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法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分析

2021-08-09 23:19薄海峰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7期
关键词:管理法内镜消化

薄海峰

摘  要:目的  探讨在消化内镜室引入“5S”管理法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抽取均来自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消化道内镜就诊患者,对92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对照组46例应用内镜中心传统管理方案,观察组针对所选46例应用“5S”管理法。对组间工作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对消化内镜室开展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5S”管理法,可为内镜室环境改善提供理想条件,促进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5S管理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7-0077-03

近年来,随着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的增加,消化内镜检查成为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诊疗方式。消化内镜检查可以有效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范围、性质等,从而促进诊断的准确和治疗的有效性。但该诊疗方式属于一种对人体的侵入性操作,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压力,从而对诊断和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内镜室护理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工作效率下降,引发医患关系紧张,阻碍了治疗的顺利开展[1]。“5S”管理法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又称“五常法则”[2]。本次研究针对临床所选病例,在针对消化内镜室展开护理管理时,引入“5S”管理法,旨在探讨该管理模式在提高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抽取均来自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消化道内镜就诊患者,对92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对照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6~71岁,平均(49.33±10.17)岁;涉及疾病包括慢性胃炎10例,胃癌9例,胃溃疡14例,消化道出血13例;观察组46例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8~75岁,平均(50.04±10.25)岁;涉及疾病包括慢性胃炎9例,胃癌11例,胃溃疡12例,消化道出血14例。本研究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具均衡可比性(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抽取患者均自愿对知情同意书签署。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针对所选病例运用内镜中心传统管理方案,包括综合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详细介绍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告知患者在开展诊疗期间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应对方案,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提前排清大小便,做好肠道清理和准备。在进行诊疗的时候为患者实行常规基础护理,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平复其心情,保障诊疗顺利完成。

观察组重视“5S”管理法的实施,对护理服务的质量进行管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整理:每15天对消化内镜室工作环境进行1次物品整理,优化内镜室工作空间,对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清理,少用的另外安置;专业人员每15天检查1次内镜室设备,日常则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处在能正常工作状态;设备和设施采取定点摆放的方式,器械和药品则根据使用的频率,进行分门别类防止,并标志上清晰、明确的标识。②整顿:根据内镜种类的不同,存放在不同的区域;内镜室外张贴储存区明细图,方便医护人员可以最快速度找到所需物品,对设备、药品的使用、退还均需要登记在册;方便定期盘点及日常管理;胃肠镜因使用频率较高,可放置在靠前的位置,方便取用;给每个内镜标上编号,且根据编号排列,编号对应核查表的登记号码,方便核查,可以对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予以促进,促使等待时间减少。③清扫:每次内镜手术完成后及时打扫内镜室卫生,清扫药物垃圾、污液,完成对消化内镜等器械的消毒清洗;定期对内镜室进行清洗打扫,内镜室环境应时刻保持整洁、干净,并进行空气消毒,避免设备、药品粘上细菌,出现患者感染的不良事故。④清洁:综合性规化整理、整顿、清扫三个环节,并制定规范制度进行管理,对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考核,总结不足之处,制定出整改方案,可持续之处继续保持且要发展进步。⑤修养:定期组织展开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学习,以使综合素质增强,工作热情得以调动,积极参与提高护理质量的行动中,实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强化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管理目的。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工作质量评分,包括内镜室环境、工作效率、服务态度。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本次研究护理满意度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在患者出院时填写,问卷完全收回,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该护理方法越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SPSS22.0处理,各項工作质量评分即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由t检验;护理满意度即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由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组间各项工作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经对组间各项工作质量展开对比,观察组各项评测所得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经对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观察组评估所得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消化道内镜手术为对临床消化道系统疾病治疗的常用手段,随着选择该手术治疗的患者急剧增加,给内镜中心医护工作带来难度。“5S”管理法在制定时,用于企业管理,中心思想为使质量管理实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5个环节实施重点强化管理,提高员工自身管理,促进员工工作能力,促进责任意识树立,从而使团队的凝聚力增强,使企业的治疗管理水平从整体上实现质的飞跃[3-4]。就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而言,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该技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实际诊疗期间无法避免诱导患者身心的应激反应发生,从而影响诊疗结果,因此在进行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实施舒适的护理服务,降低相关应激反应程度[5-6]。将“5S”管理法在消化内镜室相关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整理消化内镜室的诊疗环境;整顿室内的设备、药品;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使全院树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意识,减少诊疗过程发生失误的概率,让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得到最大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以此获得最佳的诊疗效果[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各项工作质量的评分居更高水平,护理满意度更佳,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5S”管理法应用于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作用十分突出,对改善内镜室环境、提高护理治疗、促进护患关系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继花,郎燕芳.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2):213-215.

[2]李岳桓,刘健琼.“5S”管理法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6):40-42.

[3]张春燕.标准化护理管理对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245-1247.

[4]邵素娇,李静静,叶扬眉.“5S”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6):135-136.

[5]亢媛,黄福秀,亢君.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187-2189.

[6]王静舞,魏红梅,赵海霞.”五常法”在消化内镜中心管理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37(2):131-132.

[7]杨嫦娥,席宏,刘变英,等.五常法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3):366-367.

[8]张欣欣.“5S”管理法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54-255.

猜你喜欢
管理法内镜消化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国际首创第五代消化内镜(机器人内镜)研制成功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