,寄托着自己的艺术情怀和理想追求。因此,我愿为这部不平凡的著作献上我的祝贺。是为序。

2017年8月

自序

创作历史人物传记文学,无捷径,“三更灯火五更鸡”,拙作写到今,用时10年余。

初稿于2019年1月问世后,笔者即逐章逐节反复审视琢磨,又有长思新悟,即开始全面修订,现新书稿已涅槃而出。

修订,笔墨集中于陆游,傍及屈原、杜甫、王安石、苏轼和辛弃疾等人的命运与结局,描绘陆游神游百代、神交先贤的情境,他们是构成陆游思想与文化性格的历史诱因和时代条件中的人文因素。

清代李渔有言:“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我体验,李渔所言,揭示了创作升华的规律,照此而行,立意写意,必得新意;修文炼文,必得佳文;对一字、一词、一句推敲,自我否定,意在传神、传情、传意。虽说时有犹豫彷徨,但灵感飞来,笔出新意,却乐在其中。

从开始写作本书,到完成本次修订,无日无夜追踪陆游,远思长想,走进800多年前,重温,思考,构思,写作,是笔者的生存状态。俯仰一室,阳光,月色,春雨,冬雪,似同读者对坐相语。陆游使我们相知相近,千里万里,天涯海角,云水不隔。倘若有更多读者一览,则笔者如愿以偿,欣慰之至。“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写作此书,缘起于2010年初秋,那时读史,读陆游,萌生了写陆游的念头。从此,随时查阅历史文献,随时研读陆游诗词及其著作,挖掘史料,间有构思酝酿或片断写作。

或曰:“为什么写陆游?”原因无他,我被陆游深深吸引。他的爱国思想,反对分裂、力主统一,关注民生,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贯穿他的一生,这理性思想的光芒,化为经典形象的文学语言,闪耀在他的诗文中,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智慧、力量和永葆青春的旺盛生命力。

在写作中,敬守历史,遵循史实,大事有据,细节有根,落笔有理。叙事状物增强文学性、故事性、知识性、欣赏性。语言文白相间,默化韵律与诗情,力求自成一格,营造语境旳历史感、现场感,读来上口。

2016年9月初,在中国作家协会雾灵山庄创作基地,改出了第三稿。归家后,又全力投入创作,除夕之夜不能辍笔,欲罢不能。这全赖文字架起神交的灵犀之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诗人感物,联类无穷”,“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我在写作这部作品的岁月里,深深体验了这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而要将思想与精神在历史长空的驰骋,化为电脑上流动的文字,却需自己情动于中,构建审美的语境,“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所幸,我不负岁月,岁月亦不负我,终于完成这部作品。一位友人关注修订的全过程,发来8个字:“永不满足,精益求精。”几位知情友人说,是心血之作,这是友情浓浓的激励与鞭策之词。

陆游难写。这样写陆游,确乎是尝试。

文無定式,水无常形,且按自己的立意和构思来写,写出“这一个”陆游,该是本真形象。

陆游的生平事迹,多依《二十四史·宋史》等历史文献,并搜求于他的诗词作品和他的《老学庵笔记》《入蜀记》《家事旧闻》等。文中所涉历史人物,均以正史为依据,如宋高宗、孝宗等,李纲、赵鼎、胡铨、李光、宗泽,岳飞、虞允文、张浚、吴璘,曾己、周必大、朱熹、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尤袤、李清照等诸人,乃至于秦桧、汤思退等 。

笔者尝试在这部作品中,不作泛言,按实而书,对历史进行活化的描写,全面展现遥远的南宋历史面貌及其败亡原因,探寻陆游起伏跌宕的一生,刻画陆游的人格特征,描绘其在历史大事件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风采,塑造陆游真实的历史文学形象,写出他的真性情,他的内心世界。

对于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他的历史发展观和民族观,用时代的眼光聚焦,给予应有评价,他在《斯道》等诗中说道:“乾坤均一气,夷狄亦吾人”“胡越本一家”“清时更何事,处处是尧民”。在陆游心中,中华各民族本是一家人,要平等和睦相处,他反对的是金统治者生乱分裂,祸国殃民。江山一统,南北自是兄弟,国运绵长。

在写作中,笔者努力在情节变化中,渐次全景式展现南宋社会,重现庙堂滔滔宏论,亦有渔樵野老漫话短长;再现抗战的宏大场面,间呈小桥流水,江南风光;描绘经济发展概貌,兼及城乡的不同走向;摭拾民风民俗和市井风习,也叙文人雅趣,勾勒场景,烘托人物。语言但求内敛、含蓄,不作刻意渲染,以免冲淡历史生活的真实感。

笔者邀请傅道彬先生(黑龙江省文联前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览稿作序。他学养深厚,精通中国古代史、古典文学、文艺理论、美学等学科,治学严谨,著述甚丰。二十多年前,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国家重点图书《人与自然》(三卷),笔者在工作中得以拜读傅道彬先生写出的12万字专章文稿《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被深深吸引,手难释卷。文稿内容丰富,文笔精湛,汪洋恣肆。今得傅道彬先生之序,是笔者所愿,读者之缘。

本书选入3位原本不相识的专家评论,皆为短文,可读,是为交流。亦有人言“一部陆游传,半部南宋史。”愧不敢当,或许有脉络可寻吧,读者不妨看来。若中意,期盼推荐传播。笔者限于学识,尚赖广大读者、专家、学者不吝赐教。若有批评意见,质疑订误,敬请率意而言,切磋琢磨,是为良师益友。切勿有而不言,馈我失珠之憾。

感谢您和读者诸君阅读此书。

感谢支持笔者写作和传播的媒体同人和诸友人。

靳国君 写于敬文斋

2021年1月

(编辑·李军)

猜你喜欢
国君陆游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吃货』陆游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国君买马
陆游咏
不食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