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初探※

2021-07-29 01:23刘珍秀张晓天
河北中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性证素病位

刘珍秀 金 昕 张晓天 陶 枫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科,上海 201203)

截至2016年,全球肥胖人群已达6.7亿,中国成人肥胖症患病率增至26.4%[1]。单纯性肥胖症不仅是冠心病、肿瘤、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更作为一种重大疾病被国外医学界重视。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需要综合管理治疗,现有治疗手段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方法多样,其中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中药施治是主要诊疗方式。古代医家将肥胖证候特征归为气虚证、阳虚证和痰湿证[2]。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证候已发生变化。证候要素(以下简称证素)既可以体现疾病证候特征,又因可操作和可重复,更符合临床研究需求[3]。近年来,运用证素工具探索单纯性肥胖症证候特点的研究有所增加,但研究的主要病种与肥胖相关者较少,并且存在病例数偏少等不足[4]。2018-11—2020-05,我们通过调查481例上海地区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证素分布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亚太地区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5],体质量指数(BMI)≥25。Ⅰ度:25≤BMI<30,Ⅱ度:30≤BMI<35,Ⅲ度:BMI≥35。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6]中肥胖的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近3个月体质量波动<5 kg;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继发性肥胖;曾接受减体质量手术;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无法完成证素条目表。

1.2 一般资料 全部481例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肥胖病专科门诊患者,男219例,女262例;年龄25~55岁,平均(41.2±12.7)岁;平均收缩压(122±11)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舒张压(71±9) mmHg;平均体质量(89.3±16.9) kg;平均BMI 31.75±4.41。代谢状况:平均总胆固醇(TC)(5.08±1.07) mmol/L,平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1±0.71) mmol/L,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23±1.11) mmol/L,平均甘油三酯(TG)(2.71±1.44) mmol/L,平均尿酸(UA)(376.7±99.9) mmol/L,平均空腹血糖(FPG)(5.2±0.5) mmol/L。

1.3 方法

1.3.1 基本信息收集 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由肥胖病门诊医师收集。

1.3.2 身高、体质量及血压测量 ①身高测量:患者去鞋帽,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采用墙式测距仪测量。②体质量测量:使用电子台秤[TCS系列 seca877型,赛康医用度量系统(杭州)有限公司)],精确到0.1 kg。③血压测量:安静状态下采用水银柱式血压仪测定患者右臂坐位舒张压及收缩压,连测3次(中间间隔1 min),取平均值。

1.3.3 代谢指标测定 受试者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标本,送检验科统一检测血脂、空腹血糖及UA。

1.3.4 证素判定 候选证素为脾、胃、肝、肾、湿、热、痰、气虚和气滞[7]。采用《证素辨证学》[8]中证素判定条目表,由经过培训的医学生应用一对一方式采集信息。证素条目简易权值分之和≥20分,判定该证素存在。

2 结果

2.1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素分布 见表1。

表1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素分布

由表1可见,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素按出现频次降序排列,依次为湿、肝、痰、脾、气虚、气滞、胃、肾、热。其中男性患者中4种证素(湿、肝、痰、脾)频次构成比>10%,女性患者中6种证素(湿、肝、痰、脾、气虚、气滞)频次构成比>10%。所有证素中,湿、肝、痰、脾、气虚、气滞和胃证素是常见证素(累积构成比>85%)。

2.2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肥胖程度病位证素分布 见表2。

表2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肥胖程度病位证素分布 频次(%)

由表2可见,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病位证素按出现频次降序排列,依次为肝、脾、胃、肾。肝和肾证素在>5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脾证素在<30岁和30~5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高于>50岁年龄段(P<0.05),胃证素在30~5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高于>50岁年龄段(P<0.05)。不同肥胖程度之间,肝证素构成比随着肥胖程度上升而下降(P<0.05);其余证素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肥胖程度病性证素分布 见表3。

表3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肥胖程度病性证素分布 频次(%)

由表3可见,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病性证素按出现频次降序排列,依次为湿、痰、气虚、气滞、热。各年龄段及肥胖程度之间,痰、热、气虚和气滞证素频次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证素随着年龄增加构成比下降(P<0.05),并且在Ⅰ度肥胖的构成比低于另外2个肥胖程度(P<0.05)。

2.4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素组合分布 见表4。

表4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素组合分布

由表4可见,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18.1%的患者不存在任何一种证素。具备证素的患者中,43.1%呈现证素数量≤2个;呈现证素数量≤2种的患者频次构成比高于证素数量3~4种、证素数量≥5种患者(P<0.05);呈现证素数量≥5种与证素数量3~4种患者频次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性+病位组合是具备证素患者中的主体(65.7%);单病位、单病性、病性+病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影响肥胖程度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 BMI<30与BMI≥30 2组在年龄、证素(肝、湿、脾、气虚)、HDL、LDL、TG、UA有差异(P<0.05),以BMI作为因变量(Y=0,BMI<30,Y=1,BMI≥30,将上述有关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见表5。

表5 影响肥胖程度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

由表5可见,年龄、湿证素、肝证素、UA是可能影响肥胖程度的因素,其中年龄、湿证素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P<0.05),肝证素、UA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证素是体现中医证候的最基本要素。通过证素判定条目表进行证素判定,实用性及可重复性较高,更适合现代医学研究的要求[9]。有研究发现,围绝经期肥胖妇女肝、脾、肾、痰、气滞、阴虚是特征性证素[10]。本研究通过调查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发现湿、肝、痰、脾、气虚、气滞和胃证素是常见证素(构成比>85%),男女间未见差异。18.1%患者不存在任何证素,这可能与研究对象为单纯性肥胖症,未合并代谢性疾病有关。具备证素的患者中,43.1%呈现≤2种证素;65.7%呈现病性+病位组合,34.3%仅呈现病性或病位证素。近几年文献报道肥胖症主要证型为肝胃郁热、脾虚湿郁等,体质多见痰湿质、气虚质,与本研究证素分布特征基本一致[11-13]。

湿证素在本研究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素分布中构成比最高(18.7%),是单纯性肥胖症的独立影响因素。肥胖患者在《内经》中被称为“膏人”“脂人”,膏、脂的本质是湿、痰、浊,湿是肥胖的首要病因及病理因素[14]。肥胖者平素嗜食肥甘辛辣,摄入过多水谷,伤及脾胃,中焦运化失司,水谷不归正化,酿湿生痰,湿痰内停;又因湿痰阻滞气血津液运行,肥胖程度日益加重。湿是痰的初始状态,肥胖由湿而起,随着年龄、肥胖程度增加,痰、气虚、气虚等多种证素混杂,湿证素构成比相对下降。肝证素在证素中排序第二(15.6%),是首要的病位证素及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肝主疏泄,促进气血津液运行、脾胃运化,调畅全身气机,《灵枢·本脏》云“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调节饮食代谢。肝与脾胃联系紧密,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肝气调达则脾胃健运,《素问·宝命全形论》有“土得木而达”之说。肝、肾证素在年龄>50岁人群中构成比下降,《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本研究证素特征的变化与老年人肝肾气衰的生理特征一致。同时可见脾胃证素分别在Ⅱ度及Ⅲ度肥胖人群中构成比升高,考虑是因为肥胖病程日久,湿邪黏滞,损伤脾运化及胃腐熟水谷的功能,证素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越趋复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易产生多种情绪问题,有研究表明情绪失调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15]。七情致病,必由肝起,情志内伤,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气机不利,木郁克土,则肝脾同病。有学者从肝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也取得一定成效,间接说明饮食起居不节、情志内伤与肝失疏泄互为因果,是肥胖发生的主要病机,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应注重疏肝调脾[16]。

综上所述,单纯性肥胖症是病位、病性证素混杂的疾病,肝失疏泄,脾胃失运,兼湿邪侵袭,湿痰内生,间杂气虚、气滞等因素,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从肝、湿两证素着手,结合脾、胃病位,痰、气虚、气滞病性,辨证素用药,同时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从生活方式、行为认知干预上辅助治疗,可以为形成有效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单纯性肥胖症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一方面研究发现的常见证素,尚未与正常人群对比;另一方面,判定证素采用的是通用量表,对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证素辨证学》中明确提出每一病种应在通用量表的基础上建立本疾病的适宜量表[9]。调整部分证素条目,建立适宜单纯性肥胖症的证素判定条目量表,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病性证素病位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及证素研究
基于证素辨证探析围绝经期肥胖症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特征与临床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原发性胃癌中医证候病性分布特点研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