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分析

2021-07-29 07:28叶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流线人性化区域

叶红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乌鲁木齐830000)

1 引言

我国经济近40年的快速发展给公众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公众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不再一味地追求科技感和物质价值,而是更多地追求人性的释放,关注人本身的需求和人文理念[1]。

就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而言,现在已经不再追逐单一的潮流和流派,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对生存本质的思考,以“人”为出发点去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即“人本主义”的回归。建筑空间除了是建筑功能、形式、技术和理念的集合,还是人在其中进行生活和工作的主要载体[2]。

因此,本文以公共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为出发点,结合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借鉴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具体实践,分析其蕴含的人性化理念,思考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分析相关设计案例,总结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人性化建筑的创作方法。

2 人性化设计及公共空间的概念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其他人工手段,将人的愿望和需求利用建筑介质表现出来,达到自然、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的目的[3]。

建筑公共空间包括内部和外部公共空间2部分[4]。根据其性质和空间形态,可以将内部公共空间划分为2类:节点空间和路径型空间(见表1),二者相互穿插和协作,共同组成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

表1 内部公共空间种类

建筑外部公共空间,是指在红线以内,建筑外立面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区域,可以实现建筑和外部城市环境的连接[5]。因其使用人群的广泛性,对外开放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典型的外部公共空间包括:建筑室外绿地、建筑室外广场、环廊、下沉广场、停车场等。

3 人性化公共空间的环境

空间由不同的界面围合而成,主要包括以下3种界面:顶界面、底界面、侧界面。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功能和环境,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布置丰富的空间环境。

3.1 建筑材质

建筑和装修材料是人的视觉、知觉、触觉直接接触的界面,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激发、暗示等影响。主要的装修材料和使用效果见表2。

表2 装修材料和使用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公共建筑的功能属性和业主的具体需求选用不同材质、质感的材料,进行色彩搭配,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视觉及触觉感受,在公共空间中营造特定的氛围,丰富建筑的空间感。

3.2 光环境

通过利用不同的光,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创造环境气氛,制造情调,实现特定的构思,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设计时,应首选自然光,自然光能让人心情更放松、宁静,同时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再配合人工照明,补充光照或者增加局部光氛围,共同营造光环境。

人类对自然光具有天生的追求和依赖。在公共空间内引入自然光后,自然光的变化有助于规范人们的作息,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增加对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

可以按照人的意志去控制人工照明,通过调节光的照度和色彩,给人的心理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博物馆内的聚光灯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突出展品的重点。通过聚光灯展示的物体,其体积感和光感更为强烈,可彰显出更多的魅力。图1为上海卜石艺术馆馆内设计。在较为封闭的空间中使用局部照明后,不但不会令人感到太昏暗,还可以突出所要展示展品的重点。

图1 上海卜石艺术馆馆内设计

3.3 色彩环境

人们在生活中会积累很多视觉经验,继而可以感受到色彩带来的情感。当个人经验与环境色彩经过碰撞后,会在内心产生共鸣,引起心理上的某种情绪,包括温感、距离感、重感。例如,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能传达出热感,青紫、青至青绿色能传达出冷感,紫色和绿色能传达出温感。

距离感是指在同样距离下,人观察不同的颜色,感觉到的距离会有所不同,由近及远的感觉依次是:红<黄<橙<紫<绿<蓝。因此,警示标志一般采用红、黄等进色,扩展空间感一般会采用绿和蓝等退色,会使人感到空间的扩大。

色彩的重感的体现是:对于明度较高的色彩一般会给人轻盈的感觉,反之,则感觉沉重。以明度将颜色排列的顺序为:白<黄<橙<绿<蓝<黑。在实际的设计中,一般在支撑体系或者较大的建筑形体选择使用浅色,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避免给人一种沉重感。

4 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公共空间与人的行为相辅相成。优异的空间环境也会促使人具有良好的心理感受,人的心理对公共空间有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性的需求。

4.1 公共性

公共性需求是公共空间的最基本属性,也是评价设计作品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例如,在写字楼建筑中,需要有专门的公共空间去进行商业洽谈、会见客户以及日常活动和交际。这种空间被称作开敞空间,设计时要注意吸引人们的参与,满足人们的公众性需求。

4.2 私密性

人不但有公共性的需求,同时需要保有自身的个人属性。在“自我”观念下,人的自我意识有私密性的需求。所以,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不仅要注意人的公共性,还要兼顾人的私密性的现实需求,这也是设计的一个重点,让空间内的人可以获得所需的安全感。

4.3 领域性

领域是指人在公共空间中能够控制的范围,在该范围内人会有“领域”的概念。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划分,引导不同人群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活动。例如,可以在工作区、休息区、交流区内,通过布置不同的设施和环境处理,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暗示以及不同的节奏,突出空间的领域性。

5 人性化设计案例分析

5.1 空间色彩的处理

某省级档案馆,总建筑面积为19 283.04 m2,其服务大厅楼梯附近的公共空间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某省级档案馆大厅楼梯附近公共空间设计

档案馆在公共空间的颜色处理中,每一个细部处理都是从档案管的社会意义与使用者的现实需要出发进行整体设计。图2所示楼梯附近的公共空间内,顶面和立面的颜色以银白色为主,营造出明亮的环境氛围,让人感受到清净和阳光,提供了朴素、纯洁、干净的环境,使人的心情宁静;顶部采光顶,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解决室内采光的问题,减少电能消耗,在利用此空间时,人们会感觉更舒适自然。楼梯和地面采用棕色,会给人一种冷静、中立、高级的感觉,是整个空间的重心,增加了环境的“重感”,给人带来一种档案馆应有的历史积淀的厚重感。绿色植物的点缀,可以给使用者一个宁静、平和、清新的环境,让人回归大自然。轻重颜色的结合既满足了提升档案管自身的环境品质,也考虑到了人的心理实际需求。

5.2 空间流线的设计

某医院,总建筑面积为33 456 m2,1楼急诊区域的平面流线设计如图3所示。黑色虚线为病人通道,黑色阴影区域为医生的休息办公区域。

图3 某医院急诊区域的平面流线

医院急诊区域的平面流线设计充分考虑了急诊患者的实际需要,将急诊大厅、各个急诊功能房间在平面布置中连接在一起,方便患者就医,便于医护人员救治。同时,设计师对不同的建筑空间进行了分流,将医护人员的办公和休息区域划分出独立的区域,保证了医护人员的私密性和领域性。同时,将急诊区域与1楼大厅其他区域进行了物理分区,满足急诊24 h独立运行的需要。

图4 和图5为某警察学校综合训练馆1层建筑平面布局图,面积为5 760 m2,在空间的流线设计中,以综合训练场为中心,对平面流线进行设计,学员可以到达任一训练区域,满足了空间可达性的要求,且根据使用需求的变化,丰富训练大厅布局的多样性,形成不同的空间领域,每个特定的区域分开布置,保证了人对空间领域性的要求,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率。

图4 某警察学校综合训练馆1层平面图

图5 某警察学校综合训练馆1层扩展平面图

6 结语

公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公共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人性化设计已成为时代潮流,也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建筑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和部分设计实例,探讨了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问题。在未来的设计中,建筑的公共空间应逐渐增加人性化的设计元素,考虑各种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要,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使人快速地融入公共空间中,让使用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猜你喜欢
流线人性化区域
分割区域
几何映射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