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源生化汤对脓毒症(气虚血瘀证)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1-07-30 10:50周智恩徐文豪简旖沫包牧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化汤病死率脓毒症

周智恩 卢 萍 姚 娟 徐文豪 简旖沫 马 瑶 包牧龙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7)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高,病情演变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居高不下[1]。而凝血功能障碍不仅是脓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且贯穿于其始终,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是否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仍存在争议,临床救治极为困难[3],针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已成为危重医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对炎症和凝血具有双重调节的作用,临床辨证应用清源生化汤干预脓毒症多有报道[4],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与凝血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研究采用自拟清源生化汤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脓毒症及凝血功能障碍参照《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第三版国际共识定义(sepsis-3)》[3]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5],辨证均属气虚血瘀证。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过敏体质及对中药过敏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正在使用抗凝剂或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者;治疗未超过48 h死亡或出院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近期内使用免疫调节剂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8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8~89岁,平均(74.84±8.94)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依照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6]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抗休克,控制血糖,器官支持和基础病因治疗等,避免使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或鼻饲自拟清源生化汤:黄芪30 g,水牛角30 g,生地黄15 g,赤芍30 g,牡丹皮10 g,川芎10 g,莪术8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早晚各100 mL。两组均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4 观察指标 1)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PR)和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变化。2)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3)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28 d内病死率。

1.5 疗效标准 两组治疗前后根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对中医证候疗效进行分级量化评分,主要症状体征包括:神疲乏力、气短、疼痛固定、脉络瘀血。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 0、2、4、6分,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神疲乏力、气短、疼痛固定、脉络瘀血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组别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神疲乏力2.01±0.03 0.70±0.08*△2.04±0.25 1.15±0.18*气短1.84±0.22 0.56±0.10*△1.80±0.21 1.26±0.16*疼痛固定3.68±0.88 0.78±0.16*△3.98±0.86 1.22±0.28*脉络瘀血3.88±0.83 0.64±0.18*△3.91±0.85 1.08±0.27*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PT、APTT、INR、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PLT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T(s)21.60±1.28 16.00±1.08**△△21.80±1.46 19.20±1.38*APTT(s)88.62±17.08 55.32±15.28**△△88.24±15.86 79.40±12.68*INR 1.54±0.26 1.29±0.20*△1.76±0.23 1.64±0.21*Fib(g/L)7.84±1.20 2.86±0.88**△△7.80±1.23 5.54±1.12*D-二聚体9.96±3.30 2.55±1.68**△△9.80±3.48 6.40±2.42*PLT(×109/L)78.32±18.46 125.78±18.50**△△79.45±17.64 95.45±18.50*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WBC、CRP、PCT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组别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WBC(×109/L)19.80±2.70 7.49±0.78**△△20.30±3.53 12.74±4.09**CRP(mg/L)109.04±35.38 21.26±9.32**△△108.90±35.69 65.43±13.40**PCT(ng/m L)12.58±3.19 1.14±0.57**△△11.40±3.28 6.30±1.29**

2.4 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 见表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分±s)

组别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PACHEⅡ评分22.80±2.40 10.28±1.86*△22.56±2.46 15.36±2.06*SOFA评分8.65±1.45 5.50±1.08*△8.76±1.62 7.64±1.58*

2.5 两组预后比较 见表6。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高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两组治疗后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比较

3 讨 论

脓毒症是我国乃至全球危重症领域普遍面临的难题,在ICU的发生率为6%~30%,平均住院病死率17.9%,重症脓毒症病死率达25%~30%,脓毒性休克甚至达到40%~50%,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6]。基于脓毒症极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为遏制其逐年攀升及蔓延的趋势,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8]。

尽管经历了近20年“拯救脓毒症运动”的不懈努力和推动,脓毒症的预后仍不甚理想[9]。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机体过度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异常,炎症和凝血两大系统交互影响,被认为是脓毒症最根本的病理改变,也是诱发脓毒症休克和MODS的核心因素[10]。脓毒症时,失控的炎症反应和紊乱的凝血状态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导致脓毒症伴器官功能障碍[11]。凝血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向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甚至MODS恶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12],且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及时有效地改善凝血功能异常,阻断脓毒症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3]。因脓毒症患者的年龄、体质不同,疾病阶段不一,病灶多样,疾病发展方向各异等,个体化的治疗存在极大的障碍。而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对各个环节进行调控,并阻断其间的恶性循环,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凝血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但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基本恢复正常范围,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1~1.5倍,这与现代医学对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理想目标相一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凝血功能的纠正,炎症的控制,气血运行顺畅,各器官功能及机体状态亦有所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更短,而对照组的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更高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其原因可能与样本量不足有关。

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从中医角度讲属于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之瘀作用于机体临床表现往往以神疲乏力、气短、疼痛固定、脉络瘀血,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数涩等为主。有关脓毒症之瘀的辨证体系各家争鸣,究其形成原因,万变不离其宗,气虚血瘀证乃“因虚感邪而发”,正气虚衰,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致瘀,血瘀又阻遏气机运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正所谓“血随气行”“气为血之帅”。唐容川《血证论》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亦云“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权,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瘀”“虚”二者密切相关,相互转化,相互滋生而阻滞脉络为患,故本研究以益气、扶正、化瘀为治疗之旨。

本研究以自拟清源生化汤治疗气虚血瘀证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方中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益气以助血行,取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水牛角清心解毒,心火得清,则诸火皆平,正所谓“除暴安良,去其邪以存其正”;生地黄滋阴凉血清热,协助水牛角解血分之热毒,二者相伍,热清则血不受其煎灼,血脉通畅;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其力峻效宏。诸药相伍共奏益气摄血,凉血散瘀,泻毒存阴,破瘀通脉,达到气机畅,热毒清,瘀血除,新血生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可以增强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还有良好的增强心肌收缩力的抗炎、抗菌作用[14]。活血化瘀药物不仅具有抗凝,保护多种凝血因子不被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作用,还具有拮抗炎症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白细胞、血栓素等有害血管活性介质的作用,从而减轻严重脓毒症的症状,遏制病情进展[15-16]。

综上所述,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源生化汤,能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病死率,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继续深入探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期为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生化汤病死率脓毒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生化汤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在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探究益母草颗粒联合生化汤丸对促进产后恢复的有效性观察
生化汤联合西药治疗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疗效分析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