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案“侦破”记

2021-07-28 06:29李妍
垂钓 2021年7期
关键词:杂鱼鲇鱼竿子

李妍

案例一

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是相互关联的,你发现了一种现象的本质,基本上就能推出另一现象的原因。

有一次我们去一座陌生水库钓鱼,弯弯绕绕走了百余里山路,一到达水边就迫不及待地下车观察水清,结果心都凉了——水库在放水,从岸边痕迹看,这是如退潮一样的大放水。水位下降這么多,还怎么钓鱼啊?可是颠簸了好几个小时才找到地方,不下竿又不甘心。大家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找钓位,我却淡定得很,躲在阴凉处喝水乘凉,按兵不动。直到大家来催我,我才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规模的撤水,我的目标鱼开口的可能性很小,钓鲫鱼勉强凑合,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水库里有海量的鳑鲏,一定能把人闹得崩溃。所以,天黑后我再伸竿。

连竿子都没下,我就断言水中有海量鳑鲏,同行钓友不解:你咋知道的?

鳑鲏将卵产在河蚌之中

嘎鱼比较贪吃,水位下降对它们产生的影响远没有对鲤鱼、草鱼的影响大

原因很简单,由于水退得太快,脚下的湿地搁浅了大量河蚌。河蚌和鳑鲏是共生关系,鳑鲏会把鱼卵产在河蚌体内,孵化出幼鱼后,河蚌又把自己的卵附在小鳑鲏身上,小鳑鲏离开河蚌壳开始独立生活,河蚌的卵就随着小鳑鲏四处旅行,直到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开始独立生活。因此,数量庞大的河蚌代表着该水域肯定有着数量与之匹配的鳑鲏。至于其他小杂鱼的数量,我分析也会超级多。因为水位大幅下降,一定会导致鱼密度的增加。就像是在鱼缸里放养十条小鱼,看起来稀少,但是放掉一半水后就显得多了。当然,我们的目标鱼也因为放水而密度变大,但是它们在撤水的情况下不爱开口,密度大了反而更难钓。

结果和我预料的一样,面饵根本到不了底,他们只能挂上玉米粒,在毒辣的太阳下顽强地进行着光合作用。

其实,躲在树荫下的我一直在思索对策。水位下落近3米,对我的对象鱼肯定影响巨大,想要不“空军”,就不能像以往那样挂玉米粒死守,怎么办呢?

傍晚,我顺着岸边走了好远,也没发现能给我些许启发的的蛛丝马迹。于是,我定下了当晚的垂钓主基调——改钓嘎鱼,因为我得到的消息是水库里有少量嘎鱼。至于怎么钓,很好办,不用蚯蚓之类的饵,用水库中随处可见的小杂鱼即可。如果水库中还有其他肉食性鱼类,它们肯定也是吃这些小杂鱼长大的。我之所以临时改钓嘎鱼,是因为这种鱼比较贪吃,水位下降对它们产生的影响远没有对鲤鱼、草鱼的影响大。

退水后鱼向深水处规避的所谓规律并非铁律,在钓深水无果的情况下试试近岸或许能打破尴尬

鱼情每天都在变,钓者要善于应变,至于如何应变,答案要到水中、到水边去寻找

天黑前我已经弄到了足够多的小杂鱼,我只需保证它们新鲜即可。在别的水库钓这种鱼,钩上挂一小块鱼肉,泡上半宿我都懒得换,但在这里肯定不行。因为这里的食物过于丰富,嘎鱼的嘴巴可能很挑剔。

事实证明,我的上述推理都是正确的。

当晚,虽然嘎鱼口很稀,但毕竟有收获,同伴下了几十把海竿,全军覆没,最后只能靠钓鲫鱼打发时间。我勤换饵也是明智之举,一块鱼肉若在水中浸泡超过二十分钟,希望就不大了,换了新鲜的肉块,如果有鱼的话,基本上二十分钟内就上鱼,超过这个时长即使忽左忽右地改变钓点也无鱼问津。看来我猜对了,它们对食物确实很挑剔。唯一意料之外的是,近岸处的嘎牙子不但有密度,个体也大,看来退水后鱼向深水处规避的所谓规律并非铁律。这是一条新经验,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在钓深水无果的情况下试试近岸或许能打破尴尬。

这一夜,我收获不多,3斤多的样子。就凭这些嘎鱼,10斤鲤鱼我都不换。况且他们钓鲤鱼的集体“参军”,只能用鲫鱼充门面。如果我也按部就班钓鲤鱼,无疑也会加入他们的队伍。临时改变打法的依据,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合理分析和推理,结果我做对了。

我特别反对去哪儿钓鱼都是一根竿子、一种饵料,挂了鱼饵往水里一扔就万事大吉的做法。其实,每个地方每天都有不同的情况发生,鱼情每天都在变,钓法岂能一成不变?因千篇一律导致“空军”就不要埋怨运气不佳了。要善于应变,至于如何应变,答案要到水中、到水边去寻找。比如用手竿钓水库,我认识一群钓友,竿子用得越来越长,8米多、9米多的竿子人人配备,到水边甩开膀子就抡。但是有一次,我一开钓就用5.4米、6.3米两根竿子,因为我钓的位置有水稗草。是“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吗?不是。水稗草距我5.4米竿子的落点还远着呢,对鱼情根本不构成影响。我的目的根本不是钓草,而是我发现该水库最近涨水了,所以才把草淹没。可是,同行的几个钓友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直到我上了几条鱼,他们才照猫画虎地模仿,虽然后来都有所收获,但他们浪费了很多时间,毕竟野钓一天下来也就那么几口。

推理正确,鲇鱼出水

有时候,推理就是这么简单直观,根本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

案例二

还有一次,我们去钓一个老鱼塘。该鱼塘存在的年头不短,有主人,却没人管,里面有少量野生鱼和“库底”。头一年老板心血来潮放了点鱼,结果还是没人钓。于是,我打算去捡漏。

傍晚時分,我和朋友到达鱼塘,下竿不久就发现了问题。作为一口老塘子,在无人打理的情况下,按理说应该有数量庞大的小杂鱼,可是这儿的情况却不一样,浮标很稳定,钓了一条白鱼,居然有1两重。我的朋友挺高兴,没鱼闹钩肯定是好事啊!我却在想:为什么没有小鱼?我能给出的解释就是,这个塘

子里有一定数量的肉食性鱼类存在,小杂鱼只能作为食物存在,所以它们的家族繁荣不起来。

于是,我决定晚上拿肉食性鱼类开练。

至于这种肉食性鱼类到底是何种鱼,我先排除了翘嘴,因为翘嘴的繁殖能力很强,可是标相告诉我,这里面小鱼很少。嘎鱼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它们的食量还不足以压制整个鱼塘的小杂鱼种群,除非它们密度极高。但在野生情况下,作为食物链顶端的肉食性鱼类不会有太高的密度。所以,我分析塘子里边的肉食性鱼类极有可能是鲇鱼或黑鱼。而黑鱼有护卵的习性,幼鱼的成活率很高,也就是说,黑鱼的种群会比较兴盛,当其种群达到一定规模时,这口塘子基本上就没有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了。可是,我钓了一条大白鱼,而且间或有轻微的标相出现,因此善于追饵且胃口极大的黑鱼也被我暂时排除掉。那么,这口塘子里面的大佬极有可能是喜欢以伏击方式捕食的鲇鱼,但因水塘面积不大,水又不深,大鲇鱼越冬是个难题,因此我分析里面应该没有大个体的鲇鱼,钓组不宜太大。

趁着天黑前,我赶紧去旁边的水库钓了些白鲦作钓饵。结果又被我猜对了,当晚我每20分钟一条鲇鱼的频率持续钓到天亮,大多数是放生级别的,仅有几条1斤半到2斤2两的。

关于钓鱼的分析和推理其实并不复杂,水边有很多的蛛丝马迹可供参考,关键是我们能否细心地发现这些痕迹。发现这些线索,并且循着一些规律推理下去,你就是一个能够找到破解办法的钓鱼侦探。

猜你喜欢
杂鱼鲇鱼竿子
空军训练营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情系野生小杂鱼
这类水域适合夜钓
鲇鱼捕老鼠
杂鱼小吃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鲇鱼钓老鼠
“顺时针”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