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委:努力让每个孩子人生出彩

2021-07-25 16:14罗燕
民生周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入园民办教育资源

罗燕

5年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两年来共解答教育问题8.7万余件……近年来,北京市教委通过件件可知可感的实事,努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北京聚焦教育评价改革、“双减”工作、入园、入学等教育急难愁盼问题,明确了“五个围绕”工作重点,提出5个民生项目清单、局级单位共提出628个实事项目,具体举措1204条。目前,各项举措稳步推进并已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

破解“入园难、入园贵”

“幼儿园的保育费一下子降了1000多。”谈到孩子上的幼儿园“转普惠”,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丽特别高兴。

张丽的孩子2019年上幼儿园,当时公办幼儿园学位很紧张,孩子很可能进不去。“公办园进不去,民办园贵”是很多家長面临的烦恼。是再挤一挤公办园名额,还是选择民办园?张丽犹豫着。恰好小区附近一所口碑较好的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了,托育费从3000多元降为1000多元,她立即选择了那所幼儿园。

随着一些民办幼儿园“转普惠”,以及学前教育学位资源的扩增,“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

“近年来,北京在教育公平方面持续发力,5年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李奕说。

百姓享“实惠”背后是北京学前教育投入的增加。据了解,2018年,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由3%提高到10%。

2019年1月,北京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发布《北京市市级财政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修订)》。根据规定,北京市对所有普惠性幼儿园,不论公办民办,都给予生均定额补助、一次性扩学位补助及租金补助。

中小学生机器人设计大赛。北京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展各类课外活动,解决“课后3点半”难题。图/新华社

在这些补助的支持下,民办幼儿园在转为普惠幼儿园后能够继续发展,降价不降质。张丽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现在我们小区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附近的民办幼儿园了,学费跟公办园一样,我们也放心。”

课后“3点半”服务全覆盖

孩子下午3点半放学,家长五六点钟下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孩子去哪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一个难题,由此催生了一大批课后托管机构。

自2018年以来,北京开始在小学、初中试点课后“3点半”服务,并逐步扩大覆盖面。

篮球、足球、美术、手工、音乐……很多学校都根据自己的特色和资源在3点半后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课后服务,供学生选择。如果家长因为下班时间等原因不能在放学后及时接孩子,可以选择延时服务。

“这项服务确实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家住北京东城区的赵凯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们夫妻都是5点多下班,有时候还要加班,以前只能让老人去接孩子。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了,也就越来越不方便。

现在他的孩子在周一到周四都选了延时服务,“选择什么项目由孩子决定。”赵凯说。

延时服务的质量也十分重要。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藻提出,高度关注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将学校服务供给与学生发展、家长诉求相结合,建设门类广、类别多、学科全的课程体系。

据他介绍,东城区学校充分利用课后“3点半”服务,统筹利用校内、校外资源,重点安排体育锻炼,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全力保障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加大区域艺术普及课程的开发供给,组织学校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并倡导学校与家庭联动,拓展学院制社会大课堂,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截至目前,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84所中小学共设置学科辅导、体育锻炼、劳动服务、素养提升等四大类、60余种、近2000门课后服务课程,实现课后服务100%全覆盖。

据了解,北京市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将于近日启动,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帮助确有需要的学生过好暑期生活。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变成“上好学”,教育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首都教育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李奕表示。

他提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通过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和规范入学办法,北京在“资源优质”和“机会优质”上同时发力,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有效破解择校难题,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

比如,东城区打出一系列教育综改“组合拳”,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凝结力量、组团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提升供给能力。

“独行远,众行快。”刘藻表示,多年来,东城区共形成47对教育深度联盟校、14所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8条优质教育资源带以及7个教育集团,实现2万余人次优秀干部教师跨校交流轮岗,全面推进了中小学优质品牌化建设,及时回应了群众对教育公平公正的期待。

就天坛—永定门外学区而言,在2020年文汇中学南校区面向该学区招生的基础上,汇文中学南校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南校区也将在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十一中南校区还与定安里小学建立了九年一贯对口入学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

优质教育资源跨校跨区共享

“空中课堂”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停课不停学”的实现。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提出发展“互联网+基础教育”新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校跨区共享。

目前,北京的“空中课堂”在线教学已形成规模,推进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今后,“空中课堂”将进一步完善,形成覆盖小初高各学段各学科的全口径课程资源库,实现应急状态线下线上场景瞬时切换。

在此基础上,北京还将打造“双师课堂”,探索“融合课堂”,学生上课将有“双师”线上线下同步指导,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理想学习状态。

根据规划,到2022年,北京基础教育100%的名师开设线上直播室,选课走班全面依托融合课堂方式。“十四五”期间形成跨校跨区“课联网”,推进跨地域教育教学改革。

“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面向‘十四五,首都教育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构建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更有影响力的教育现代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首都气派、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李奕表示。

猜你喜欢
入园民办教育资源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