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氛围塑造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07-29 03:08FuYiFengYi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7期
关键词:陈列展厅展品

■傅 毅,冯 亦 Fu Yi & Feng Yi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博物馆是一个承载历史文明和精神财富以及文化发展历程的场所,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国家对基础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博物馆也越来越被公众所关注,博物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实力的衡量标准。

1 展陈空间的特殊性分析

博物馆展陈空间是展示场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良好运用展陈设备、造型设计、选材、结构设计等之间的关系,平衡陈列空间划分、艺术处理、实用功能与审美之间的联系[1]。

1.1 展陈空间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展陈空间作为一个信息、文化的传播点,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下,人们思想逐步创新使之成为引领热门的文化交流聚集场所。在展示空间中我们需要把建筑的美感、展品的特点以及地理人文融合到陈列空间当中,实现三位一体的整合。

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不但要将展品的形式、特点、历史渊源加以表达,更要传播教育思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为主要依托。在展示空间中运用多媒体、场景等新的技术与手段,打造能够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激发人类追求对未来、历史探索的欲望。整体空间的教育意义较强,同时,整体空间又不缺乏重要的观众参与和互动感,使人们在娱乐中潜移默化的获取知识,这也是人们愿意接受的一种方式[2]。

展示设计促进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展示活动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新技术、新艺术品推广的良好场所,同时,参加过展示活动的人都会了解,每次的展品都是最新成果,这样的形式成为了查缺补漏、自身提高的一种办法,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增强了人们在思想、科技方面的提高[3]。

2 展陈空间艺术氛围塑造表现形式

以上的论述可以表现出,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艺术设计的氛围十分重要,要多方面的为大众群体考虑,在设计中要很好地满足大众需求,从展陈空间的空间设计、照明设计、道具设计以及艺术设计中都要带动公众的情感,并且体现展示意图,突出展品特性,通过艺术手段和多媒体高科技手法的结合影响公众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丰富空间情感提供良好的视觉氛围,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展陈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氛围[4](图1)。

2.1 艺术场景

■图1 展示空间设计

■图2 公共空间氛围设计

■图3 沉浸式氛围设计

艺术场景的设置在博物馆空间中表现得最为常见,尤其在历史题材的博物馆中经常运用到通过蜡像塑造人物,提升空间故事化及情景化[5](图2)。

艺术场景在设计中的应用突飞猛进,在国内采用半景画居多,甚至在大型场馆中会采用到全景画的方式。通过模型、绘画手段及声音、光照等新的技术,更全面的还原当时的场景样貌,比如,森林动物植物园、著名的历史战役等还原效果最佳[6](图3)。

整体空间设计中会涉及到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场景,这就更需要烘托艺术氛围,将人们的思想情感带入其中,通过艺术手段,还原现场景象并对这一景象加以保护留存,这就增添了展示空间的丰富性,同时也成为了博物馆空间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形式在后来的博物馆设计发展中纷纷效仿,使之推动了艺术多媒体的应用(图4)。

2.2 色彩

除艺术场景之外,色彩在博物馆空间的运用也是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色彩运用可以制造各种情调和气氛,影响观众的感情。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懂得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认真探讨博物馆用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7-9]。由于博物馆类型多样,展示主题、内容大不相同,建筑形式和展陈条件也各有区别,所以不存在某种适合于所有特定场合的配色定法(图5- 图6)。

展览空间的颜色是展览设计师通过思考创造的主观具体形象。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展览的主题基调和辅助色彩,进而形成实现与展览内容和风格的统一。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展示主题相契合,往往是通过色彩在人们心中的传递能力,展示内容会引发情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和波动。因此色彩的运用有利于把握展示主题和艺术表现力的确定,在不知不觉中带动参观者的情绪[10]。如:红色,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代表着吉祥、如意、体现出了热情,同时也有提示的意思;黑色,则有一种沉重庄严的感觉,是白色的对比色;白色,则给人的感觉是单纯、清透,纯洁之感。因此反映出,根据不同的颜色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让人们的内心活动更加丰富。

2.3 灯光

灯光的运用在博物馆空间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展厅,灯光不一样,在观展中,某个展厅亮度很高、某个则显得灯光昏暗,这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书画、陶瓷、丝织品、青铜器等展品,它们对光照的敏感度不一样[11]。

灯光的合理运用在烘托空间氛围方面起到了艺术处理的作用[12]。同时在灯光的设置中,应该考虑到参观者观看展品时的最佳观赏视角,不应该有其他光线进行干扰。根据博物馆的照明设计要求,考虑整体照度,同时对视觉适应有所考虑,在特定的区域需要视觉过渡,为观众呈现良好的视觉观赏环境。

3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陈形式多样性

博物馆建筑为了跟随社会潮流和文化发展,博物馆展陈形式既要展示展示品的不同艺术侧面,考虑传统的展功能;又要代表博物馆展示主题和文化象征,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包括分类陈列、展柜陈列、展墙陈列,按照展品的自然属性进行系统规整的排列,简单明确,有利于观众对展品一目了然,但是将同类展品放在一起内容单一,缺乏变化,不利于激发观众热情。

因此,要在传统的设计中增添新的设计手法,比如吊挂式陈列,将展板悬挂在墙上或者展陈空间中央,同时可以和展示轨道相连接,增强灵活性和视觉冲击感;中心陈列,将展品放置于展厅重点区域或者独立放置,使展品成为视觉中心,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场景陈列,运用道具、灯光、音乐等构成一定的场景,或者运用场景还原的手法直接呈现在观赏者面前。

在一些大型艺术场景空间中可以发展成更深远的视觉空间,带动观众的情绪,比如全景画、半景画等大型绘画场景、景箱模型、场景还原等形式,历史性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中最强调环境氛围的营造,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对战争情景的还原,雪地中的战场真实生动,并且通俗易懂,观赏者走在其中则有身处其境的感觉,整个场景被一种革命环境氛围所包围;动态交互陈列,可以让观众参与到博物馆展示当中,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博物馆的展品类型丰富多彩,需要不同的展陈形式烘托。

3.1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空间设计

博物馆的空间序列赋予了每个空间不同的任务,这些空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发展方向构成序列的整体,一般都是从外部空间延伸到内部空间的连续过程,并且展馆之间相互联系,根据一定的空间展示序列和空间划分,整个博物馆空间结构完整且情感氛围丰满。

■图4 场景展示

■图5 细节展示

■图6 空间还原展示

展陈空间是一个博物馆的核心空间,突出展品是一个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展陈空间根据展品的内容和展示方式的不同又将空间划分为多个展厅,比如:基本展厅、多媒体展厅、专题展厅、临时展厅等,各个展厅有他们的特点,各个空间的联系通过公共空间的衔接,公共空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缓和作用,在设计上也要做到自然有趣味的完美过渡,终结空间是一个博物馆的收尾,在博物馆终结空间设计中要充分展现博物馆的主题,由高潮走向平静,要对观赏者的情绪做到良好的抚平,尾厅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主题需要得到延续[13]。

3.2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展示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应用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从视觉上来看展墙和空间都呈现比较暗沉的颜色[14-15]。“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烘托的主要氛围是低沉和压抑为主要基调,所以在灯光的运用中应结合空间的艺术氛围和观众的心理来考虑,通常不会采用照度和明度过高的方式来打破气氛,同时,也防止暗沉的墙面和展品与过亮的灯光结合对人的眼睛有刺激[16-17]。在历史博物馆的设计中,更多的采用是一种封闭的空间,因此,人工照明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使观赏者清晰看到展品,也将展品的造型、场景还原以及蜡像进行修饰和表现效果进行衬托。根据展示内容的变化灯光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烘托艺术氛围,通过情节的跌宕起伏,不断地变化色彩和灯光的强弱[18-19]。在博物馆的二三四展厅都展示了中国人民群众面对压迫的悲惨历史,采用幽暗和冷色调的灯光符合观赏者悲痛的心理,在第六展厅人们奋起反抗,形势好转,灯光的设计也随之明亮,引用自然光进入空间,给人们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心理暗示,符合情节的发展和空间的氛围烘托[20]。

4 结语

艺术氛围的渲染是博物馆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观众的情绪在设计中进行思考,提升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空间氛围烘托形式更加丰富了博物馆室内中的造型、样式,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空间的艺术氛围塑造手段,从而提升空间的品质感,带给观众更好的观赏空间,享受文化的洗礼。

猜你喜欢
陈列展厅展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展品被盗了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