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借助队列训练提升军事软实力

2021-07-28 20:01李楠杨益
速读·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军事院校

李楠 杨益

◆摘  要:军事软实力包括军队的精神威慑力、形象感召力、部队士气、组织纪律、凝聚力和训练管理水平等一系列内容。当今世界,提升军事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共同关注和着力的方向。队列训练所包含的对军人服从、纪律、作风、士气等要求,与提升军事软实力的目标不谋而合。本文旨在探寻队列训练与军事软实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通过队列训练提升军事软实力,实现加强军人作风养成,培养军令如山的服从意识,培育军人血性与战斗精神,打牢新时代军人听党指挥、献身使命的思想根基,为军校学员军旅生涯提供长远的信念支撑的目的。

◆关键词:为战育人;军事软实力;队列训练;军事院校

一、找准定位,队列训练应致力于提升军事软实力

强国兴军,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队列训练作为军事基础科目,如何找准其在强军蓝图中的位置,发挥好应有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要找准定位,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队列训练。队列训练并非现代文化的产物,它伴随着军队的产生而产生,起源于遥远的冷兵器时代。队列训练在那时候就用来解决行军打仗中的诸多问题:如行军途中保持怎样的队形,每行进多少公里需要修整队形,两军对垒时如何排兵布阵,不同布阵中相邻士兵的间隔距离是多少,如何用旗帜及击鼓来传达队形变换的命令,指挥和调度战斗人员等等。在当时,一支军队布阵是否科学合理,战斗中是否能够迅速传达和执行指挥信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这些都与队列训练紧密相关。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作战方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战争中,以高精尖武器装备为代表的硬实力是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但以官兵的信仰、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军队的士气等为代表的软实力也是战斗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从辩证关系来看,硬实力与软实力是有机统一的,硬实力为软实力提供基础,软实力反过来会影响硬实力。回顾古往今来队列训练的起源与作用,“纪律”“作风”“战斗精神”“凝聚力”,这些都是队列训练直接的衍生价值,也是军事软实力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军队精神内核之所在,应该在当代强国兴军的道路上继续传承与发扬。因此,致力于提升军事软实力,正是新时代队列训练的意义所在。

二、队列训练水平尚有提升空间,提升军事软实力之路任重而道远

明确队列训练的定位后,需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分析现状,发扬优势,补足短板。本文将主要围绕军队院校开展的队列训练进行论述,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深入,对队列训练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知

有人认为队列训练仅仅是机械动作练习,是形式主义,忽略了其对意志品质及军人品格的培养作用。队列训练仅仅是追求动作标准统一吗?我们做一个类比,民族舞蹈也讲究动作标准,可这只是它外在的形。真正使观赏者沉浸其中的,是舞者举手投足中传递的传统文化风韵,这,才是它的神。同样,立正、稍息、齐步、正步等等,都仅仅是队列动作外在的形,其内在的神是什么呢?首先,是磨炼参训者的意志。重复枯燥的训练形式在磨炼意志、培养品质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这是被各国军队所公认的,如中国军人的被子、美国军人的皮鞋、法国军人的衬衣必须有十四道褶等,都是常见的训练手段。其次,是传导忠诚、爱国、守纪、担当等精神内涵,是加深学员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的体会与认同。这些,才是队列训练的神,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队列训练就会流于形式。

(二)队列训练强度高,动作不易掌握,学员易产生畏难情绪

首先,院校学员的主体是地方青年生源,他们满怀家国情怀、雄心壮志填报军校志愿,想要一展抱负。但由于没有部队历练的经历,长期习惯于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进入军营后,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容易产生“水土不服”。其次,队列动作不易掌握,每个动作都是由力量、时间、空间等要素组成的,既有幅度大小的变化,又有速度快慢的变化,既有动作定点定位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之分,还有身体各部位用力顺序和方向之别,复杂的动作要求容易使学员产生畏难情绪。

越是畏难,训练的动力和信心就越是不坚定。可这种现象越突出,正说明了严格的队列训练就越有必要。戍守边疆,征战沙场,抗击灾害,反恐处突,哪一样不辛苦不艰难?军人这份职业,对信仰与意志力的要求,本身就远高于其他职业。从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通过军校四年严格的队列训练磨炼意志、强健体魄,逐渐实现从青年学生到合格军人,再到优秀指挥员的蜕变,这正是军队院校实现为强国兴军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的必要之举。

(三)课后养成不够,训练效果易受反弹效应影响被削弱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反弹效应,探讨的是思维和抑制之间的交互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努力压抑与克制的行为会在后续导致思维更为强烈的“报复”。队列训練是行为规范和纪律管理的约束训练,通过反复练习与严格要求实现训练目标。新学员通过初入学的集中强化训练,多数能够达成短期训练目标。但一旦后续的日常养成没有跟上,松懈下来的学员就易受到反弹效应的影响,导致训练效果的流失,一段时间后,队列动作水平、作风养成下降明显。故而,课后养成不够,也是现阶段队列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多管齐下发挥队列训练对军事软实力的提升效应,为学员军旅生涯提供长远的信念支撑

(一)队列训练应与课堂思政有机结合,筑牢新时代军人听党指挥,献身使命的思想根基,增强部队凝聚力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代军人的核心素质,将课堂思政融入军事训练,培养院校学员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打牢学员忠诚于党的思想根基,坚定政治信念,有助于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直达基层官兵,确保基层官兵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队列训练应融入课堂思政的宣导,引导学员树立职业信念,筑牢新时代军人听党指挥,献身使命的思想根基。队列训练的课堂思政应注意结合训练内容选择题材,课堂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化、多样化,如通过组织学员观看国庆阅兵视频、举行毕业阅兵式、举办队列歌咏比赛等形式。以组织学员观看国庆70周年大阅兵视频为例,在观看视频中,学员可以看到高擎党旗、国旗、军旗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仪仗队方队,以紧随其后,迈着雄壮步伐的十四个徒步方队,他们在国之大典中,以标准的军姿和严整的军容,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步伐,以敢打必胜的姿态宣誓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向海内外充分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和强大的国防力量,彰显了国威,振奋了士气。对青年学员来说,观看国庆阅兵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次鼓舞人心的课堂思政,有助于提升职业荣誉感与认同感,激发学员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核心政治品质。

(二)队列训练应严格纪律要求,打造部队执行力,塑造部队形象力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严格的队列训练打造部队执行力,提高军人的服从意识。队列训练是最有效的培养纪律与服从的训练手段之一,这一点已经经过我军多年的历史经验得到证实。首先,我军的《队列条令》对军人在队列训练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教员在组训中,应要求受训者严格服从指挥,任何人不能在指挥员没有下达口令的条件下做动作,更不允许出现听到口令不执行的情况发生。通过这样严格的队列训练,消除和克服松垮、拖拉的不良习气和自由散漫作风,培养军人坚决执行命令、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纪律。其次,为了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教员应严格按纲施训,不得随意删减训练内容,不能任意降低训练难度或缩减训练时长。须知舒舒服服的训练,是永远练不出一流的纪律的。唯有一丝不苟、不打折扣的执行,才能培养学员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组织纪律性,从而打造部队卓越的执行力。

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严格的队列训练塑造军队形象力。军队形象力作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政治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队列训练正是塑造军队形象力的利器。我军形象力的重要代表——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就在国际国内的重要任务中一次又一次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风采: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迎接他的是由371人组成的仪仗队,其严整的军容与昂扬的风姿令尼克松总统赞不绝口;1997年中国香港地区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上,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见证了这被历史铭记的一刻;2020年6月,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又远赴俄罗斯,应邀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红场阅兵。当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通过红场时,赢得了俄罗斯百姓自发的鼓掌,更获得了俄方阅兵总指挥的高度赞扬,称其是“受邀的13个方队中表现最好的一支”。所以,队列训练应致力于军队形象力的塑造,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培养新时代军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打造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军队形象。

(三)队列训练应传递责任感使命感,打造军人血性与战斗精神,提振部队士气力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为战育人,队列训练必须致力于建立军人使命感与责任感,提振士气力,培养新时代军人的战斗精神。古语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战斗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比拼,更是精神的较量。一支富有战斗精神和高昂士气的军队,往往更有可能赢得战斗的胜利。战斗精神与士气如此重要,既包括了作风、纪律、素质等方面的内涵,也涵盖了精神、心理、意志等方面的内容。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必须通过军事训练的艰苦磨砺来构建。在队列课堂上,一方面,教员可结合训练内容讲述我党我军的战斗历史,在训练间隙带领学员学唱军歌、引导学员交流理想信念,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战斗精神的熏陶,促使学员建立矢志军营、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教员应从难从严组织训练,可視情况组织炎热、严寒、雨雪、风沙、夜间等艰苦恶劣环境下队列训练,在实践中磨砺学员意志品质,培养军人血性与战斗精神。

(四)应对学员畏难等不良情绪善加引导,培养学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军校学员主要来自地方生生源,初入军营的“新鲜感”逐步消退,训练强度逐步加大,这使得他们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此时教员应善加引导,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首先,要激发学员完成队列训练的强烈愿望,引导学员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例如,提出新任务,进行鼓励性的思想动员,改变训练场地,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其次,教学上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帮助学员逐步建立自信心。对于急躁、粗心的学员,应着重培养沉着、耐心的品质;对于畏难、不敢表现自我的学员,应着重培养其勇敢的意志品质;对于缺乏恒心,没有坚持力的学员,应注重锻炼顽强毅力的培养。最后,要强化学员心理承受和克服挫折的心理。引导学员从心理学观点看待队列训练中遇到的挫折,讲清道理;允许学员平等和民主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条件,让学员自由自在的表达他们的情感,使其在表达和发泄后逐渐的冷静,客观的总结经验教训,全面的认识问题,向成功不断的迈进。

(五)队列训练应注重教养一致,军事软实力的提升重在坚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队列训练要实现提升军事软实力这一目标,并不是几节队列课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军人一生的职业素养。队列动作本身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训练与强化,其所传导的思想政治内容也离不开日常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了预防反弹效应,为了巩固训练成果,队列训练应注重教养一致。训练只是手段,养成才是关键。养成是队列训练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队列素养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平时的点滴养成、严格约束,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的成果得以实现和升华。实践告诉我们,难在落实,贵在坚持。严格要求,注重养成,关键是在日常队列生活中长期坚持,让队列养成变成每个军人的自觉行动,常抓不懈,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才能行之有效。

四、结束语

队列训练作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构建方式,应贯穿军人职业的一生,对于队列素养的坚持,应镌刻在军人的荣誉里。这份“荣誉”的取得,从军队院校的角度来说,既体现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体现在对学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忠诚、血性、担当等军人素养,需通过日积月累的队列训练来逐步养成,并最终成为提升军事软实力的重要实现方式,成为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试行).

[2]队列训练要义与释疑.

作者简介

李楠,武警警官学院军事训练系讲师。

杨益,武警警官学院军事训练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军事院校
试论“互联网+”背景下的军事院校大学英语网络教学
军校理工类专业开设材料基础类课程的必要性探究
浅谈军事院校教育中管理干部的基本素质
军事院校英语教员的基本素质研究
浅谈提高新装备教学能力的方法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军事院校非现役文职教员队伍建设探析
对概率统计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
军事院校任职专业实战化教学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