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生动”起来

2021-08-04 11:23薛法根顾丹凤
小读者之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刷墙小动作刷子

薛法根 顾丹凤

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面对凶猛残暴的老虎,武松毫不松懈,赤手空拳将老虎制服,读来让人惊心动魄又暗自叫好。为什么武松打虎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武松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打虎英雄呢?那是因为,施耐庵对武松打虎运用了精妙绝伦的文学描写。其中,最大的写作秘诀就在于精彩的动作描写。“闪、抡、劈、跳、丢、揪、按、踢、打”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把武松打虎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一个勇武机敏的打虎英雄跃然纸上。

如果想让我们笔下的人物和武松一样“生动”起来,那就要把人物的动作写精彩。那么,如何把人物动作写精彩呢?下面这些小技巧你可要留心了。

技巧1 动作分解:分步写。一个人的动作都是由一系列小动作构成的。将大动作分解成几个连续的小动作,抓住最有特征的动作,选用准确的动词,分步描写出来,就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了。例:

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蹿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我们家的男子汉》

这段话写的是我们家的小男子汉上火车时“爬车窗”的活动。作者将这一活动按照顺序分解成一串连续的小动作,并选取了准确的动词“抓、蹬、攀、推、抓、蹿”,把 “爬车窗”的过程写得十分详细。

当然,动作分解并不是所有的小动作都要写。“爬”这一动作主要用到的是人的手脚部位,因此,作者就只选择了与手脚相关的动作进行描写。你看,“抓、攀、推”是手部的动作,“蹬、蹿”是脚部的动作。因此,动作分解后,我们还要进行筛选,选择重要的动作来写。

技巧2 动作静止:定格写。生活中的动作总是一闪而过,因此,我们会忽略许多细节。如果我们能像电影的定格镜头一样,将动作定格,就可以将人物这一刹那的各种表现详细描写出来,展现在读者眼前。例:

计“瘦子”的手像是被钉子钉在空中,一动不动,任徐“胖子”怎么进攻,仍然纹丝不动。徐“胖子”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只见他额头冒出了密密的汗珠,皱紧眉头,咬紧牙关,抿住嘴唇,他的脚像剪刀一样叉开,用力支撑着整个身体。

——《扳手腕比赛》

你看,扳手腕比赛双方僵持的定格镜头中,徐“胖子”额头“冒出”汗珠,“皱紧眉头,咬紧牙关,抿住嘴唇”,两脚“叉开”,“支撑”全身。这些动作描写将 “胖子”面临劲敌时的紧张、卖力写得细致入微。

技巧3 动作关联:整体写。现实世界中,动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一定会带来一系列反应和变化。比如刷子李刷墙的动作,作者就从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等多个侧面进行描写。例: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刷子李》

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只有一个“摆”字,但作者却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刷墙时的节奏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刷墙时的声音“啪地清脆一响”,刷过的墙看上去的样子好比“一面雪白的屏障”。作者把与“刷墙”相关联的信息都描写出来,我们就好像在现场欣赏到刷子李熟练自在的刷墙绝技。

技巧4 动作修饰:突出写。如果动作描写只是动词的堆砌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如果想让人物形象更具活力,我们就要对动作进行修饰,运用夸张、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将动作的具体形态特点突出写、夸张写。例:

我东张西望一番,贴着墙壁,像个贼似的潜到了那个最有味儿的地方——卫生间。我蹲在最阴暗的角落里开始游戏大战。不一会儿走廊上响起了脚步声,我侧耳一听,来人了!我刚想把手机藏起来,但是脚步没有停留,径直走向最里面的房间,我松了口气,继续!不经意间,那个脚步又回来了。门锁开始转动——不好!我赶紧把手机往卫衣帽子里一扔,裤子往下一扒,朝马桶上一坐。刚坐定,门就被一把推开。

——《手机大作战》

明明是在自己家里,作者把自己比作一个“贼”,“东张西望”后,再“潜”入卫生间,生动地写出了偷玩手机时的心虚与小心翼翼。“一扔、一扒、一坐”,偷玩手机被发现时又迅速伪装,将一个淘气又机智的孩子形象展現在读者眼前。

技巧5 动作个性:对比写。人的年龄、身份、性格都会影响到他的动作。即使是相同的动作,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写作时,把不同人物的相同动作对比着写,更能凸显人物特点。例:

经过一个上午的严格训练,我们的肚子早已“放声高歌”,“咕咕”的声音此起彼伏。指挥员一声令下,四周只有碗勺的碰撞声。你看,体格魁梧的小高肯定是饿坏了!他用筷子叉起一块红烧肉,一下塞进了自己的嘴里。他先是嚼了两口,发现红烧肉的味道确实不错,于是心满意足地眯了眯眼,加快嚼的速度,三五下后就整个吞了下去。可是我们班的“女神”小许在如此情形下,依旧不忘保持淑女形象。瞧,她夹起一块肉,小小地咬上一口,抿上嘴巴,嚼了七七四十九下才咽了下去。接着,再小小地咬一口。小许一块肉还没吃完呢,小高盘子里的红烧肉就已经见底了。

——《军训午餐记》

不同性格的人,吃饭的样子和动作也是不一样的。小高是个身材魁梧的男孩,饥饿的时候狼吞虎咽;小许是个淑女,再饿也不忘自己的“女神”形象。

技巧6 动作反复:刻意写。有的时候,人物会重复同一个动作。如果能抓住人物的重复动作反复描写,挖掘相同动作背后不一样的含义,更能体现人物的内心,写出特定的用意。例: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掌声》

英子走上讲台以及走下讲台的步态都是“一摇一晃”的,但是重复的动作背后却是不同的心情。 “一摇一晃”走上讲台时,英子的内心是自卑的;但在掌声中“一摇一晃”走下讲台时,英子变得开朗起来。

以上就是关于动作描写的六个技巧,同学们可以在平时写作文的时候尝试运用起来,多次练习后,相信你笔下的人物也可以“生动”起来的!

猜你喜欢
刷墙小动作刷子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汤姆刷墙
戒网瘾从免费刷墙开始
“新潮”的旧刷子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小动作里学问多
小动作、大动作
刷墙
大刷子洗澡记
哪些企业爱在农村“刷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