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正是风华正茂

2021-08-05 02:33何沛伦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这幢曾祖父老房子

何沛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10后的我,对“共产党”这三个字的理解就是党旗、是“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是一个又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白衣天使、是坚守岗位的军人、科学家……总之,共产党或共产党人,离我的生活很近,但却又那么遥远得模糊,

“什么是共产党呢?是不是共产党都是别人家的人?别人家才会有的呢?”我问外婆。

外婆听了,笑笑地拍拍我的小脑袋:“不会啊,共产党员就是生活中普通的你、我、他啊,你的妈妈、外公都是共产党员呢,而且你的外曾祖父是我们家最早的共产党员呢!改天等你放假了,我带你去我的老家,去了解了解,说不定你会找到答案”

“太好了!”我开心地叫着,盼望着假期的到来。

终于,五一假期如期而至,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那个神奇的地方——一个小白土地的小村庄。

村口有两排临路而建的居民房,而进入村子后,却再不见房子,放眼望去,四周都是一望无垠的农田,只有一座青砖黑瓦的老房子矗立在农田的深处,而那个房子的所在地的四周还有一些老房子的残垣断壁,好像很久以前经历过一次大动迁。

外婆指着那座房子说:“你看,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老家”

啊?老家?我抬头看了看那座房子。房子的地基特别高,比周围的残垣断壁的地基都要高出快一米多,房子正门的屋檐下,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定着“中共襄河北地委旧址”,旁边的墙上也嵌着一块石牌,上面写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外婆,你们家怎么是地委旧址?什么是旧址?是根据地吗怎么旁边都没有人住了呢?外婆……”我开启了我的“十万个为什么模式”,问题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一样哒哒哒地往外蹦。

外婆笑笑,轻声说:“不要急,你进去看一看,我再给你讲一讲,你就知道了”说着,她和房子的工作人员寒暄了几句,带着我进入了房子里。

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整齐雅致的庭院,院子的左边有一个长廊,长廊里挂满了资料牌,上面记录了许多关于这幢房子的故事,我一边看着,外婆一边给我讲解。

原来,当年外曾祖父在外求学时,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当时泗港区苏维埃,随着革命发展的需要,外曾祖父自愿变卖家产,把自己的房子拿出来作为当时襄北革命根据地的指挥部,稳定后方后为后期打掉日本人在石家河的堡垒、策反国民党、解放天潜沔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打日本人、打土匪、除汉奸……这幢老房子经历了多次被烧、被炸、被毁,但每一次又都在原址上再次重建,这也是为什么这幢子的地基这么高了。至于为什么周围没有人居住了,是为因外曾祖父去世后,舅爷爷将这幢房子捐给了政府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围居民为了配合政府更好的保護这幢房子,纷纷自愿迁出,搬到了村口。

看着这些资料,这一桩桩只在电视上发生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在我的祖先身上。外婆给我讲外曾祖爷身上的弹痕的故事,我感慨万千,望着外曾祖父的照片,我想:他不是董存瑞、不是黄继光,也不是雷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园守护着、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也是我从未见过面的外曾祖父。他和那些先辈们,和这幢房子一样,多次被烧、被毁,却又一次次重新、重新站起来。

想到这,我突然对共产党和共产党人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打不垮、不放弃,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信念者和实践者,是追求光明并可以带领着人们一起走向光明的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为我生在新中国而感到骄傲,我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学好本领,大步向前。

猜你喜欢
这幢曾祖父老房子
“高跷楼”
老房子
我的曾祖父
装傻的曾祖父
像阿娜
如果不抽烟
老房子
黑暗之光
老房子
黑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