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研究

2021-08-09 11:02黄继成肖晨光魏晋山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术后疗效

黄继成 肖晨光 魏晋山

摘  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择取2010年4月~2020年4月间在兰州五零四医院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时间2010年4月~2020年4月,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对比术后6个月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给予不同康复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进行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28-03

踝关节骨折在骨科中较为常见,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时,需将患者骨折部位精准复位,并对其进行固定,进而促进软骨关节恢复,促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目前来讲,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利于患者恢复骨关节运动功能,但术后需进行科学有效的早期康复锻炼,否则即使骨折部位已经愈合,患者也可能发生运动功能障碍[1]。本次研究为探讨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择取2010年4月~2020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开展研究时间为2010年4月,结束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选取在兰州五零四医院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性骨折患者18例,女性骨折患者17例,年龄38~80岁,年龄均值为(61.57±6.75)岁。对照组中,男性骨折患者16例,女性骨折患者19例;年龄39~81岁,年龄均值为(62.57±7.14)岁。本次研究中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知情同意,比较70例骨折患者相关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甘肃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并按照赫尔辛基宣言的标准进行[2]。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皆经X线或CT检查确诊是踝关节骨折;②皆是单侧闭合性踝关节骨折;③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疼痛、肿胀与功能障碍等表现;④符合踝关节内固定术治疗指征。

排除标准:①多发性骨折;②粉碎性骨折;③开放性骨折;④并发严重躯体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术后打石膏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消肿化瘀措施,避免患处淤血。术后3d内,要给予患者下肢静脉泵;术后4d,可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10d,患者可开始开始踝关节康复治疗;术后2周,鼓励患者站立,结合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进行行走锻炼;术后6周,鼓励患者负重行走,但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对于骨折较为稳定且固定可靠患者康复治疗方法如下:术后1~3d,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足趾,同时进行被动抬腿锻炼;术后1周,锻炼膝关节能力,进行屈曲、伸展运动,有利于恢复肌肉功能;术后2~4周,踝关节患处打石膏患者,可结合恢复情况經医生确认后去除石膏进行踝关节运动,未打石膏患者依据自身病情开展踝关节运动,包括被动内外翻及屈伸踝关节运动、主动内外翻及屈伸踝关节运动,进行上述锻炼前,可先用热敷,有利于提升组织延展性,锻炼时注意力度逐渐用力,以无痛或微痛感为宜;术后4~8周,结合X线片及恢复情况,将石膏或支具拆除,随后咨询专业医生确定是否可以开展负重运动,包括各方位跨步锻炼及下肢负重锻炼、垂腿勾腿锻炼、踝关节内外翻抗阻锻炼等;术后8周,开展肌肉锻炼,并增加踝关节锻炼强度,包括深蹲、提踵及上下台阶练习,进而提升踝关节活动度。对于骨折稳定性不佳患者康复治疗方法如下:术后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活动脚趾,并进行抬腿锻炼;术后1~2周,开展肌肉锻炼及膝关节活动锻炼,必要时可采取CPM机辅助,锻炼方法同上;术后2周,开展肌肉收缩锻炼;术后10~12周,结合患者实际恢复情况进行负重锻炼。患者开展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了解患者实际需求,消除其思想负担,耐心告知关节功能训练目的,将传统被动康复治疗转化为主动康复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进行6个月康复训练,采取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术后6个月,踝关节没有肿胀及疼痛,可正常行走,且AOFAS评分≥85分,判为优;踝关节肿胀及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度为正常3/4,且AOFAS评分在75~84分间,判为良;活动后踝关节有疼痛感,活动度仅为正常1/2,且AOFAS评分在在60~74分间,判为一般;行走后或静息时踝关节疼痛,伴有肿胀、畸形等症状,且AOFAS评分≤59分,判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均采取SPSS23.0软件运算,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对比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康复治疗6个月后,35例观察组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AOFAS评分比较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踝关节主要由胫骨、距骨及腓骨下端组成,关节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是机体内重要负重关节[3]。踝关节对于人体正常运动来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日常行走及跳跃,均依靠踝关节跖屈及背伸,具有稳定性及灵活性[4]。踝关节运动与距骨滑车有关,距骨滑车在机体内呈圆锥体,可保障踝关节进行跖屈及内旋运动[5]。踝关节处肌肉群与小腿筋膜相间隔,前方肌腱可保障踝关节正常背伸,后方肌腱可保障踝跖屈运动正常进行,进而保障机体平衡,避免踝关节损伤。踝关节骨折在臨床上较为常见,另外由于术后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踝关节僵直症状,导致踝关节功能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因此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踝关节生理结构[6]。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可有效防治术后水肿淤血,促进患者恢复关节功能,避免术后发生关节受限等问题。为证实康复治疗对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哭复的影响,择取本院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术后采取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达94.29%高于对照组74.29%,进一步表明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越早开展康复治疗,临床疗效越好,选择合适时机开展康复治疗,可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改善预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易林,罗玉龙,郭华,等.中医康复疗法联合抗凝治疗在踝关节骨折围术期及术后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140-142.

[2]王福玲.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544-546.

[3]盛朝辉,黎力昊,王健军,等.尚元疏筋通络洗剂对Denis-WeberB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作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05):810-814.

[4]刘广辉.舒筋活血汤加减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09):162-163.

[5]仲荣洲,许嘉宁,王陶黎,等.小腿后侧深层肌肉手法松解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后期僵硬[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31(02):104-107.

[6]杨加黎,张贤.乌头煎熏洗结合功能锻炼对比单纯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四川中医,2017,35(03):146-148.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术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