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非洲象腹部水肿的诊疗报告

2021-08-03 06:09崔媛媛李金邦孙乐天霍占锁李亮亮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圈养寄生虫水肿

张 卓 崔媛媛 李金邦 孙乐天 霍占锁 张 丽 雷 钧 李亮亮

(太原动物园,太原,030009)

象(Elephantidae)作为现存最大的一类陆生哺乳动物(Mammalia),具有独特的公众教育价值,一直以来都被动物园列为“具有超凡魅力”的物种进行饲养[1]。在动物园饲养管理下,也逐渐发现了象的多种疾病,其中根据病例记录,大象腹部水肿就被列为仅发生于圈养象的一种常见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皮肤坏死和水肿区脱落,引起并发症[2],诱发圈养象的死亡。因此,该类病症也正在逐步受到关注和研究。

腹部水肿是由于腹部皮肤及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因大量组织液浸润而引起的肿胀,普遍认为其病症具有特发性、暂时性,是象在压力下或血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时的常见症状[2],国外也曾见因寄生虫或营养不良导致的病例报道。因此,大象腹部水肿可作为原发疾病的一种症状,也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出现。近年来,我国动物园行业内圈养象患腹部水肿的病例增多,但尚未见正式的诊断及治疗报告。太原动物园于2020年3月出现1例非洲象(Loxodontasp.)腹部水肿的病例,在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且没有任何治疗经验的条件下,经过查阅资料、科学治疗和精心呵护,历时3个多月最终治愈成功,现就诊疗过程及经验进行分享,以期为今后圈养象的腹部水肿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临床资料

患病非洲象(以下简称患象),雄性,年龄12岁。肩高2 m,重约1 500 kg。体型中等,食欲佳、活动力强,接受过正强化行为训练,性情温和,发病前偶尔排泄软便。

2 临床症状

2020年3月4日,患象腹部出现肿块,表现为腹壁正中表面明显隆起(图1A),较表浅,收腹时可随腹壁移动。3月13日,腹部肿块变大,非洲象后腿膝盖向外弯曲,走路时出现“外八字”姿势。4月18日腹部水肿处继续增大,长约35 cm、宽25 cm。经过视诊和触诊,发现肿块处的皮肤颜色发红、无明显外伤;皮温偏低,触感软,无波动感、无明显痛感;肿胀部与健康组织界限分明,指压后有明显凹陷,弹回较慢(图1B)。

3 实验室检查结果

3.1 超声波检查

患象呈侧靠栏杆站立姿势,使用CHISON8000系列全数字化B性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对非洲象腹部水肿区域进行检查。超声可见1囊实性结构(图2红色箭头所指区域),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呈椭圆形,此为水肿区;少量液性暗区(图2黄色箭头所指区域),为少量腹腔积液。

3.2 血液生化检测

患象呈身体左侧靠栏杆站立姿势,取7号采血针对左耳静脉釆血。采用微纳芯Celercare 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从指标中可以看出,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含量略低。据国外相关资料表明,血浆白蛋白减少会导致大象的腹部水肿[2-3]。由此怀疑患象可能存在低蛋白血症。

表1 非洲象患病期间生化指标

3.3 寄生虫检查

用1次性采集器收集患象新鲜粪便,通过直接涂片法连续3次涂片对寄生虫进行检查。40倍镜视野下偶有1—2个梨形虫卵,有鞭毛,呈转圈运动,为原虫类寄生虫。

4 治疗方法

4.1 治疗目标

通过促进患象水肿区域血液循环,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加强运动,驱除体内寄生虫,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代谢,从而使其身体机能得到恢复。

4.2 中药治疗

取适量消肿止痛酊均匀涂抹于患象腹部水肿处,涂抹时要不停揉搓,皮肤会有微微发热的感觉,待药物充分吸收后,再用热水袋紧贴皮肤来进行热敷,温度应该循序渐进,先低温后高温,以免造成烫伤。患象出现情绪不稳、冲人、目光缺乏善意的情况时,只需相应减少热敷时间即可。每日或隔日进行1次热敷(太原动物园一般在10:00—11:00进行,因为以往行为训练都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所以稳定性较高),每次45 min,共热敷23次,患象腹部水肿完全消退(图3)。热敷后水肿区恢复情况详见表2。

表2 腹部水肿非洲象个体热敷时间和水肿大小

4.3 口服给药

4.3.1 营养药物

碳酸钙D3咀嚼片(规格:90片/盒,500 mg钙、维生素D3200国际单位)10片、金施尔康多维元素片(规格:30片/瓶)10片分别塞入南瓜块中,张嘴投喂,每日1次,连喂30 d。

4.3.2 利水消肿药物

红豆薏仁饼50 g/个×3个,每日1次,连喂30 d。

4.3.3 体内驱虫药物

替硝唑胶囊0.5 g×40粒分别塞入香蕉、南瓜、米饭中张嘴投喂,顿服。

4.4 添加丰容设施,加强运动

将水果切小块和干草混合放入多个丰容栏内,增加患象取食难度,使动物获取食物后能够得到乐趣,减少压力。另外,由于施工原因,每日尽量保证4 h的外放时间。有文献表明,加强锻炼,有助于减轻腹部水肿[3]。

5 讨论与反思

5.1 加强疾病防治

大象的腹部水肿常出现于身体下侧、颌下或腹部,与铁缺乏、肝吸虫感染、肾衰竭、慢性腹泻、低蛋白血症等疾病有关,也发生在慢性或严重外伤感染的大象身上,此外,一些哺乳母象也患有腹部水肿的病症。另外,一些文献显示,腹部水肿发生于北美动物园中的圈养象身上,水肿是唯一的临床症状,通过改变饮食、使用抗生素和利尿剂来进行治疗,有一些更加轻微的病例,不经过治疗也可以自行痊愈[5]。

太原动物园患象的腹部水肿经诊断,白蛋白含量略低,可能存在轻微低蛋白血症,这应该与体内寄生虫感染有关,导致偶尔发生腹泻,产软便,出现轻微营养缺乏和腹部水肿。治疗时,首先,需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饲料中添加充足的蛋白日粮,提供必需氨基酸[6];其次,驱除体内寄生虫,做好日常馆舍消毒工作,以免再次感染;再次,对接受过正强化训练的大象进行热敷,增加丰容设施,减少环境或人为给大象带来的压力,可以有效预防大象的腹部水肿。最后,建议每年做一次定期的体检,通过实验室检查,尽早预防疾病的发生。

5.2 中药涂抹热敷治疗

大象腹部体表温度一般为34—37℃[7],而患象的水肿区域温度较低,如果仅仅使用口服的抗菌消炎、利水消肿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热敷对大象的腹部水肿有很好的疗效,配合中药制剂消肿止痛酊(由木香、防风、荆芥、细辛、五加皮、桂枝等中药制成)直接作用于皮肤,具有调节局部经络气血,消退炎性水肿的功效[8]。

5.3 正强化行为训练

大象因其体型巨大,成年个体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这使诊疗过程存在很多的困难,若每次诊治都采用麻醉的方式,对象来说又存在非常大的风险[9]。给大象的疾病治疗,非常需要依赖正强化的行为训练,通过训练,大象可以听从指令,保持靠栏杆站立姿势,方便兽医日常诊疗工作,本研究也得益于此训练,能够对患象进行腹部药物涂抹、热敷、釆血等工作。目前,国内对大象行为训练存在关注度低和实践少的问题,若动物园都能够开展行为训练,则可以在圈养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动物因各种疾病治疗和管理所带来的应激和伤害。

5.4 增强经验交流

对于大象的腹部水肿,国内外文献中都鲜见报道,太原动物园患象的腹部水肿属个例,因发现较早,治疗效果较好。建议若大象出现腹部水肿,可以通过血液生化、B超、X光片、穿刺等实验室检验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关于大象的疾病诊疗可进行更多地交流和讨论,以期达到共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猜你喜欢
圈养寄生虫水肿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趣闻
妇女的自发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