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不是你

2021-08-02 02:45毛素梅
金沙江文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疗队重症武汉

毛素梅

“请战书——”

在洁白的A4纸上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钱良沉默了许久,他点

燃了一支烟,狠狠地抽了一口,看着袅袅上升的烟圈,忍不住叹了口气。眼前浮现的,是妻子方云温柔的笑,还有儿子稚嫩的脸庞,

一支烟很快就燃到了尽头,钱良重新点燃了一支,这时透过烟圈,他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潮水一样涌向医院的患者,他们高举着双手,眼神里透露着绝望和恐惧,不停地呼喊着:医生,救救我!

1月22日,钱良在朋友圈看到两张照片在疯传,一张是84岁的钟南山出征武汉。另外一张,是医护人员的申请书——如有需要,我自愿申请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作为一个经历过非典的医生,钱良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心情沉重。接下来,炸弹式的重磅消息一个接一个,武汉封城,武汉各大医院向社会紧急求助,确诊病例每天都在以几何级的数量上升,全国各地组建了多支医疗队奔赴武汉,然而,医护人员仍然不够,不够!

该来的还是来了。今早的晨会上,欧主任宣读了市政府与卫计委联合下达的关于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文件。钱良所在的市人民医院重症科,首当其冲,义不容辞。

“同志们,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如今武汉有难,八方支援,既是武汉人民的需要,也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虽然这场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但这场战还得靠我们医护人员来打,我们不上战场,谁上战场?我们科有两个出征名额,医生护士各一名,希望大家踊跃报名。”欧主任做了简单的动员,宣布散会。

握着笔,钱良想起了自己的毕业季,那时和风华正茂的同学们,举着右手,对着希波克拉底头像庄严宣誓——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钱良把科室同事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主任太老,新工作的小韩太小,小胡妻子快要临盆,林霞生完孩子尚在哺乳期,看来出征武汉的人选,非自己莫属了。

钱良扔下烟头,在洁白的纸上唰唰写上了几行字——

茲有重症科副主任医师钱良,重症科工作二十年,具有丰富的救治危重症患者经验,现申请参加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钱良在右下角庄重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把申请交给了欧主任。

钱良一遍遍拨打妻子方云的手机,但手机语音却一直提示——

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钱良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身为手术室麻醉医师的妻子,也许又在上一台复杂的手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台。

钱良有些后悔,不是后悔写下请战书,是后悔没有和妻子商量。自己申请驰援武汉的事,妻子一直蒙在鼓里。自从写下请战书,加入援鄂医疗队,钱良对武汉疫情,更是高度关注,每天的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情况,方舱医院的设施,防护装备等。钱良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医疗队,什么时候就会接到通知,紧急出发。他有时候甚至心存侥幸,说不定武汉疫情控制住了,他们的医疗队就不用再出发。但这只是幻想而已。今天上午,欧主任郑重的拿来了市委下发的红头文件,援鄂医疗队,定于明日出发。纸是包不住火的,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

钱良给在老家的哥哥打了电话,告诉他了自己要出征武汉的事。末了不忘交代:哥,千万不要告诉老家的爸妈,等我回来!

“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归来。”也许是哥哥太了解钱良的性格,没有多说什么,就挂断了电话。

钱良回到家,七岁的大宝在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两岁的小宝则在地上玩积木。看到爸爸回家,两个孩子小鸟一样欢呼着朝他跑了过来。钱良左手抱起小宝,右手牵着大宝说:乖儿子,今天我们一起去接妈妈下班好吗!大宝拍着手说,好啊好啊!

钱良带着两个孩子出了门,一路上思绪万千,不觉间已到医院门口,这时电话响了,是方云。

“老公,你什么事啊,打那么多电话,你不知道我今天上台么?”

“小云,我今天想给你个惊喜,我和儿子来接你下班,我们在医院门口等你了。”

匆匆走出医院的方云,看到了抱着一束鲜花站在车门旁的钱良,还有花蝴蝶一样在他身旁穿梭的两个宝贝。她满腹狐疑地看着钱良说:“今天什么日子啊?你搞什么鬼!”

“没什么啊,老婆今天辛苦了。”钱良微微地笑着说。

回到家,钱良等方云放下手里的包和鲜花,安妥好两个孩子,就把她拉近卧室,关上了门。

“小云,对不起,我要离开你们一段时间!”

方云脑袋嗡的一声:“你要去哪里?”

“武汉!”

“为什么是你,一定要是你吗?”

“如果我们两个必须去一个,只能是我,还好不是你!”

方云眼里的热泪瞬间奔涌而出:定了吗?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

方云木偶一般呆呆地坐在床沿,半天不说一句话。

钱良故作轻松地说:没什么的,我还没有去过武汉,这次也可以看看武汉了。你在家好好带大宝二宝,等我回来。我们再一起去旅游!

通城,空城﹍

车子一路飞驰,越过村庄和田野。空荡荡的公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抵达武汉境内,钱良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紧张,肃杀的气氛。傍晚时分,钱良所在的援鄂医疗队抵达了通城县人民医院。

援助医疗队的到来,让通城县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欢欣鼓舞。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医护人员们日夜奋战在岗位上,许多人已经很多天没有回过家了。就算如此,由于医院重症科成立的时间不长,人才紧缺,面对日益增多的新冠肺炎病人,有几个患者的病情日趋恶化,让他们一筹莫展。

此次参与援助的医疗队员,都是具有丰富重症救护经验的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开展工作,经与县医院领导商议,医疗队决定全面接管重症科,专门救治重症新冠肺炎病人。

和队长姚梅就明天的工作商谈到深夜,钱良回到酒店,依然睡意全无。他掏出手机,看到了妻子发来的信息:“老公,今天很抱歉,没有带孩子们来送你一程。我实在受不了,也不想让我们的儿子经历这样分别的场面。你一定要做好防护,我们等你归来。爱你!”

临行前,钱良在欢送的人群中试图寻找妻子和儿子们的身影,可是直到列车缓缓启程,他始终没有看到他们。心里空落落的。

凌晨时分,钱良才迷迷糊糊进入梦乡。这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钱良一把抓起话筒:

“钱医生,快起来,有个病人情况危急,需要紧急抢救。”

钱良迅速起身,抓起一件衣服就往医院冲,到了医院,要按流程洗手消毒穿防护服,虽然心急如焚,但烦琐的过程却一步也不能省略。

穿好防护服,钱良已是满身大汗,冲进监护室的时候,发现该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在行床旁血滤的过程中,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心搏骤停。

钱良立即为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希望能挽回患者的生命。后面陆续赶来的几个医护人员随后也投入了抢救过程。他们轮换着进行心肺复苏,可是努力了两三个小时,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凌晨三点,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钱良心情沉重,感觉新冠病毒就像一个青面獠牙的魔鬼,气势汹汹的扑面而来,似乎想给远道而来的他们一个下马威。钱良深感身上责任重大,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工作,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是一场与魔鬼的生死较量。

第二天是钱良的夜班,重症科转入一名患者。循环功能不稳定,呼吸功能差,低氧血症。钱良综合分析患者病情,考虑血容量,感染,呼吸机参数等问题,决定给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穿刺。这一技术在平时对钱良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这天却成了他从医以来永生难忘的记忆。透过迷雾重重的护目镜,外面的世界变得隐隐约约,眼前的一切模糊不清,人在厚厚的防护服里也早已经透不过气,无数层的手套也使得触摸病人的手指失去了往日的手感。?行医多年,面临这全新的严峻考验,钱良最终凭借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是做到了稳、准操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医疗队的到来,给县医院的重症救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和技术支持。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好几个重症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些轻症患者得以康复出院。

钱良在通城县,和队友们全力抗击新冠肺炎,而坚守在家的方云,生活却变得一地鸡毛。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再严峻,医院取消了一切休假。带两个孩子,也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方云接来了老家的父母,让他们帮着带孩子。可是老人不熟悉城里的生活,由于肺炎疫情的影响,城里公交停运,公园商场超市关门停业,哪也去不了。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只能成天闷在家里。方云每天下班后,才能开车去定点商场采购一家人的生活用品。有时下班太晚,商场已经关门,家里好几次到了几乎断炊的地步。钱良才走了不到一周,方云感觉似乎过了漫长的一年。然而,生活的一团乱麻只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对钱良安全的担心。自从他走后,方云经常整夜失眠,担忧,害怕。白天两个宝贝经常问他:妈妈,爸爸去哪里了,怎么还不回来?方云总是说:“宝贝乖,爸爸出差了,过几天就回来。”可是,这过几天究竟是几天,方云心里也没底。她比任何人都在关注肺炎疫情。钱良只要有空,就会在电话里和她报个平安,有时候从早到晚收不到他的信息,方云就会焦虑不堪。

生活一旦脱离了正轨,一切就像乱麻,理不清头绪。可是,方云没有想到,更大的麻煩还在后头。那天,正在上班的时候,方云接到了钱良哥哥打来的电话,说是钱良的父亲突发疾病,腹痛难忍,已经紧急送进了当地医院的急诊室。钱良在通城无法联系,家里懂医的只有弟媳了。钱良的哥哥说:小云,你务必回来一趟,老爸情况不妙,我怕我拿不准注意,耽搁了救治。

方云急匆匆地找科主任请假,说明了情况。考虑到钱良奋斗在抗疫前线,科室主任网开一面,批准了方云的休假。

方云驱车赶到钱良老家时,已是傍晚时分。顾不上喝一口水,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医院。急诊科主任把方云和钱良的哥哥叫进值班室谈话:老人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了急性腹膜炎,当务之急是紧急手术,但老人身体情况太差,感染严重,手术风险很大。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需要家属抉择。

钱良的哥哥说:“小云,你是医生,你来拿主意,钱良不在,这事只能靠你了。”

方云心如刀绞,她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钱良打个电话,可是,他们上班是不能带电话的,一般都打不通。即便打通了,他也不可能回来。万一他焦虑分心,工作中有点什么差池,那可怎么办?经过再三思考,方云决定瞒着钱良。权衡利弊后,她觉得手术是必须要做的,不做风险更大。哥哥同意了方云的意见。

手术一直进行了四五个小时,在焦灼的等待中,老人终于从手术室推了出来。医生表情有些凝重:手术非常成功,但感染非常严重,患者必须进重症监护室。望着担架上老父亲虚弱苍白的面孔,方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她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只希望老人能够早点醒过来,安全度过危险期。

夜幕降临了,方云披了件外衣,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奔波了一天,她也实在太累了,坐在椅子上,靠着墙,方云迷迷糊糊的额打了个盹。

“方云,谁是方云?”

监护室的门突然打开了,一个护士冲出来大叫。

方云一个激灵跳起来,连忙问:我就是,怎么啦?

“你家父亲心跳突然骤停,现在医生正在抢救,需要你赶快进来签署抢救同意书。

犹如五雷轰顶,霎时天塌地陷。方云呆了。那一刻,她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向钱良交代。只是颤抖着手,在抢救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再也忍不住的热泪,夺眶而出…

钱良一大早起来,总觉得心慌慌的。

今天已经是到通城的第十九天,在他们的精心救治下,好几个重症患者已经转危为安,通城的确诊病例也在逐步减少。按目前这个情况,再坚守半个多月,这里的疫情应该能得到有效控制,回云南指日可待。每天上班,依然需要左一遍右一遍的洗手,消毒,戴手套,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再戴上脚套,头套,眼罩。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在这期间,吃喝拉撒都得忍着,同事之间的交流,也只能通过比画和手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整个人裹在厚厚的防护服里,一天到晚水都不能喝一口,日子似乎变得缓慢而沉重。每当困了倦了的时候,钱良总会自己给自己打气:不忘初心,坚持就是胜利!

当钱良经过艰苦的努力,又成功实施了一例深静脉穿刺后,他抬起头,看到了同事递过来的字条:你今天的工作由小李接替,脱下防护服回酒店,队长找你有话要说!

一路上钱良心里直犯嘀咕,究竟是什么事呢?

姚梅见他进来,转身给他倒了一杯茶,语调尽量柔和地说:“钱良,有件事必须告诉你,你家里来电话说出了点事,务必要转告你。”

“什么事?”

“你妻子说,你父亲病危,目前正在重症监护室。”

“什么?有没有搞错?我父亲身体一向很好的。”

“是真的!”

“我的电话还在酒店,把你的电话借我一下!”

钱良为自己点了一支烟,拨打方云的电话时,手指有些颤抖,终于接通后,他刚刚喂了一声,就听到了电话那边,方云压抑的抽泣:钱良,你能不能回来啊,爸病危了,刚才心搏骤停,目前正在抢救中。

“怎么会这样?”

方云简短的诉说了事情的经过。

钱良仰起头,但涌上眼角的一滴泪,还是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父亲一辈子含辛茹苦,供出了他这个引以为傲的大学生,自己就是重症科的医生,而老父亲在重症科急救的时候,他却在千里之外。万一父亲有个三长两短,他就连看一眼,都那么奢侈。

“我能請假回家吗?”钱良沉默了一会,冒出了一句话。

“即便准你回家,按疫情期间的防控要求,你从疫区回去,也必须隔离规定的时限才能回家。”姚梅的语气很沉重。

“那就不回去了!”钱良站起身,对着家的方向三鞠躬,然后走出了姚梅的房间。

方云和钱良通完电话,转身回到了重症监护室。

“小云,对不起,我回不来,只能辛苦你了。替我照顾好父亲,让他一定等我回来!”方云默默地挂了电话。

回到病房,方云看到心电监护仪上,出现了几个小的起伏波,片刻之后,一个鲜红的数字跳了出来,那一条平坦的直线上,起伏波越来越多,渐渐的,一个完整的QRS波群出现了,心电监护仪发出了规律的心跳声。

“心跳回来了!”参与心肺复苏的医生们发出了一阵欢呼。

“继续生命支持!肾上腺素再来一支。”

方云长舒了一口气,只觉浑身瘫软。

3月22日,是援鄂医疗队返程的日子。经过四十天的苦战后,通城县58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通城县成了咸宁市首个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的县。钱良所在的医疗队零感染。返程途中,警车开道,交警敬礼,咸宁人民怀抱鲜花,一路含泪相送:感谢你们,为通城拼过命!

钱良的心早已飞回了家。当他在欢迎的人群中,看到了怀抱鲜花的方云时,坏笑着说:“谢谢老婆,差点回不来!”

方云捶了他一拳:你敢回不来?快点走,跟我回家,老爸今天出院!”

责任编辑:李 夏

猜你喜欢
医疗队重症武汉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