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体系构建(一)——基于面临问题的调查分析

2021-07-30 07:50张玉平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
中国民族美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藏族技艺工艺

文/图:张玉平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

甘南藏族自治州包括夏河、临潭、卓尼、舟曲、迭部、碌曲、玛曲七县及合作市一个地级市。各地县都有着丰富的藏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为甘南藏区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石。本课题涉及的“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的研究范围,主要指甘南藏族自治州七县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中的民族工艺,包括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民间)美术[1]、民俗[2]等类别的研究,是基于七县一市文化馆的调研及课题组的部分田野调查,分析其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进一步构建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的传承创新体系。本文拟从田野调查方法入手,对甘南藏区民族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生存文化背景

甘南藏区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甘、青、川三省交接地带,以及“西北民族走廊”的主要地理单元。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生所创造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藏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也是甘肃省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富集区。甘南藏区也是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汉族文化交融地带,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并存地带,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构成了区域民族工艺生存的文化背景,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文化的原生性

历史时期,甘南藏区原住民西羌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被征服和融合过程(其中一次是吐谷浑的征服,另一次是吐蕃的征服),但都未能动摇其原生态的文化根基。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在客观上尽管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然而为该地区民族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地势险峻、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高原特征,一方面阻滞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各民族进入其腹心地带;另一方面使得各部落间处于相互隔绝状态。青藏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气候特征,保持了甘南民族工艺的原生性。

(二)文化的多元性

甘南是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融地带,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过渡带。地理位置上,甘南作为“藏彝走廊”“西北民族走廊”重要路段(费孝通先生提出),是内地通往藏区的黄金要道,各民族迁徙流动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方面,藏、汉、蒙古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互交融、交相辉映,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

(三)文化的丰富性

甘南藏区民族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先后有羌、氐、吐谷浑等北方游牧民族就已在三河一江流域[3]繁衍生息。临潭县陈旗乡磨沟史前遗址出土的彩陶片,洮河、白龙江遗址发现的石杵、石磨盘,是甘南藏区早期手工艺品。舟曲县丰迭乡的掌坪,迭部县洛大乡的崔古磨,卓尼县洮砚乡的纳儿,临潭县陈旗乡的吊坪磨沟崖等遗址中均能窥见史前石器加工制作工艺。到了青铜时代,甘南藏区的羌、氐民族手工陶艺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吐蕃的进入和藏传佛教的传播,寺庙建筑、刻经、玛尼石刻、印章、唐卡、转经筒、彩绘壁画、酥油花、切玛等宗教手工技艺丰富了甘南藏区民间传统工艺的内容。唐宋,伴随茶马贸易的进行,临潭县成为汉藏贸易的枢纽,助推了甘南传统手工艺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二、甘南藏区民族工艺非遗项目概况

自1986年甘南藏族州及市县文化馆开始普查甘南坊间的民族民间工艺伊始,迄今为止,已经做了普查、调研、拍摄等基础性工作。本课题组在其基础之上,根据需要做了进一步的田野调查,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三大板块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三大板块的非遗项目进行细化分类,并就项目扶贫做了整理与数据分析。

(一)项目现状

截至2021年6月,甘南藏区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3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49项,州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92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51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8名,省级非遗代表传承人有52名,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334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73名,在甘肃省14个市州中处于领先位置。[4]项目包括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民间文学、曲艺、民俗等共计10个。通过初步统计,甘南藏区民族工艺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共计123项,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15项,州市级76项,县级29项,其中传统美术占43项,传统技艺占71项,民俗(服饰)占9项。

(二)项目分类

依据国家非遗项目类别,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美术分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三大板块。

1.传统美术

我们依据不同类别将传统美术细分为绘画、书法、雕塑、剪纸、印染、面具、刺绣等。绘画包括唐卡、藏式(藏族)民间彩绘(绘画)技艺、壁画、棺木彩绘、民间油漆艺术;书法以夏河、碌曲藏文书法为其代表;雕塑有擦擦佛像印版制作技艺、木雕、石雕、泥塑、酥油花、石壁浮雕等;剪纸代表性的有夏河剪纸(窗花),舟曲、卓尼、洮州剪纸,临潭木板窗花;印染有夏河藏族印染艺术;面具有夏河面具制作、迭部木偶艺术;刺绣代表性的有舟曲、卓尼刺绣,临潭洮绣,迭部香包;其他还有舟曲屏灯等等。

2.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可细分为古营造建筑、编织扎制、生活用具制造等。其中,古营造建筑按材质不同又分为土石、木制、泥塑工艺;生活用具制造按材质又分为布材、皮毛、金属、石材、酥油花工艺。其他还有制香、造纸、乐器、饮食工艺等。

古营造建筑有藏式建筑(碉房)、藏式实砌墙、榻板房制作、藏族佛殿模型制作、碌曲沓板房及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编织轧制包括织锦带、竹编、牦牛绳编织、麻布衫及麻鞋制作技艺等。生活用具制造有夏河佛裳、藏族服饰(藏袍)、藏式帽子以及藏鞋(藏靴)制作技艺。帐篷、羊毛毡、马鞍垫制作技艺。夏河藏鼓,玛曲藏鹰笛、龙头琴、牛角琴,舟曲民间器乐制作技艺。老油坊立式压榨技艺。洮州擀毡、古战马鞍子、碌曲马叉子及马嚼子制作技艺。夏河金属饰品、舟曲藏族银饰制作(加工)。临潭金属(铜箫、铜茶壶)加工、金属(铜铁器)铸造技艺。夏河烤箱制作工艺、手工木质蒸笼和木桶加工技艺;临潭、卓尼的洮砚制作技艺;临潭城关望门纸技艺;藏族点心、曲拉、牦牛酸奶、拉卜楞藏式面包、道食合及糌粑制作技艺,舟曲水磨加工糌粑技艺、舟曲民间制酒技艺。

窗花剪纸(州级非遗项目) 苗娟娟(临潭县剪纸非遗传承人)

其他还有唐卡制作技艺、书画装裱技艺、夏河藏香制作技艺、桑料制作技艺、水转嘛呢技艺。

3.民俗(服饰)

民族服饰因地域不同各有特色,夏河藏族服饰(吾吉和服)、迭部灯笼裤、迭部藏族服饰配饰,藏民族头饰,上、中、下迭部藏族服饰,临潭汉族服饰,洮州服饰。

通过梳理甘南藏区民族工艺非遗项目,民族工艺非遗名录项目主要以州级项目为主,其次是县级项目,地方性立项占绝大部分,省级和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就目前申报的民族工艺非遗项目类别中,尤以传统技艺居多,占民族工艺总项目的58%,这正好体现出了甘南藏区具有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成长的优势。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种类繁多,特色明显,藏族民族工艺占绝大部分,有很大的开发和研究空间。

(三)项目扶贫

1.非遗传习所

甘南藏区民族工艺非遗传习所共计13个,其中传统美术1个,民俗1个,传统技艺11个,主要以国家级和省级为主,侧重于传统技艺。[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洮砚深受广大爱好者的赞誉,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光洮砚非遗传习所就成立了6个,王玉明、卢锁忠、李海平、张建华、马万荣等工艺大师不仅传授德艺,还传承发扬洮砚艺术文化知识,带动刻砚艺人提高经济收入,也为藏砚家刻出有收藏价值的稀世宝砚。

擦擦佛像印版制作技艺、藏文书法、藏式木雕、藏式建筑技艺、藏医药制作技艺以及卓尼藏族服饰传习所,为甘南藏区非遗人才培养、传承民族工艺、带动艺人脱贫增收起到一定作用。

2.扶贫就业坊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精神,为了支持在全省贫困县组织开展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甘肃省文旅厅与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支持设立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通知》,省文旅厅、省扶贫办本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强协调、落实责任;加大扶持、提质增效”[6]的策略,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和文旅部、国务院扶贫办“非遗+扶贫”的工作精神,积极宣传推广,确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持续发挥作用并不断发展壮大,切实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甘南州有夏河县善源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卓尼县万荣洮砚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卓尼县德琴巧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贸易公司、卓尼县望杰藏式建筑技艺有限责任公司、卓尼县炫丽民族服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卓尼县润毫洮砚开发有限公司、临潭县洮绣传承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临潭县双龙民族工艺铜器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临潭县洮砚产业基地传习所、临潭县锦绣洮绣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临潭县洮艺芭手绣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舟曲县泉城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2家民族工艺非遗项目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3.扶贫车间

甘南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为了实现群众持续增收、2018年至2021年,由省妇联牵头,甘南州妇联积极带领各级妇联组织女性在新征程谱写妇女发展新篇章,把甘南地县建成的扶贫车间作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甘南州“巾帼扶贫车间”覆盖甘南州七县,卓尼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先后扶贫就业妇女人数834人,占总扶贫人口的91%。先后扶持剪纸、刺绣、民族手工艺、民族服饰加工及民族用品制造等相关民族工艺非遗项目,就业妇女人数达919人,扶持农村低收入妇女就业数371人,占扶贫总人数的40%。就业妇女人均月收入差距较大,最多的月收入达到2500元,最少的月收入仅有200元,绝大部分月收入超过1500元。实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2019年,全州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甘南民族工艺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卓尼县在前期支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促进“巾帼扶贫车间”健康有序地发展。”[7]

拉卜楞藏族凿刻窗花(州级非遗项目) 完考(夏河县剪纸非遗传承人) 夏河县文化馆供图

除此之外,2015年至2019年,甘南州共培训陇原巧手13800人,省妇联拨付培训资金共326万元,其中:陇原巧手13600人,陇原巧手骨干2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500余人,带动居家灵活创业就业41400多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8]

三、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特征

中国多元文化的源流决定了民间工艺地域性特征。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甘南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生态、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审美习惯的影响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其分布遍及各地,涉及汉、回、藏等民族。

(一)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容

甘南民族实用艺术中,实用性与审美性是相统一的。实用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正如丹珠昂奔在《崇高博大、强韧神奇—藏族艺术与审美》一文中所提到的“从实用而到美这是一条规律,人类首先是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审美性在实用艺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实用艺术美的要求更加广泛和迫切。例如,甘南藏民在服装装饰和穿法上更具审美情趣,服装设计除了具有实用功能以外,更注重其审美性。藏族服饰以雍容华贵著称,不仅体现在面料的选择上,还体现在装饰以及配饰上。藏族男性多喜欢在领口、袖口和下摆装饰水獭皮或豹皮,再配以相宜的饰物,如腰刀、短刀等随身饰件,过去主要用以防身,现在成为一种装饰品。藏族女性服饰和头饰、耳饰、胸前配饰是分不开的,珊瑚、珍珠、钻石、银饰、绿松石等是吉庆节日佩戴之物,一方面显示其阔绰,一方面用于装饰。觉乃藏族女性衣服上还配以刺绣作为装饰。

注重表现性与形式美是实用艺术另一审美特点。实用艺术中,表现性与形式美密不可分,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部体现,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实用艺术另一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甘南藏区实用艺术中,建筑、工艺美术无不体现出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性。实用艺术的这种时代性,首先在于它总是表现出特定社会时代的情感和理想,过去极尽奢华的装饰是身份的象征,如今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游牧文化特质显著

畜牧业是甘南藏区的支柱型产业。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独特的北方游牧文化特征。特殊的环境形成特殊的文化,“藏族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高海拔地区文化”,“这里蕴含了高原、崇高、博大、强韧和神奇”[9]。

公主帽(省级非遗项目) 舟曲县文化馆供图

如同农耕民族一样,游牧民族的审美也体现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物质层面包括吃、穿、住、用方面。甘南藏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民众在服饰选材上首要考虑的是御寒功能,牛羊等动物皮毛是制作毡帽、藏袍、藏靴等保暖的必备材料。藏袍藏语中有“然拉”“嚓日”“仔花”之分。“仔花”用羊皮经手工揉搓熟化缝制而成内有长毛外为光板的皮袄。“嚓日”用羊羔皮或短毛皮作里,外罩毛料或布料制成。羊毛是制毡的常见原料,藏族人常戴的毡帽一般是宽边的毡帽,夏季用来防晒,冬季用来保暖。牛羊毛也是用来编制腰带、碗套的原材料,分黑白两色,可编制美丽的图案用于装饰。藏族牛羊毛编织技艺是草原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自古以来,编制技艺及其制品一直伴随着草原牧民,成为其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牧民生产生活中,帐篷是移动的家,牛羊毛用以织帐篷料,用牦牛毛织出的帐篷呈黑色,被称为“黑帐”,用羊毛织出的帐篷是白色的,被称为“白帐”。牛羊毛是甘南藏区畜副资源,为民间艺人提供了创作素材。比如擀毡技艺、帐篷制作技艺,满足了人们的生活所需。能歌善舞的草原人民,就地取材研究了藏鼓、马头琴、牛角琴、鹰笛等民间器乐制作技艺,满足牧民的精神需求。

(三)宗教文化色彩鲜明

甘南藏传佛教文化体现在民族工艺的各个方面。公元7世纪开始,从印度传入的藏传佛教文化与以苯教为代表的原生文化在长达200年的角逐中,占据了上风,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审美情趣。从艺术形式看,唐卡、壁画、建筑、酥油花、擦擦佛像印版制作等佛教艺术蓬勃发展,其审美活动都围绕佛教文化展开,艺术群体逐渐形成。从艺术内容看,藏族绘画题材涉及藏族的宗教、历史、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凝聚着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智慧,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家乡的热爱。

吉祥八宝图案是藏族民间应用最多、使用最广泛的装饰图案。走进藏族群众家里,从献给客人的哈达,民居建筑到家具、门帘,从吃饭的餐具、家用器皿到地毯、服饰以及藏民身上佩戴的银盘、银腰带、银手镯等银饰上也少不了吉祥图案的装饰。藏区随处飘动的经幡与风马旗、帐篷上都少不了藏八宝图案的装饰。卓尼木雕艺术雕刻各种佛像、活字经板、护身符、房间装饰的各种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宗教特征。

(四)多元文化交融显著

甘南藏族服饰形式多样、用料精美、做工精细、种类较多、图案精巧,衬托出藏族特有的气质,体现出了文化的多元性。卓尼觉乃藏族妇女上身喜着天蓝色大襟的“考子”长袍,外罩镶锦边的粉红、大红或紫红马甲,其马甲上的纽扣采用汉族旗袍的盘扣,衣服上的刺绣借鉴洮绣针法,显现出藏汉文化交融的特点。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随着江淮移民随军迁入洮州卫(治所在今甘南临潭县),江南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古洮州文化相结合,孕育出了灿烂的洮绣艺术。汉、回、藏族姑娘从小就掌握了刺绣技艺。刺绣纹样,汉族常用虫鱼鸟兽、花草蔬果、戏曲人物;回族多用鲜花、绿草等植物花纹和几何图形;藏族常取各色花卉、云字、万字等。洮绣艺术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共生共进的典型产物,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牧民生活习俗的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简练、色彩鲜明的艺术特征。

舟曲刺绣的图案多属粗犷、大胆,其风格浪漫,图式大多具有象征性和寓言性,保留着多民族文化符号,展示出浓厚的装饰性、实用性、审美性。舟曲织锦带工艺是在古羌族与吐蕃、汉族的融合交流的过程中,吸收借鉴先进的编织工艺并继承本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技巧,不断演化而来,既有羌文化融入藏文化的历史体现,也有汉族中原文化的美学体现,是研究舟曲羌藏文化的“活化石”。

四、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文化基础深厚,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课题组通过对甘南藏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及七县一市文化馆的走访及田野调查,发现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民族工艺发展原生态环境渐退

民族传统工艺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而“活”在当下,得益于其精神和观念的存在,以及生存环境和土壤的滋养。民艺当前面临“死”和“消亡”的双重威胁,这与目前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关。甘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基因主要是游牧文化,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民俗文化日渐淡化,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变,民族工艺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消退。依靠口传心授保留下来的许多东西,因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衰微,甚至于消亡。

(二)民族工艺保护意识淡薄

从传承人的层面看,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对传统的民族工艺还不够了解,加之民族工艺并不能给手艺人带来太大的生活改变,年轻人大多视其为过时的、无用的东西。随着农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变,更多的人已经离开生活了几代人的故土,丢弃了古老的传统劳作,许多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民族工艺正在因为这些改变而悄然消失。从保护机构层面看,对濒危项目、濒危传承人还没有真正做到“抢救性保护”,保护意识淡薄,没有紧迫感,当人亡艺绝的时候,该抢救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

(三)民族工艺传承人才匮乏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在市场经济趋利价值观的冲击下,非遗传承人才的短缺成为其赓续发展的最大困境,包括甘南民艺在内的绝大多数非遗文化在传承方面都存在着断代以及后继乏人的现象。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愿继承,技艺面临失传。有些传统手工技艺虽然暂时得到了延续,然而倘若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由于经济效益甚微,也面临着断代失传的危机。“人在而艺在,人亡而艺亡”成为非遗传承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四)民族工艺地域特色弱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任何新的创造,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而不是凭空想象或拿来主义。传统的民族工艺也一样,创新而不是放弃传统的本真的东西一味地求新。在利益与价值的驱使下,有一些传承人放弃其手工艺品原生性的地域文化特色,抛弃其民族性,过分迎合一些人的审美趣味,表现出对传统民族文化极度的不自信。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过分地学习“他山之石”,不但没有“助我攻玉”,反而弱化其鲜活的民族地域特色。

(五)民族工艺传承与“互联网+”衔接不够

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非遗”成为非遗传播的新方式。据调查,政府文化部门通过在网络社区发布,微信公众平台推广,电商销售,促进甘南民族工艺的市场化进程;部分洮砚、剪纸、洮绣、民族服饰、藏式建筑等的非遗传承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了网店或微店,加快了其商品化程度。临潭剪纸非遗传承人苗娟娟老师,除了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还通过自媒体平台销售自己的剪纸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开辟了网络销售的新渠道。但从甘南藏区民族工艺整体来看,其传承与“互联网+扶贫” “互联网+民族工艺”“互联网+旅游产品研发”才刚开始试水,有待于进一步衔接,寻找适合自己推广和传播的平台。

藏族银饰(州级非遗产项目) 碌曲文化馆供图

(六)民族工艺科学研究滞后

甘南藏区的民族工艺非物质遗产传承项目在甘肃省位列前茅,形式多样,并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文化机构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或文化活动、非遗日、民俗节日,展示其传统民族工艺,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但是,相比较而言,科学研究远远滞后,主要表现在已做的研究集中在非遗的田野考察、传承、保护等方面,对于非遗与乡村文化振兴关注度不够,非遗与互联网+、美育视野下的非遗、非遗传承与校园美育、非遗融入思政课等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余论

通过对甘南藏区民族工艺的田野考察,结合相关文化机构提供的资料,笔者进行梳理,发现甘南藏区民族工艺是甘南藏区非遗传承名录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占有很大比例,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学术界关注。民族工艺项目传承过程中存在原生态环境渐退、保护意识淡薄、传承人才匮乏、地域特色弱化、传承与“互联网+”衔接不够及科学研究滞后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课题组在今后的研究中,拟进行对策研究,进而构建传承创新体系,使甘南藏区民族工艺在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焕发出新时代的异彩。

注释

[1] 2006年,国发〔2006〕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七项:民间美术;第八项:传统手工技艺。2008年,国发〔2008〕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第七项名称“民间美术”修订为“传统美术”,第八项“传统手工技艺”修订为“传统技艺”。2011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2014年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七、第八项名称使用修订过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将“民间美术”修改为“传统美术”,将“传统手工技艺”修改为“传统技艺”,虽然只是略微调整,但其内涵和外延被放大了,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便于研究和读者阅读,文中统一表述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

[2]民俗,仅限于服饰、鞋帽,包括服装配饰,头饰等。

[3]三河一江,指流经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水域,三河指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属黄河水系;白龙江流域属长江水系。

[4][5]数据资料由甘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嘎旦加提供。

[6]甘文旅厅办字〔2019〕299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支持设立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2019-12-18,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7]“巾帼扶贫车间”数据资料由甘南州妇联发展部部长杨德霞提供。

[8]陇原巧手数据资料由甘南州妇联发展部部长杨德霞提供。

[9][11]刘一沾.民族艺术与审美[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217,205.

[10]觉乃藏族是卓尼县境内一支族系,主要分布于卓尼县境东南、南部、北部和东部海拔较低较缓、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地区,半农半牧。觉乃藏族的传统服饰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女性服饰保存完整,不同于安多藏区其他藏支。觉乃藏族女性的头发都梳编成三根粗大的辫子,当地俗称觉乃藏族女性“三格毛儿”,也以此指代整支族系。

猜你喜欢
藏族技艺工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LNG加气站工艺危害分析
The Light Inside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大型船舶T型材焊接工艺试验及工艺再造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