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内容、特征及启示

2021-07-27 23:05程春松
世界教育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以色列

程春松

摘   要:英语作为以色列的第一外语,有着与官方语言一样的重要地位。以色列政府及教育部门十分重视英语教育,与时俱进地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通过对以色列现行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发现:该课程标准体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大纲的特征、语言的实践需求和信息时代的语言学习特点,注重吸收外语教育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这些特征对其他国家的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和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以色列 英语课程标准 内容框架

以色列于1948年5月建国,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总人口909.2万,其中犹太人占74.4%(截至2019年9月)[1]。以色列是典型且较为特殊的移民国家,其官方语言是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在其国家语言体系中,英语拥有着独特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不是官方语言之一,却在实际运用中有着与官方语言一样重要的地位。英语不仅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以色列媒体、学术界、商界及公共领域主要使用的语言[2]。在中小学教育领域,英语被认为是以色列中小学生的“第一外语”,是“每个以色列人的第二语言”[3],是以色列所有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4],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敲门砖”。以色列教育部十分重视英语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英语教师,在全国开展英语口语考试,颁布并且及时修订英语课程标准。在英语教育过程中,课程标准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英语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指南。鉴于以色列政府和教育部门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英语在以色列国家语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从课程标准的产生与发展、核心内容、主要特征等角度对以色列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的英语教育和英语课程标准提供借鉴。

一、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发展历程

以色列建国以后,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逐渐形成。由于对之前的英国统治存在仇视心理,一开始人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高。随着英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自1960年起,英语成为以色列五年级及以上学生的必修课,以文学教学为主[5]。当时以色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美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6],以文学教学为主的英语教学受到语言教育专家的批评。因此,1968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英语教学开始注重语言的使用功能[7]。与其他课程标准一样,英语课程标准得到了自上而下的推广,由当地英语教育官员对课程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20世纪80年代,随着英语在全球的推广和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兴起,以色列对当时的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1988年,以色列教育部颁布了《公立学校和公立宗教学校五至十二年级英语课程标准》(English Curriculum for State Schools and State Religious Schools Grades 5—12)(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1988)》)[8]。该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应作为一种国际性的“世界语言”来教授,以实际交流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文化融合[9]。与之前的课程标准相比,《英语课程标准(1988)》注重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但仍属于规定性课程标准,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并把语言习得局限于学校环境。

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的网络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仅仅依托学校教育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于熟练掌握英语人才的需求。2000年,以色列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作为外语的英语学习原则和标准》(English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for All Grades)(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2000)》)。与《英语课程标准(1988)》相比,《英语课程标准(2000)》完成了从规定性标准到描述性标准的转变[10],不再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而是以描述性的话语描述学习目标,从社会交往(social interaction),信息获取(access of information),陈述展示(presentation),以及语言、文学和文化欣赏(appreciation of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四个领域提出了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11],取代了以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目标,以“能做某事”(can do)的方式描述語言能力。同时在课程目标上开始关注信息时代的语言学习需求,如在信息获取领域的目标中将电子媒介的口头和书面语考虑在内。

2013年,以色列教育部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词汇语法列表、高阶思维能力、整合信息交流技术的能力、文学教学的重要步骤等。同时考虑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特征,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的名称被改为《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学习原则和标准(修订版)》(Revised English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Learn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for All Grades,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2013)》)[12]。2018年7月,以色列教育部再次修订英语课程标准,颁布了现行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学习原则和标准(修订版,包含三级词汇列表)》(Revised English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Learn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for All Grades,Including Band III Lexis)(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2018)》)[13]。与《英语课程标准(2013)》相比,《英语课程标准(2018)》名称几乎没变,只是在内容上增加了熟练级词汇列表。

二、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

《英语课程标准(2018)》共有四部分内容:原则、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评价基准、教学建议。该课程标准首先根据外语学习、教育、评估,认知心理学,课程标准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提出有助于学习者英语学习的7个方面原则,为教师选择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等提供指导。在第二部分提出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以及词汇和语法的总体要求。在总目标的指引下,提出分级目标和每个分级目标下的评价基准(benchmarks),列出不同级别的核心词汇表和语法知识内容。最后一部分是提供给教师和学校的具体的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英语课程标准(2018)》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评价基准。该课程标准将中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基础级(Foundation Level)、中等级(Intermediate Level)和流利级(Proficiency Level)。基础级是小学六年级毕业要达到的水平,中等级是初中九年级毕业要达到的水平,流利级是高中十二年级毕业要达到的水平。与总目标相比,分级目标更加具体,也呈现出层级性特征。以下是陈述展示领域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级目标。

总目标:学习者能够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中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观点展示和信息陈述,思路清晰。

基础级目标:学习者能够就与个人有关的话题口头或书面地组织和展示观点和信息;能使用本级别所学的合适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

中等级目标:学习者能够就常见话题口头或书面地组织和展示观点和信息,语域和语篇类型符合交际目的和受众需求;能使用本级别所学的合适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并能使用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

流利级目标:学习者能够就广泛的话题口头或书面组织和展示观点和信息,内容具有深度,语域和语篇类型符合交际目的和受众需求;能够使用本级别所学的合适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并能广泛使用话语标记。

从话题范围来看,三个分级目标的话题从基础级的“与个人有关的话题”拓展至中等级的“常见话题”,再到流利级的“广泛话题”,话题逐渐扩大。对词汇语法的要求也逐级提高。基础级只要求学习者能使用本级别所学的合适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中等级提出了语域、语篇类型和话语标记使用的要求。流利级在中等级的基础上提出“内容有深度”,并能“广泛使用话语标记”的要求。

该课程标准还在每个级别从四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基准。评价基准体系将每一个领域的二级目标分解成五个以上的评价基准。例如,基础级社会交往领域的评价基准共有5个,分别是:能够表达情感,如喜欢和不喜欢;能够参与少量互动,如遵循基本的指示、要求和给出信息,提出和满足简单的要求;能够参与简短的对话或通过询问的方式参与讨论;能够回答关于熟悉话题和日常情境的简单问题;能够创作或回复简单的书面信息。与分级目标相比,评价基准更加具体,更加容易理解,而且可以被测量,所使用的动词是表达、参与、询问、回复、识别、鉴别、区分、归纳、描述等具体的词汇。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评估自己的英语学习。

三、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的特征

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类似,《英语课程标准(2018)》以“能做某事”(can do)的方式描述语言能力,但是不同国家的课程标准具有不同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2018)》也不例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该课程标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大纲的特征,体现了对语言学习的现实需求,注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并展现出信息时代的语言学习特点。

(一)体现任务型教学大纲特征

语言教学课程标准(大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结构教学大纲(structural syllabus)、情景教学大纲(situational syllabus)、主题性教学大纲(topical syllabus)、功能—意念教学大纲(functional-notional syllabus)、技能型教学大纲(skills-based syllabus)、任务型教学大纲(task-based syllabus)等不同的类型[14]。其中,任务型教学大纲基于以任务为主的教學思想。该类型的大纲并不描述学习者在完成课程的学习之后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是重点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操作或执行的任务[15]。任务型教学大纲不以词汇或语法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也并非根据语言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教学内容的顺序,而是罗列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执行或完成的多种任务,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任务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通过任务来提升英语水平。

在《英语课程标准(2018)》中,无论是总目标、分级目标还是评价基准,均体现了任务型教学大纲的特征。例如,在社会交往领域,熟练级的评价基准包括:能够表达思想和观点,提供有深度的解释;能够使用适合语境、听众和交际目的的语言参与社会性或全球性话题的谈话。这些评价基准的核心并非词汇或语法,而是任务,不仅能够使语言学习者更加明确语言的实际用途,而且有利于学习者锻炼实际语言使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2018)》为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所有的任务都应该是有交际意义的,任务中要有需要通过语言来解决的问题,而且要同时关注形式和意义,教学材料要为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创造机会。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语言形式和意义同等重要,不存在只有形式没有意义的交流,也不存在只有意义没有形式的交流。该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任务”的原则与应用语言学界提出的关于“任务”的特征一致,即任务要有交际意义[16],完成任务要涉及听说读写其中的任何一项技能,要有真实世界的语言加工。[17]

(二)体现对语言学习的现实需求

《英语课程标准(2018)》强调语言与生活、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学习的实践性。社会交往,信息获取,陈述展示,以及语言、文学和文化欣赏四个领域与学习者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者不仅要学会使用英语进行社会交往,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和聆听他人话语获取信息,使用英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还要学会欣赏语言的本质,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语篇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

从语篇类型来看,学习者在中小学阶段接触的语篇类型非常丰富,并且符合其日常需求。除了学习文学作品,学习者需要掌握从报告、访谈、新闻、天气预报、广播节目、广告、宣传册等口头和书面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信件、电子邮件、博客等的撰写;能够完成讲故事、陈述个人经历、描述人物和事物等相对复杂的语言表达。学习者听到的和读到的语篇将成为他们创作和建构自己语篇的资源。在学习这些语篇之后,能熟悉该类语篇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特征,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既能迅速理解该类语篇,又能写出类似的语篇。

(三)注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按照复杂程度,将认知过程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18]。记忆、理解和应用通常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通常被称为高阶思维[19]。《英语课程标准(2018)》指出:“高阶思维能力对学生有效获取和应用知识非常必要,是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掌握高阶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在语言教学中融入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任务实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同时将高阶思维能力运用到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当中。

《英语课程标准(2018)》在提出了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原则,还提出了基础级、中等级、熟练级的学习者应该掌握的高阶思维能力与目标。基础级学习者要掌握分类、比较、推断、提出新想法、整合、关联、预测等高阶思维能力;中等级学习者要掌握分类、比较、区分不同视角、推断、提出新想法、区分整体和部分、整合、证明合理性、关联、预测、解决问题、排序、解释动机等高阶思维能力;熟练级学习者要掌握评价、解释类型、劝说、综合、迁移等高阶思维能力。《英语课程标准2018)》指出:“教师设计的任务与活动应该帮助学习者将这些高阶思维能力应用于语言学习及日常生活。”例如,针对“证明合理性”,教师设计的任务与活动就应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该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对错,提出接受或者拒绝该观点的原因,然后用英语表达出来。

(四)体现信息时代的语言学习特点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的交往与互动,并且改变了交往方式。为确保学习者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充分合理使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需要对学习者的相关技能进行培养。《英语课程标准(2018)》充分考虑到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结合信息化时代学习与信息获取的新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现代价值的目标与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2018)》在总目标中规定:“学习者能够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各种口头和书面语篇中获取信息……通过这些媒介以不同的形式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观点展示和信息陈述”。同时,《英语课程标准(2018)》的第七章专门指出了不同级别的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语篇类型和媒介类型。语篇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新闻、广告、信件、留言、报告、书评、影评、网页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相关的生活、工作语篇;不仅包括口头的、印刷的语篇,还包括电子媒介中的语篇。其中,电子媒介语篇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或多媒体等其他技术手段制作或传播的语篇,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如在Skype上的聊天、网站上的论坛发言、电子邮件、博客等。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20]的观点,语言使用受情境因素的影响。语言使用方式会随交际目的、题材、口头还是书面的沟通方式、说话人的语言文化背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等情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信息时代的语篇也会在词汇和句法上具有自己的特征。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要学会注意交际目的、沟通方式、媒体类型等情境信息,要理解语篇和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情境,并能解释这些情境因素在语篇中是如何体现的,以及这些情境因素对作者写作的影响。

四、启示

英语课程标准是英语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课程评价的重要参考,是影响整个国家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语言教育政策。通过对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特征的分析,发现该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和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英语教育要体现实践需求,要将外语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教师的指导意见要有可操作性。

(一)英语教育要体现实践需求

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社会对语言学习的实践需求,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首先,在修订课程标准的名称时考虑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地位,以《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学习原则和标准》命名。其次,无论是课程的总目标、分级目标或评价基准,都注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关注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体现了英语使用者的国际化特征。

与此同时,课程标准的制定关注学习者所学习的语篇类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除了文学作品,教学材料还要有商品广告、手册、日记、说明书、通知、菜单、时间表、海报、天气预报等多种类型的语篇。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一方面能引发学习者兴趣,另一方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对学习者在将来的国际交流很有帮助。

(二)將外语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以色列英语课程标准注重吸收外语教育等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以原则的形式呈现,以便一线教师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英语课程标准(2018)》提出的原则吸收了外语学习、教育、评估,认知心理学,课程标准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具体包括:有意义的语言学习与教学的原则、入门级学习者的语言教学原则、教学材料选取原则、任务选择与设计原则、课程评价原则、整合信息交流技术原则。

中小学教师具有一线教学经验,但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教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问题[21]。如果在课程标准中能够用他们可理解的语言将外语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传递给他们,对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材料的选择与改编将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英语教育。

(三)对教师的指导意见要有可操作性

《英语课程标准(2018)》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具体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如第八章“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读前活动、语篇的基本理解、分析与解释、为语篇和语境搭桥、读后活动、反思、总结性评估七个方面为教师提出了教学建议。这些意见能够指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活动,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教学建议概括性太强、不够具体是诸多课程标准共同存在的问题。教师希望得到的是更加具体的指导意见。这样的指导意见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仅仅建议教师在评价中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实施起来可能会存在困难。因此,如果把这条意见改成“建议让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工具的设计,让学生开展生生互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实施该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以色列国家概况[EB/OL].(2020-10-10)[2021-03-25].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196/1206x0_677198/.

[2]SHOHAMY E. Language policy: hidden agendas and new approaches[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6: 72.

[3]SPOLSKY B, SHOHAMY E. The languages of Israel: policy, ideology and practice[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9: 156.

[4]SHOHAMY E. The weight of English in global perspective: the role of English in Israel[J].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014(1): 273-289.

[5][7][9][10]OFRA I. English teaching in Israel: challenging diversity[C]//Teaching English to the world: History, curriculum, and practice.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5: 192.

[6]OR I, SHOHAMY E. English education policy in Israel[C]//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2017: 66.

[8]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port. English curriculum for state schools and state religious schools grades 5-12[M]. Jerusale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ivision, 1988: 7.

[11]Ministry of Education. English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for all grades[M]. Jerusalem: Pedagogical Secretariat, Israel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0: 16.

[12]Ministry of Education. Revised English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learn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for all grades[EB/OL].(2013-11-01)[2021-03-25].https://meyda.education.gov.il/files/HaarachatOvdeyHoraa/Englishcurriculum.pdf.

[13]Ministry of Education. Revised English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learn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for all grades[EB/OL].(2018-01-01)[2021-03-25].https://meyda.education.gov.il/files/Mazkirut_Pedagogit/English/Curriculum2018July.pdf.

[14]BROWN J.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

[15]程晓堂, 孙晓慧.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修订版)[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9.

[16]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95.

[17]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9-10.

[18]ANDERSON L, KRATHWOHL D R.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修订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43.

[19]王帅. 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 2011(9): 31-34.

[20]HALLIDAY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M].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4:67.

[21]CHENG M, CHENG A, TANG S.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Hong Kong[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2010(1): 91-104.

編辑 娜迪拉·阿不拉江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标准以色列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吉尼斯世界纪录
基于两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比较与思考
《英语课程标准》新理念下的英语作业模式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学习理论视角下浅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以色列IWI公司ACE SAR步枪
以色列IWI美国分公司UZI PRO SB半自动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