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策略探究

2021-07-28 23:02李杰宫云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有效举措林业工程

李杰 宫云华

摘 要 林业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不仅可以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引导林业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还可以实现林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助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现阶段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来看,其既有效改善了生态现状和环境,也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应加强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运用有效的管理举措,推动林业经济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有效举措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9.051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作用不容小觑,不仅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提升人类的居住环境和质量,还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科学分配,促进我国林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营林造林是林业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应结合现阶段的造林管理现状,加强培育森林资源,优化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林业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重点

随着国家低碳环保、能源再生等环境保护理念的广泛普及,林业工程应积极结合现阶段各地区的造林管理现状强化管理,总的来看,应坚持以下3点准则。1)坚持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发展。林业工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之一,关系到人们生活、生存,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林业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发展林业经济同时,努力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好生态规划,履行好社会职责。2)强化造林管理是林业工程综合效益提升的重要举措。林业工程需将生态保护理念充分融入到造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一方面保证林木种植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展开,另一方面保证森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要做到造林管理工作的全面、系统,确保造林管理工作符合林业工程的建设发展所需。3)林业工程的管理人员要立足于林业工程的长期发展,科学制定发展目标。造林管理不仅是要强化日常管理,同样也是要重视养护管理,要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兼顾林业经济的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实现林业工程全局的统筹协调发展。

2 现阶段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造林规划严重不符合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

造林规划管理是造林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主要是指管理人员结合地区的综合自然环境进行造林选址、林木优选等工作,不仅要结合林业工程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展开,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落实好造林管理计划。但在现阶段部分区域造林工程中,造林规划严重脱离了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林业资源浪费现象频频发生。1)部分地区为了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环境保护的政策,开始盲目进行植树造林,既浪费了资金,又浪费了土地、人力等,缺乏科学的造林规划计划,致使造林失败、没有起到根本的环境改善作用。2)造林规划需要科学专业人员提前做好土地调查、气候监测、苗木资源管理等工作,在准备工作充足的基础上,分层次进行管理和培育,但是很多地区因缺乏充足的准备工作,加上专业管理人员匮乏,难以实现造林规划的全面考核和管理,最终导致造林管理工作难点重重,阻碍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3)很多地区在造林上过于急于求成,想通过造林管理和林业工程马上改善生态环境,但是造林管理需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序进行,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如果太过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出现不合理规划、规划不到位等现象,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林业产业的运营。

2.2 林业工程中造林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林业工程是国家环境生态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对此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储备,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但结合现阶段的林业工程来看,很多地区存在一定的人员匮乏等情况。1)造林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但部分地区因专业技术人员有限,难以实现科学的规划育林、林间管理等,造林实效性低,如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等。2)部分地区的林业工程建设人员和造林管理人员虽然按照国家的造林管理政策引导等设置成立了相关的责任小组,但却因培训不到位、技能不專业、综合素质不强等原因,一直影响着林业产业和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东北兴安岭地区,因地域、自然气候等因素,地区常年人际稀少,而具备专业的林间管理技能人员更是少,所以其林建管理的专业性相对较低,诸如林业项目规划不科学、林苗培育计划粗放、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等。

2.3 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资金相对紧张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人员技术培训、造林设备设施引进、林苗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但部分地区对林业经济和林业产业不关注,导致林业工程资金面临紧张或短缺等现象,严重影响林业经济的科学发展。1)林业工程中造林管理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设备设施及技术,这就需要林业工程管理方结合实际需要设置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合理支配林业管理资金,做到不浪费资金、合理分配资金,但部分地区的林业工程管理方都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导致财务使用混乱、资金链紧张等。2)林业工程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对此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明确相关的管理条例,从技术和政策、资金上进行帮扶,而部分地区缺乏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导致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3)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资金使用需结合工程的长期发展和规划进行科学管控,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把握好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动向,合理分配资源,但很多地区林业部门财务人员的核算能力相对较低,同时存在财务权责不明等情况,致使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资金的问题越来越多。

3 优化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措施

3.1 坚持造林管理与科学发展同步进行

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造林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从以下3点着手。1)科学规划[2]。随着国家对造林育林的不断重视,应充分认识到科学规划林业工程的重要性,从造林管理的长远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做到科学育林、合理造林、全面管理。例如,应结合造林工程的建设需求、各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林木种植地区地理条件、林业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等综合进行造林规划,制定全面的造林规划方案,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2)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主要是指结合各地区的林业产业和林木种植规划等,优选林木品种和造林管理技术、设备等。例如,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长环境对林木种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此应考虑全面因素,将土壤酸碱度、气候特性、水文特征等综合进行考察,优选出适合本地区造林育林的种苗。同时,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全国考察等,引进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新品种和造林新技术,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林苗的抗病虫性、抗自然灾害能力等,推动林业工程的稳定发展。3)科学造林。科学造林主要是指要结合生态环境效益,引进新的造林技术,并不断丰富现有的造林经验,推动林业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如可以结合国内外的造林技术进行创新,推出新一代的植苗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技术等,在降低造林成本的同时提高林苗存活率[3]。

3.2 强化林业工程的财务管理和资金引进

1)坚决杜绝林业工程中的资金浪费现象,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应结合林业工程的管理工作,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明确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要求造林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财务制度进行资金申请和使用,严禁杜绝不合理的资金使用和报销等现象。同时,林业工程管理方应要求财务人员根据林业产业的长期规划及发展制定相关的财务计划,对各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为林木的栽种过程、养护管理过程以及后期的更新过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例如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来对每笔资金收入与每笔资金支出进行严格管控,防止贪腐现象的发生,合理控制造林成本。2)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引进机制,将林业工程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关联,联合政府倡导科学育林,或将林业造林工程与旅游产业关联,增加造林管理的资金收入[4]。

3.3 加强对造林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造林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造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推动林业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保障,对此可从以下两点着手。1)加强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例如,可以与国内的大学合作,成立实习培训基地,对优秀林学、农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鼓励其到各地区的林业产业进行工作和深造,提高我国林业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还可以完善现有林业技术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造林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2)提升造林管理人员与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可以从病虫害防治技术、造林管理技术创新、造林管理与施工安全防范等角度,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林业造林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5]。

4 结语

林业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其中造林管理要点颇多,对此应从坚持造林管理与科学发展同步进行、强化林业工程的财务管理和资金引进、加强对造林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等角度,推动林业产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立东.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農家科技,2020(01):152.

[2] 宋海波.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农家科技,2019(11):175.

[3] 孟吉强,吕廷良.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与意义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123.

[4] 管悦,朱春亚.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19):244.

[5] 王宏.林业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0(05):99.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有效举措林业工程
刍议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档案工作
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实践举措与意义分析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