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根肿病发生流行特点与绿色防控对策

2021-07-28 10:43何朝怀林兴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

何朝怀 林兴华

摘 要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单产稳步提高,油菜产业成效显著。但在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结合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为害情况,提出油菜根肿病的防控对策,降低产量损失,达到控病增产、增加农户收入的目的。

关键词 油菜根肿病;发生为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65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9.001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油菜大面积科学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成为临翔區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最具高原特色、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作物,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及作用[1]。“十三五”期间,临翔区油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4 500 hm2,总产达1.4万吨左右,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常年实行烤烟-油菜单一种植模式,油菜根肿病随着病原的积累,油菜根肿病发生为害也呈现出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制约临翔区油菜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素。

1 临翔区油菜根肿病发生流行情况

临翔区油菜根肿病于2006年发现,发生面积逐年加重,到2011年油菜根肿病发生353.3 hm2,占油菜种植面积的9.7%,2015年油菜根肿病发生500 hm2,占油菜种植面积的15%。“十二五”期间,油菜根肿病发生面积在500 hm2以下,“十三五”期间发生面积突破600 hm2(见表1);2016年油菜根肿病发生面积达606.7 hm2,2017年达到了2 606.7 hm2[2]。据临翔区植保站2016—2020年对临翔区主产区博尚镇油菜根肿病发生为害进行调查,每年发病株率都在10%以上,最严重的2018年达30.81%。

临翔区油菜生产最高峰是2016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4 846.7 hm2,平均产量3.33 t·hm-2,总产量1.62万吨。2017年,平均产量下滑到了3.12 t·hm-2,总产量减少了2 000 t,减少经济收入1 100多万元。面积和产量的下滑,除了自然灾害、比较效益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是油菜根肿病的流行发生。

2 油菜根肿病发生流行特点

2.1 油菜根肿病初次浸染源及传播

油菜根肿病病菌主要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残体、土壤、黏附在种子表面及未腐熟的农家肥等场所越冬、越夏,残存土壤中的病源菌是油菜根肿病初次浸染源。根肿菌在土壤中的休眠孢子靠流水、雨水、灌溉水和土壤中的线虫、昆虫的活动以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油菜根肿病传播途径很多,远距离传播主要以种苗带菌、带菌土壤、病菌黏附种子表面、种屑带菌及沟渠流水带菌等传播蔓延扩散;近距离病原菌传播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地表径流、地下害虫活动、病根乱扔、农具、运输工具及农事操作等传播扩散[3]。

2.2 油菜根肿病发生条件

土壤中存在大的根肿菌休眠孢子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在油菜-烤烟连作模式中,若有大量的芸薹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存在,油菜根肿病就会发生;土壤pH 5.4~6.5易发病,pH 7.2发病较少;土壤含水量50%~98%都能发病,以70%~90%最为适宜发病;病菌在9~30 ℃均可发育,最适温为18~28 ℃,致死温度为45 ℃;黏土及酸性红壤土较适宜根肿病发生,其次是壤土、水稻土及砂壤土[4]。大量使用酸性肥料,地下害虫频繁为害和移栽带菌苗等易引发根肿病发生。

2.3 油菜根肿病发生特点

临翔区油菜种植基本都是以育苗移栽为主,秋季育苗早发病重,育苗晚发病轻;酸性土壤发病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地下水位高,排水状况差的田块发病重;病害发生早产量损失大,发病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育苗期间温度、降雨和土壤湿度有关,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根肿病,以苗期发病(主根感染)对产量影响最大。在适宜的条件下,2叶期是油菜根肿病最早侵入时期,3叶期油菜主根上始见小突起。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加重,根系逐渐丧失输送养分和水分功能,导致受害植株生长逐渐变缓慢,病株呈现矮小、叶缘枯黄,叶色暗淡的症状。根部感病后逐渐形成肿瘤,主根肿瘤大而少,侧根肿瘤小而多,肿瘤一般呈椭圆形、手指形等形状[5]。发病植株会在白天烈日下外叶出现萎蔫,傍晚至清晨恢复的现象。发病严重的植株会出现枯萎死亡。该病一般造成产量损失20%左右,严重的损失70%~80%,甚至绝产无收。

3 油菜根肿病绿色防控技术

临沧市、区植保部门“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课题组”结合临沧油菜产业生产实际,通过在临翔区博尚镇连续6年的不断筛选、试验、示范和摸索,提出了在选择使用抗病品种的前提下,优化组装并集成应用“无病客土育苗移栽”“苗床及大田土壤生物菌剂调理”“农艺措施减菌控病”三项技术措施持续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最高防效可达82.7%,形成了“无病客土育苗+土壤调理+减菌控病”为主要技术措施的“客、调、减”三字绿色防控对策。

3.1 加强调运检疫,控制疫情扩散

严格执行调运检疫,种子调运实行准入制,禁止从疫区调运种子及十字花科蔬菜种苗。

3.2 选用抗(耐)病品种

油菜不同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有一定差异,利用抗根肿病品种是防控根肿病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据2013—2014年及2018年“油菜不同品种抗根肿病试验”表明,近年来大量种植的品种德油早1号,育苗移栽,收割时对根肿病表现为抗病,在参试品种中产量居首位;新引进品种S0013育苗移栽,收割时对抗根肿病表现为抗病,产量居第2位;本地当家品种国庆25号(对照)多年种植,经提纯复壮,育苗移栽收割时表现为中抗,在参试品种中产量居第3位,每667 m2产量为254.88 kg,但因其耐粗放管理,产量高,目前在临沧市市广受农户欢迎。

3.3 无病客土育苗

在选择苗床时,以远离大田种植区为宜,确保该区域为非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疫区,虽然油菜根肿病在临翔区油菜主产区均有发生,但多为局部发生,防止从病区调运种苗和种子至无病区,对防控油菜根肿病具有重要意义。

3.4 土壤调理

土壤调理是指育苗和大田移栽种植时,选择使用生物制剂、微生物菌剂、生物抗性诱导剂等进行土壤调理,充分利用生物菌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不利于芸薹根肿菌生长或入侵的环境。操作时,苗床可全床施用,大田以种植塘或種植沟为主要调理区域,可选制剂有大根灭、施利得、明迪、德根贝、肥油油、腐植酸、复合菌剂、多肽保、氨基寡糖、碧护、福师德、根肿清及生物菌肥等。

3.5 减菌控病

减菌控害是指通过人为拔出、带出、消除及减少发病地块中的芸薹根肿菌并集中处理和杀灭,以达到降低再浸染发病的目的。操作时,以拔出油菜根部肿瘤未完全破烂的严重发病植株或收获作物后遗留的发病根茎为主,集中使用石灰水浸泡不低于10 d处理。条件允许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间套种、化学药剂杀灭等防控措施。

3.6 适时开展药剂防控

药剂防控是油菜根肿病综合控制技术中的关键。依据根肿病菌主要侵染根毛的特性,因此防控重点要放在出苗至旺长阶段,以减轻根肿病为害。中后期根肿病菌主要侵染侧根、须根,故在移栽时进行施药防治,能取到减轻病害的效果。防控需做到适时、对症、正确施用药剂等才能达到较好的控病效果。1)苗床消毒及土壤处理。选用95%恶霉灵(绿享1号)精品3 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施利得300倍液进行苗床浇施消毒,一般浇淋表土15 cm左右。2)苗期。选用75%百菌或70%甲基硫菌灵600~800倍液浇泼,一般浇泼2~3次,每次间隔7~10 d。3)移栽。用施利得3 kg拌腐熟有机肥施于塘内再定植油菜,也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3 kg拌40~50 kg细土或腐熟的有机肥施于塘内再定植油菜。4)抽薹期。选用95%恶霉灵(绿享1号)精品3 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施利得300倍液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每塘0.4~1.5药液灌根,任选1种交替使用。零星发病田块灌根1次,一般田块灌根2~3次,每次间隔7~10 d。

参考文献:

[1] 吕佩坷,苏慧兰,李明远,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鉴(珍藏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5.

[2] 魏林,梁志怀,李萌,等.湖南红菜薹根肿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J].长江蔬菜,2014(11):53-54.

[3] 李双艳.油菜根肿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云南农业,2019(02):74-76.

[4] 胡承伟,朱程,刘希忠,等.油菜根肿病分级标准的比较及品种抗病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2):27-29.

[5] 关格格,邢曼竹,庞文星,等.芸薹根肿菌及油菜根肿病分子检测与早期诊断[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41(03):409-414.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
浅谈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
富裕县减少除草剂和农药用量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日光温室彩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江西省茶园病虫害防治思路
普洱市思茅区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