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咪也有历史

2021-07-30 10:52西柚味的猫
学与玩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猫猫儿祖先

西柚味的猫

一说到猫,人们往往会想到它们或慵懒、或骄傲既可卖萌又能撒娇的萌宠形象。猫将它们的生命融入人类的生活,而人类最终也被它们俘虏,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貓奴”。然而,作为“铲屎官”的你对猫的历史又了解多少呢?

猫儿的祖先

大家好,我是一只狸花猫。自从人类网友将我们普通的家猫命名为“中华田园猫”,那群经常和我玩耍的小伙伴就有点疏远我。其实,也不能怪那些橘猫、四耳猫、狮子猫们小气。你想啊,中国本土家猫种类那么多,但目前唯一被世界认可的中国本土自然品种的猫,却只有我们狸花猫。

傲娇之余,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的祖先到底长什么样儿呢?2016年,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了多块猫科动物的骨骼,这会是我们祖先的遗骨吗?

科学家用考古学上最准确的定年法,对这些遗骨进行了放射性碳测年分析,发现这几块骨头竟出自两只5300多年前的猫!接着,科学家又对它们的骨胶原蛋白进行同位素分析,得出了一个“惊猫”结论:这两只长期被人类豢养的猫,其主要食物竟然是谷物!

我抓起一把可口的小鱼干,心头掠过一丝对“先猫”的同情。谁知考古那边又从动物骨骼形态学上证实,这是两只与欧洲家猫相仿的豹猫,充其量算是我们的近亲而已。

“我们的祖先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这要从地球上那块肥沃的土地说起。我给几只小橘猫打开世界地图,并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及两河流域一带,画出一个新月状,这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地方。早期的人类在这片新月沃土地带定居,丰产的粮食引来大量老鼠。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老鼠的克星一一活动在此地的非洲野猫逐渐演化为家猫。

2000多年前,随着海上贸易的盛行,这批家猫沿着希腊、罗马和远东之间的贸易路线,辗转来到中国。它们外表乖顺、脾气温和,很快就取代了外表凶猛的豹猫的地位。

猫儿地位的变迁

我们猫的历史这么悠久,在中国古籍中就频频亮相。追溯到西周时期, 《诗经·大雅·韩奕》中写道“有熊有罴(pi),有猫有虎……”可见,《诗经》写的这个地方既壮美又富庶,已经具备了多种动物生存的条件,只是这里的猫,似乎还有点野性难驯呢。

到了西汉,在《礼记·效特牲》中,也有关于猫的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猫,为古代八腊之一,腊月里忙完了农事,要迎猫神祭祀,祈祷来年的庄稼免受鼠害。可见,那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猫能捕食老鼠,造福人类,把我们作为神物看待。猫儿的重要地位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了。

到了唐宋时期,猫已经繁衍出品类繁多的种群。仅会抓老鼠不行了,还得有颜值。大诗人陆游的爷爷陆佃老先生就写过一本叫作《埤雅》的书,作为古代百科词典《尔雅》的辅助读物,里面有对猫的详细阐述:“猫有黄、黑、白驳数色,狸身而虎面,柔毛而利齿,以尾长腰短,目如金眼,及上胯多棱者为良。”于是,文人士大夫间兴起了一种风雅爱好——相猫。猫也逐渐摆脱了捕鼠的单一功能,成为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们情感寄托的伙伴。

明清两代,爱猫的风尚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清代嘉庆年间,一位爱读书又备受父兄宠爱的17岁少女孙荪意,因她的爷爷、爸爸都酷爱养猫,便写了一本纵观社会百态的“猫形透镜”之书《衔蝉小记》。“衔蝉”的本意,是指嘴边有花纹的猫,因为看上去像叼着知了一般而得名。

到了晚清,一位爱猫人士黄汉更是花费了大半生的时间收集了有关猫的一切典故、寓言及传说,还根据已经失传了的《相猫经》,对猫的毛色种类等进行了区分。这些书,为后人研究我们猫提供了许多便利。

现在,我们中华田园猫在争夺猫界C位的道路上依然不懈努力着。奈何那些自称“猫奴”的人类甘愿将我们捧得高高的,那些蛋白质过高的猫粮喂得我们体重超标,猫体日渐肥胖慵懒。别说谷物,只怕见了老鼠也快要不知是何物喽!

猜你喜欢
家猫猫儿祖先
祖先与吹牛
猫儿历险记
科学家发现了萤火虫祖先 等
中药肾茶对家猫夏季饮水和血清尿素含量的影响
家猫为何只爱对人喵喵叫?
只差一声惊雷
南京地区家猫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谁说我们一定要像祖先一样过
飞狐猫猫儿住我家
鱼儿是人类的祖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