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小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探究

2021-07-28 14:28李秀英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7期
关键词:操作策略文化自信小学生

李秀英

摘 要:从小學语文教材的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表达、综合性学习这几个板块入手,充分挖掘出增强小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文化自信;操作策略

6~12岁是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作为小学教师语文教师,借助语文教材这个载体,坚持学生文化自信的渗透是必要的。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在识字写字中渗透文化自信

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初步接触到汉字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教学生写柳体时,让学生分析、观察,从而得出柳体的特点是:棱角分明、骨力刚劲,具有疏朗开阔、清秀方整的风采;并告诉学生:这些书法就像我们做人,要刚劲,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做一个“海纳百川”的人。这样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阅读的文章中无不在渗透文化自信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时,教师让学生通读该单元的所有文章,发现这个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安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其中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延安精神。教学这一单元时,让学生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并开展讲故事比赛,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依托。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文化自信的情感。

三、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文化自信

交际是人与人共处的一种方式,教会小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际,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如何劝说别人”,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教学时,笔者创设了以下几个场景,并让学生现场表演,看看是否劝说成功。第一个场景:有人在学校的墙壁上乱涂乱画;第二个场景:有老人横穿马路;第三个场景:爸爸在喝酒、抽烟。提问:“你怎么劝告他才有效呢?”他说:“我会这样劝爸爸:爸爸,你不要抽烟、喝酒了,前几天你咳嗽不止,去医院检查,医生已经告诉抽烟、喝酒危害你的身体。你想想,如果你病了,我和妈妈会照顾你,这样,我不能上学,妈妈不能上班,一家人生活怎么办呢?”在这个环节中,我趁机告诉学生,我国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同样的语言,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效果完全不同。这样,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体现文化自信的自豪感。

四、在习作表达中渗透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离不开表达,除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学习了各种表达方式,在习作表达中肯定要会运用所学的表达方式。学生到了中高段年级,教师会要求他们注意文字表达的美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时,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要求学生写出推荐的理由,让人看了有立刻想去的冲动。有的学生写道:这游乐场,远看就像一座城堡,坐落在闹市之中。有的学生写道:这个地方是一条好吃街。蒙古羊肉串、乐山钵钵鸡……真是应有尽有呀,欢迎你来吃个痛快。在学生真实的表达中,我们看到学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我们的祖国,对祖国的一花一木都充满了喜爱之情。

五、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文化自信

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过好传统节日。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涉及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的学习安排其实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文化自信。在小学阶段,应该教育学生过中国传统节日,爱自己的祖国。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传统文化主题单元时,先让学生自己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的来历,了解有关典故、习俗等,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和家人一起过这个节日,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过节的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

参考文献:

林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自信教育[J].散文百家,2020(32):23.

猜你喜欢
操作策略文化自信小学生
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的操作策略
中职语文模块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操作策略和效果观察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科学前概念的教学设计与操作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