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021-08-05 07:58周道兴
治淮 2021年5期
关键词:宿州市供水量浅层

周道兴

宿州市埇桥区地处安徽省北部边缘的淮北平原,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总面积2907km2。境内主要河流有新汴河、沱河、浍河、奎濉河等,水系支流繁多。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2.1mm,降水总量25.4 亿m3。水资源分布上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为资源型、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地区,北部资源型缺水严重,中部和南部沿河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工程型和水质性缺水问题。

一、水资源情况

1.水资源总量

根据《宿州市埇桥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埇桥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2814 万m3,产水模数为25.0 万m3/km2。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9192 万m3,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42860万m3,重复量12490 万m3。对各分区的水资源总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以P-Ⅲ型曲线适线,并用目估适线法调整,计算其不同频率年的水资源总量。不同分区分析成果见表1。

表1 埇桥区水资源总量频率分析成果表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根据《宿州市埇桥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埇桥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2541 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23811 万m3,重复计算量为2720 万m3。经计算,埇桥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3633 万m3,水资源可利用率为46.2%。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2541 万m3,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37.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32.0%;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3811 万m3,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70.8%,可开采率为55.6%;重复计算量为2720 万m3,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8.1%。对各分区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进行频率计算,成果见表2。

表2 埇桥区不同频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计算成果表

3.供水量

现状供水包括以开采中深层、深层地下水为主的工业生产、城市生活用水,以开采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主的农田灌溉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工业生产用水等。根据《2019年宿州市水资源公报》(宿州市水利局),2019年埇桥区总供水量33147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9946 万m3,占总供水量的30.0%;地下水供水量21300 万m3,占总供水量的64.3%;其他水源供水量1901m3,占总供水量的5.7%。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分析

埇桥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2814 万m3,人均水资源量378m3,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

埇桥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9192 万m3,多年平均可利用量为12541 万m3,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可利用率为32.0%。根据多年供用水资料分析,全区地表水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不高,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由于工程蓄水能力、工程数量、提水能力、管理运用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利用程度差别也较大。因此,可以看出地表水开发利用潜力还很大,可通过对现有工程的技术改造和续建配套进行挖掘。

埇桥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模数为14.4万m3/km2·a,可开采模数为8.2 万m3/km2·a。根据近几年地下水开采量调查资料分析,全区地下水平均开采强度在4~6 万m3/km2.a,浅层地下水资源开采率在57%左右。由此可见,浅层地下水尚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目前,埇桥区境内有宿州市汴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宿州市城南污水厂再生回用工程、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高铁新城北部污水处理厂、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污水处理厂4 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为31 万m3/d,再生水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可以考虑建立相关工程措施使得再生水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工程调蓄能力不足

埇桥区地面径流不丰沛,且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悬殊,难以充分利用。从工程条件看,埇桥区大部分为平原区,缺乏大型蓄水条件,使当地地表水和过境水的利用受到限制。

2.水环境生态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工业发达的城镇附近水域污染最为突出,并且城市水污染向农村转移出现加速趋势。近几年埇桥区加大了水资源保护力度,境内河流水质得到较明显的改善。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加之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不同程度的污染了地表水,对地下水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3.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

埇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不高、利用效率较低,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灌溉制度,主要表现为灌溉方式落后,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小,农村乡镇企业相对较为严重。

4.当地地表水利用量不高,地下水置换相对滞后

外调水水质水量难以保障生活用水要求,城市生活及农饮用水主要依靠中深层地下水。部分地方水源井布置不合理,导至地下水超采。地下水置换相对滞后。争取2025—2030年逐步采用地表水置换城市生活及农饮开采的中深层地下水。

5.水资源配置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区域蓄水、调水、引水等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能力偏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调度手段,难以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

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推进治水兴水事业,应立足解决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1.坚持“两手发力”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实现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配合,形成科学有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2.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解决灌溉用水利用率偏低问题,需要改进灌溉方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应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水电管理创新。推行渠道防渗、喷灌、微灌、滴灌等工程节水灌溉措施,推广控制灌溉、非充分灌溉、节水点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3.改善水环境,治理水污染

一是积极推动地面水污染防治,包括治理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再生水调控工程。二是治理河流水污染,积极开展市区河湖水面整治开发,使河道实现“清起来,流起来”的目标。三是有效保护和涵养水源,按照埇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强化对禁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实行总量控制,防止地下水污染,减少超量开采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

4.加强水资源宏观调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有效满足供水需求,需要加强水资源宏观调配。例如通过适当退耕还湖以及改造坑塘、新挖沟渠和沟渠清淤等措施增加地表水拦蓄量,并利用汛期相机复蓄弃水,开辟第二水源。

五、结语

宿州市埇桥区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应结合水资源的现状,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密切注意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和保护,合理开发水资源,使埇桥区水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合理使用■

猜你喜欢
宿州市供水量浅层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拼 搏
揽 月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
宿州市2000国家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