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真实经验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二)

2021-07-31 11:31施凤林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三角尺橡皮泥顶点

文 施凤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感知“角”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怎么样?瞧(拎出一个黑袋子),我请一位同学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

(指名一位学生先尝试)

师:如果把你摸到的东西放在橡皮泥上按一下,它会留下什么形状呢?

生:长方形。

师:真的吗?换一位同学试试。

生:是长方形。

师:你也猜长方形啊,谁还想再摸一下?

生:我也觉得是长方形。

师:你们为什么都猜是长方形?

生:因为我摸到了它有四条边,还有四个角。

生:我也是。

师:那我们赶紧试试看,(取出长方形,在准备好的橡皮泥上按下去并取走)同学们都好厉害呀!都被你们猜对了。那老师再换一个,你们还能猜出来吗?

(指名一位学生去摸)

师:先别急着说出来,我先采访一下你,刚才在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好尖,还被刺了一下。

师:那要小心了。如果把它拿出来,在橡皮泥上印一下,它会留下什么形状?

生:应该是三角形,因为我摸到了三角尺。

师:谁来再感受一下?看看刚才那位同学有没有摸错。

生:是三角尺,它印出来的是三角形。

师:(取出三角尺,在橡皮泥上按下后取走)果然是三角形。刚才那位同学不小心被刺了一下,大家猜猜看,是被三角尺的哪个地方刺了一下?

生:三角形的角,它很尖。

师:(用手指着三角尺上的角的顶点)谁知道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什么点?

生:顶点。

师:再加上旁边两条直直的边,就组成了一个角。把桌上的三角尺拿出来,我们来摸一摸角。三角尺上有几个角?

生:三个。

师:(边摸边说)一个、两个、三个。我把这些角请到了大屏幕上,这是?(点击课件)

生:顶点。

师:这是?(点击课件)

生:边。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板贴:每一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两条边及所夹的部分就是角,我们通常用小弧线来表示。这里有三个角,我们可以用∠1、∠2、∠3 来标记。

师:(出示印泥上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你可以在这两个图形中找到角吗?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指一指。

师:他指的对吗?其他同学伸出小手,和他一起再指一遍。(学生书空)老师还带来了两个图形,(出示下图)你能在这两个图形中找到角吗?

生:不能,圆里没有尖尖的角。

生:就是没有顶点。

师:那半圆里有角吗?

生:有,它有尖尖的顶点。

生:没有,它的一条边是弯的。

师:你说得很对,这个不是角,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补充板贴)

二、动手操作,感悟“角”

师:闭上你的眼睛,我们来想一个角,这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睁开眼睛,你能把刚才自己想的那个角画下来吗?

生:能。(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先画一条直直的边,再画一条直直的边,让它们交叉在一起,这样角就画好了。

师:你真会动脑筋。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最后画一条小弧线,老师还有口诀呢,(出示课件)“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那么按老师的要求,请你再画一个方向不同的角。

师:看看你的同桌画的角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帮助他吗?

(实物投影学生的作品,利用旋转功能,让开口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并追问“这是角吗?”)

师:我们的角的开口是可以朝任何方向的。只要符合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就行。比一比,你和同桌谁画的角更大?

师:谁有好的方法来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生:如果能重叠起来就好了。

师: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奇的造角工具,请同学们拿出来,创造一个角,完成后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很多的角吗?做好后马上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把活动角的开口拉大,这个角就比你的大了。

师:那么我们比比看。

(学生上台,和教师做的角重叠)

师:他做的角果然比老师的角大,真棒,你们能做一个比他的角更大的角吗?

生:我做的角就比他的角大。

师:那么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小很多的角吗?做好的同学举起来。

生:我做的角小。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我的角的开口比老师的小。

师:你能指一指你的角的开口是哪儿吗?

(学生上台指)

师:现在你们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了吗?

生: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有关。

师:角的开口也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边说边演示)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吧,把角变大,再变大,变小,再变小。现在你们和同桌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拿出大号活动角)老师又请来大号活动角,现在看看谁做的角能比我的角大。

生:不公平,肯定比不过的。

师:真的不行吗?想一想,刚才我们说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恍然大悟)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师:哪位同学要来挑战一下?怎么才能比出来呢?

生:只要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看看谁的开口更大些。(边说边操作)

师:你的办法真好!大家发现了吗,其实角的大小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画出来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板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叉开度有关,与两边画出来的长短无关)

师:大屏幕上也有三个角,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生:∠3>∠2>∠1。

师:老师在作业纸上画了一个角,请你再画三个角,要求第一个角画得与它差不多大;第二个角画得比它大很多;第三个角画得比它小很多。听清楚了吗?那我们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老师拿了一位同学的作业纸,大家看一下,画的对吗?

生:对。

师:假如这是三个滑梯,(把它加一笔,变成三角形)你会选择哪一个?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会选择第二个,因为第一个太陡了,看起来很危险,第三个太平了,滑不下去,第二个刚刚好。

三、联系生活,感受“角”

师:学会了数学意义上的角,那我们就可以带上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你找到角了吗?

生:我找到了,窗户这里有角。

生:红领巾上有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

……

师:看,我们教室后面的时钟里有角吗?

生:时针和分针那里。

师:是的,时针和分针之间就有角。只要符合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都是角。老师要考考同学们,这是一个魔方,请仔细观察,在这个魔方里藏了多少个角呢?

(希沃助手打开三维立体图形,三面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提示:你能找到规律吗?)

生:我发现魔方有6 个面,每个面都有4 个角。4+4+4+4+4+4=24(个),一共有24 个角。

师:你的眼力真好,全都被你发现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板贴课题)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生: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角,怎么画角,怎么比较角的大小。

生:我们学会了用两根小棒可以做活动角。

……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画出来的长短没有关系呢?

师:同学们很棒!总结了收获,还提出了新的问题。是呀,角的大小为什么和边画出来的长短没有关系呢?等到了四年级,我们再次学习“角的认识”的时候,你就明白了。如果想马上知道,同学们也可以课后去查资料!

猜你喜欢
三角尺橡皮泥顶点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任务驱动学习:跟着三角尺学角的认识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神奇的三角尺
数学问答
一个人在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