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常香玉

2021-08-09 12:22缑昱健
新西部 2021年6期
关键词:义演剧社豫剧

缑昱健

她恪守戏比天大的崇高信念,用毕生精力把豫剧艺术推向了巅峰。她以爱党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好戏先做人的人格艺德,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她就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出生于河南省巩县董沟村。父亲张茂堂是河南梆子豫西调的艺人,声腔出众。常香玉从小耳濡目染,逐渐养成了对戏剧的热爱。因为家穷生计艰难,常香玉9岁开始学戏,经父亲悉心培养及几任师傅的调教,12岁登台演出便踢响了头三脚。自此,戏越演越多,逐渐成为河南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8年冬,常香玉和家人来到西安,在豫秦剧院搭戏班演出。当时,逃难到陕西的河南难民众多,看河南梆子的观众日益增多。常香玉年龄虽小,表演却活灵活现,唱腔清脆好听,字正腔圆,很受观众欢迎。几个月不间断的演出,常香玉在西安的名声越来越响,被称为“豫西牡丹”。

刚到西安不久,常香玉就为难民子弟学校义演募捐,招收失学儿童、改善学校条件。除捐赠学校外,她还积极救济难民,在西安南大街支起四口大锅,施粥舍饭,还买来苞谷、面粉送到北门外和太华路难民区及东关八仙庵,挨家挨户发放救济粮。在宝鸡演出时,在金陵河两岸搭建席棚、支锅舍粥,供难民安身。

1944年,常香玉与陈宪章喜结连理。在西安深厚的传统文化、昂扬的革命文化、淳朴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戏曲文化的滋养下,常香玉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创立了“常派”艺术。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捐献运动。常香玉和丈夫也立即响应捐献号召,连续三天义演捐出了全部收入,但总觉得捐得不够。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通过义演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她把三个孩子全部送进幼儿园,把剧社唯一一部拉货的卡车,连同自己的房子和金银首饰几乎全部家当都卖了,筹到了一笔义演资金,随即率领59名演员踏上义演募捐的行程。

常香玉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剧社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城市进行义演。她的爱国义举感动了全国人民,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追捧,演出场场爆满,买不到票的观众就直接坐在剧场外面听,不少农民背着粮食去看戏。剧社在广州演出期间,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叶剑英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并给她题词“爱国艺人”。经过半年的义演,香玉剧社共演出178场,观众达31万余人,演出主要剧目16个,其中以《花木兰》一剧演出场次最多,最受群众欢迎。义演捐款达到15.2亿元旧币,为志愿军捐献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

常香玉义演捐献飞机的事迹点燃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得到人民的热烈响应,有的姑娘把自己的嫁妆都捐了出来,有的老人把一生的积蓄献了出来。常香玉义演捐献飞机的事,引起毛主席的关注。1952年4月,在全国文艺汇演期间,毛泽东观看完常香玉演出的《拷红》后,握着她的手兴奋地说:“你这个香玉了不起嘛!我该向你学习。”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专门接见她,说“常香玉不简单”。

1953年,中央文化部决定派遣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到朝鲜前线慰问演出,常香玉二话不说就加入到慰问团中。在朝鲜前线,以常香玉为首的香玉剧社组成的豫剧队面对着天上的飞机轰炸,地上的火力封锁,下坑道、进掩体为战士们演出。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的爱国热情给了这些面对枪林弹雨的铁血男儿最大的精神鼓舞,在一百七十多天里演出了180多场,直到朝鲜战争取得胜利。

2004年6月,常香玉因病去世,享年82岁。7月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常香玉生前曾说:“艺术是生命,气节最重要,民众为父母,奉献是责任。”她的一生都践行着“先有人格,后有戏格”的座右铭,她的言行始终影响着后人!

猜你喜欢
义演剧社豫剧
五平台联合发起“相信未来”义演活动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教案
戏剧演出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冲锋剧社在唐县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教室里的趣事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
义演十余年,助学百八童
农民工带母亲四处“义演”只为娘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