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起点 清晰建构概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一)

2021-07-31 11:31华晓芸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顶点板书三角形

文 华晓芸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旧知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你们熟悉的老朋友,大家想见一见它们吗?它们是大家认识的“平面图形”。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它们都是谁呢?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依次移动,露出图形的一小部分)

生:圆。因为它的线是弯曲的。除了圆以外,其他平面图形的边都是直的。

生:圆。因为圆没有角。其他平面图形都有角。

(课件出示完整的圆)

生:长方形。

生:正方形。

生:三角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试着把图形补完整。最后教师课件出示完整的长方形)

生:三角形。

生:菱形。

生: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试着把图形补完整。最后教师课件出示完整的三角形)

生:三角形。

师:(课件出示完整图形)咦,这个不是三角形,是一个新朋友哦。有哪位同学认识它吗?

生:角。

师:你真聪明!这就是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角”。(板书:角)

二、借助经验,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寻找身边的角。

师:“角”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出示教材主题图)请你们找一找,你在哪些地方发现了如下数学意义上的角?

(学生在主题图上指出来。仍有个别学生一开始会指着“尖尖的点”,教师追问:他们指的正确吗?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正确地指角:从一个点,引两条直直的线。学生指出来后,课件的主题图上用红色的线描出相应的角:从一个顶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学生也模仿课件,用正确的方法在教材的主题图上描出找到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教室里也藏着很多的角。请你再仔细找一找,并指给大家看。

(教材书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挂在墙上的三角板的角……)

2.观察比较,感知角的特征。

师: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角,它们都一样吗?

生:有些是一样的,有些是不一样的。

师:那么它们哪里不一样呢?你能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吗?

(根据学生手势比划,教师出示不同的角)

师:我们刚才找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有尖尖的角。

生:它们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角,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角的边。(板书: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学生回答时,红色闪现,呈现:“顶点”和“边”)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它们有很多一样的地方,那么它们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生:有些角小一点,有些角大一点。

师:你怎么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呢?

生: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张开得小,角就小。

师: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有些边长一点,有些边短一点。

生:我觉得边长一点,角就大一点。

师: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3.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信封,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

(学生打开信封,拿出里面两根不同颜色的硬塑料条)

●活动一:做角。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用两根塑料条做成一个角。

(学生做活动角)

师:请同桌相互展示做的角。然后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你们是怎么比的?

生: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叠在一起,哪个角叉开得大,哪个角就大。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比较发现,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谁能把你做的角变得和老师这个角一样大?

(学生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叠,然后调整他自己那个角的另一条边叉开的角度)

师: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两个一样大的角,它们的边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展示两个角:叉开的大小一样,边的长短不一样)

生:一个角的边长一点,一个角的边短一点。

师:看来,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与看到的边的长短无关。请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在一起,跟着老师的节奏,慢慢把两边叉开,把角变得越来越大,然后再变得越来越小。

(学生操作两边开口变大和变小,体会角逐步变大和变小的过程)

●活动二:画角。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刚才做的角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大部分学生像画折线一样画出了角)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是怎样画角的。(视频播放教师画角的示范过程)谁来说说,老师先画了什么?后画的什么?

生:先画一个点,也就是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也就是角的两条边。

(全班学生一起正确地画出一个角)

师:请你用直尺在纸上再画两个角,一个比自己刚才画的角大,一个比自己刚才画的角小。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4.分层练习,拓展思维。

(1)尝试练习。

①判断: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②填一填:请你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2)拓展练习。

师:刚才,我们用两根塑料条做出了一个角。那么你用两根塑料条能不能摆出更多的角呢?请你摆一摆,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摆,然后全班交流)

三、归纳总结,提升理解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课前交流时,有同学说到了牛角、眼角、墙角、五角钱等,这些“角”与今天认识的角是一回事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朋友——“角”是数学意义上的角,与生活中提到的许多角不一样,但是,生活中许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上角的影子。比如,在我们人的身体上,就能找到很多的角。

(欣赏“身体上的角”,一个人在各种运动中呈现出的角。如:两臂、两腿、曲肘、屈膝等)

师:原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愿大家都有一双数学的慧眼,会观察生活、表达世界!

猜你喜欢
顶点板书三角形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突破传统板书之下的“综合板书”的界定
三角形,不扭腰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