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2021-07-25 16:33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桂树枝丫桂花树

话题同探讨

王老师:同学们,在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技法。下面谁来谈谈对细节描写的理解?

王雨晴: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犹如人体的细胞。

林芮:真正感动人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点缀在这些事物中的一些不可或缺的细节。这些细节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美”的因子。

沈益:有的文章,运用细节前后照应,使感人的细节分布在文中,最后汇聚起来,点亮全篇;有的文章,运用细节铺叙,由点到面,使文章既重点突出又具有普遍意义;有的文章,用精彩的细节抒发作者的心声,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有的文章,用细节作为情节转折的契机,使文章转换自然……总之,文章不同,细节运用的方法也不同。

王老师:下面我们通过陆之滢同学的一篇文章,来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细节描写。

亮点共欣赏

永远的桂花雨

陆之滢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阵馥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样醇酽,那样醉人,我知道校园的桂花开了。

此刻,我的目光停留在了桌边摆放着的那张照片上——金灿灿的桂花树下,母亲抱着两三岁的我,笑得是那么灿烂。桂树的枝丫刚伸到母亲头顶,母亲戴着一副那个时候流行的方框眼镜,微笑地看着镜头。我似乎不怎么配合,扭着头,张着小手,像是要抓一旁树枝上的桂花。就这样,岁月的瞬间在桂花香里定格。这张照片一直陪伴着我。每每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仿佛听到了咿咿呀呀的童音,仿佛看到了手心里攥着几朵桂花的我,瞪着眼睛,凑到鼻子前,想要闻闻那朵朵如星粒的金色家伙,却不料被香气熏了鼻,“啊嚏”一声,手心里的桂花忽地被吹起,又悠悠飘落回记忆里。

是的,我童年的日子里,总氤氲着桂花的气息。上幼儿园之前,我都在外婆家的小院里度过。外婆家的小院没有什么精致的绿化,只前前后后种了八棵桂花树。九月秋风拂面,桂花便随风飘散,惹得整个小院金灿灿的。一场桂花雨下过,地上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黄金,我和小伙伴们在这里玩耍、嬉戏,也常常是一身金黄。

小院里的桂树是一代一代栽种下来的,大小并不相同,但都形如华盖,亭亭玉立。最大的一棵足有两层楼高,打记事起,那里就系了个秋千:简单的一块木板,连上两根结实的绳子,也连上了我日复一日的企盼。每天放学后,我就站在邻居家门前喊一声,那些小伙伴们就像一只只精灵,飞奔到桂花树下,争先恐后抢着荡秋千。那是怎样一种快乐的情景:一个坐,一个推,荡得越高,幸福的笑声便飞得越远。我们坐着荡,站着荡,几个小不点挤一挤,肩并肩一起荡,要用脚尖去触碰枝丫,要用上下飞荡的小辫子去送走夕阳。春夏,桂树枝繁叶茂,投下悠悠的绿影;秋日,桂树泛金,越荡越起劲的我们惹得枝干也一晃一晃的,桂花洋洋洒洒地落下来,披了一身花朵。在桂花雨里荡进秋天,那才叫“荡秋千”。

在那个桂花飘香的时节,用桂花做小吃是小院里独有的习俗。外婆总忘不了给每个邻居家送份桂花蒸糕,自然也会收到了来自各个邻居的礼物,什么桂花酿汤圆、桂花酿酒,什么桂花茶、桂花蜜、桂花羹,应有尽有,让我大饱口福。那一阵,连大家见面的招呼声也带着一股浓浓的桂花香,融合着小院里独有的风情,沁人心脾……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每年立秋,我总会想起外婆家的小院,那个桂香飘溢的地方。终于等到了国庆、中秋双节同日,母亲带着我驱车几十公里前往小院。下车,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就在曾经的小院处,两幢小洋房拔地而起。小院被拆了,老桂树被砍了,只剩下东面最小的一棵,还在那里孤零零地立着,树干枝叶上泛着金黄的泪花。

我缓慢地走过去,站在这棵桂花树前,默默地闭上眼睛,任眼泪滴落,如同曾经的桂花雨飘洒。我知道,以后我怀念的过去,怕是真的只能在回忆中了。

这时,一朵桂花从枝丫间掉落,轻轻滑过我的脸庞,那么香,那么柔。

刘畅:这篇文章通过对外婆家小院里的桂花树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乡愁的留恋。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酿造了深邃的意境。

杨慧:作者写生命里遇见的熟悉的人和事,写各种各样用桂花做成的小吃,用的是生活化的文字,在朴实细致的描写中传达出本真的情感。这里有对家乡的热爱,对亲情的讴歌和对传统文化的颂扬,情感深沉而炽烈,动人心弦。

钱靓:文章以“桂花雨”为线索展开文脉,串联起历史和现实,回忆与当下,虚实结合,升华主旨,立意高远,生动感人。

程芳: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是亮点,真实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渗透着情感,动人心弦。如开头描写在桂花树下拍照的情景,作者写自己“扭”着头,“张”着小手,想“抓”一旁树枝上的桂花,还有“攥”着几朵桂花,“瞪”着眼睛,“凑”到鼻子上等,都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再如,结尾写自己站在桂花树前,“默默地闭上眼睛”,一朵桂花从枝丫间“掉落”,轻轻“滑过”脸庞,这些细节描写,都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桂花树的深厚情愫和对传统乡愁的珍惜、留恋。

方法共梳理

王老师:同学们,我们总结一下:怎样有效地进行细节描写呢?

李琳:细节运用首先要讲究真实,所谓“真实”,就是说细节描写必须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必须能准确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只有细节真实,才显可信,才能产生“见微知著”的艺术效果。

王海微:细节描写还要注意捕捉典型。细节描写并不是把所有的细节都写入文章,而是要抓住典型细节。只有典型细节才更具有广泛性,才更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陆心怡:细节描写还要着眼精细。所谓“精”,就是要精选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不拖泥带水,不繁琐冗长。所谓“细”,就是要尽可能地细致入微。细节描写不同于一个事件或情节,它的特点、优势,就在于从“细”中反映出对象的特征。越“细”,越具有表现力;越“细”,越能展示出语言的魅力。

赵蔚然:细节描写更要渗透情感。细节描写不仅应凸现出人物的神韵和文章的旨趣,还应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意向和认知态度,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看法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調,这样才有美感。

猜你喜欢
桂树枝丫桂花树
一起去闻桂花香
桂花树野哪儿去了
童年的桂花树
一只来自春天的鸟
桂树生兮山致幽
花期与成功
窗前的桂花树
我敢
画一棵有许多枝丫的“树形图”
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