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类红色资源

2021-08-09 10:59何慧琳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7期
关键词:器物党史红色

何慧琳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就是要将红色资源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体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苦难辉煌,领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赓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孕育的红色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红色资源体现为器物性、制度性、精神性三种类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就是要将红色资源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体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苦难辉煌,领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赓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孕育的红色精神。

用好器物性红色资源

器物性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遗存下来的红色遗迹、遗址,以及为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筑建的纪念馆、纪念碑、人物塑像、烈士陵园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吉安、遵义、延安到上海、北京、天津等,中华大地上到处留下了宝贵的器物性红色资源,这些不可磨灭的印记承载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器物性红色资源,就是要发挥器物性红色资源作为显性文化符号的特殊优势,把器物性红色资源客观、真实、有效地融入教学内容,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铭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赓续奋斗的不懈努力;就是要深入挖掘器物性红色资源的实物性特征,把握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纪念活动等,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瞻仰革命遗迹、祭扫烈士陵墓,以及开展红色观影、红色调研项目等方式,把历史厚重感和现场体验直观性结合起来,见人见物见思想,引导全体党员透过红色历史符号,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就是要挖掘器物性红色资源的网络育人功效,利用AR、VR等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等,强化情景体验式学习,将历史与现实交融,引导全体党员在亲身体验器物性红色资源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用好制度性红色资源

制度性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纲领、方针政策、文献著作、体制机制等具有规约性、导向性的红色资源,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克敌制胜、不断前行的重要法宝和独特政治优势。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制度性红色资源,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增强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品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就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加大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研究、学习、教育和宣傳,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精髓和现实要求,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继续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份满意和合格的答卷,永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就必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结合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以“检身若不及”的高度自觉,敢于自我批评、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改正,帮助同志发现缺点、改正错误,携手共进,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用好精神性红色资源

精神性红色资源是指蕴含于器物性红色资源和制度性红色资源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的系列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性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断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的百年历程之中,展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拼搏不息的伟大精神特质,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精神性红色资源,就需要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和教育,讲清楚历史发展所蕴涵的精神伟力,学史明理、学史增信,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死考验中屡创奇迹,在重重困难下不断书写辉煌的精神密码,感悟红色基因对中国共产党实现拯救中国、复兴中国的精神力量;就需要结合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形势、新任务,讲清楚精神性红色资源的重要作用,学史崇德,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自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伟力,在继续攻坚克难中取得新胜利、铸就新辉煌;就需要结合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讲清楚赓续红色精神对中国共产党高质量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高规格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独特意义,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要更加发扬担当精神,为民担责、为民尽责,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研究员)

链接

弘扬红色文化  江苏公布首批100个红色地名

文│王宗

6月3日,江苏省民政厅、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发布江苏省首批100个红色地名,弘扬红色文化。

100个红色地名中,按类别分:村落区片18个,纪念地和建筑物76个,山河湖岛6个;按年代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88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个,改革开放时期8个。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戚锡生表示,地名是历史的重要载体。红色地名承载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和感人事迹,是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烙印,是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其中,周恩来故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旧址等红色地名,是周恩来留在江苏的红色印迹。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志士、爱国人士的遇难地,承载了雨花英烈们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部队中,有一支以江苏地名命名的英雄连队——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

时代楷模中,“一生守一岛”的王继才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赵亚夫,以他们的感人事迹,赋予了灌云开山岛、句容戴庄以新时代的红色内涵。

下一步,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江苏将不断完善地名信息,留存乡愁记忆,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以乡镇、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居民点、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等地名类别为重点,补充完善乡村地名信息,让人民群众在互联网上就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评价认定,设置地名文化碑牌,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

猜你喜欢
器物党史红色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