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大工作理念全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巡察“新都品牌”

2021-08-05 20:49黄斌
廉政瞭望 2021年7期
关键词:区委高质量规范

黄斌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部署,始终坚持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视工作方针为根本遵循,通过4年探索实践,围绕“规范、创新、融合、发展”四大工作理念,全力打造縣域高质量巡察“新都品牌”。

以规范为基础,让巡察更有“底”

抓队伍规范。配强巡察中坚力量,搭建“一办三组”组织体系,每组配齐组长、副组长、专员。建强巡察专业队伍,组建覆盖全区的巡察联络员队伍。强化队伍教育监管,创新“两评一考”工作机制,出台《巡察抽调人员考核办法》,打造规范化专业化巡察铁军。

抓制度规范。出台《区委巡察工作议事决策规则》,规范书记专题会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研究审议巡察工作制度。修订完善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规划,绘制高质量推进全覆盖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优化巡察工作流程,细化《巡察工作指南》文书模板49份,确保巡察工作各流程、各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抓品牌规范。创品牌logo,精心设计带有新都特色的巡察logo,加入荷花、利剑元素,充分体现新都巡察的“底色”与“特色”。强品牌内涵,利用每周例会、半月讲坛交流分享,将“忠诚、干净、担当”融入到每一位巡察干部血液中,涵养新都巡察的“文化”与“底蕴”。

以创新为动力,让巡察更有“招”

深化全面覆盖。创新“督导+示范”模式,对已巡察的150个村(社区)开展专项督导,防止出现“改了又犯”。试点“清单式+点题式”巡察,综合运用大数据前置筛查、部门共商、问卷调查等方式,拟定“7+N”巡察清单,明确扶贫领域、扫黑除恶等巡察主题,切实做到群众反对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

深化一线巡察。把发动群众作为村(社区)延伸巡察的重中之重,巡察组坚持走村入户、走上田间地头,用群众语言、客家方言,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真正做到“用脚步丈量村级巡察的舞台,用实干弘扬政治巡察的内涵”。

深化回访问效。按照“个性问题+重点问题+共性问题”分层分类原则,压实各级整改责任,切实做到“乡村吹哨、部门报到”。同时,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镇(街道)及村(社区),采取“村民坝坝会”的形式对整改成效进行回访,真正把群众“操心事”当做巡察“心头事”。

深化画像机制。强化对巡察结果的综合运用,探索从巡察视角对村(社区)党组织进行政治生态“画像”。通过系统梳理、分类剖析各村(社区)巡察情况,围绕信访、涉及问题线索、年度考核、群众满意度、表彰奖励等13个指标,构建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评价分析体系,对全区347名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进行初步画像,为全区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提供有力参考。

以融合为平台,让巡察更有“力”

“点”上融合。探索开展大系统大部门巡察常态监督试点,推动构建“区委巡察+内部督察”立体监督网。指导国有企业等大系统,结合巡察的方式和手段,开展内部自查自检工作,建设“常驻不走”监督部队,放大巡察监督效应。

“线”上融合。探索制定《巡察整改工作实施办法》,通过巡察整改质效评估,将各个监督进行有效“串联”“链接”。配套制定整改质效评估方案,细化4类71项评估指标,构建“看病、治病、防病”闭环机制,切实提升整改工作成效。

“面”上融合。用好联席会议制度这个重要平台,深化与18家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通过建立会议协商、线索移交、问题研判、信息互通等四项机制,在人才库建设、复杂问题协商处理、明确职责职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共召开联席会议4次,研究历史遗留问题3个,研究共性问题10类47个,向部门提出意见建议47个。

以发展为导向,让巡察更有“效”

以信息化建设助推巡察高质量发展。用好巡察信息管理系统,自主研发巡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收集、线索汇总、分析查询、跟踪预警”等功能,提升巡察智能管理水平。用活巡审联动数据库,联合审计部门,建成涵盖社保、车管、民政、医疗等基础信息的巡审联动数据库。通过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所涉数据进行关联对比分析,快速精准发现问题。

以高质量巡察助力基层治理上台阶。发挥巡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效应,对照中央、省委巡视、市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以及区委前7轮巡察中发现的1773个问题,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健全制度机制320余个,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再提升、再完善。(作者系成都市新都区委巡察办主任)

猜你喜欢
区委高质量规范
阵地前移接地气主动创新勇作为
——小店区委党校宣讲模式初探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