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过境公路与镇区街道设计差异性对比研究

2021-08-10 10:3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镇区设计规范过境

冯 亚 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0 引 言

我国小城镇,即建制镇,是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追溯它的形成,其中大多数是由路边经济带动发展的.小城镇过境公路是指一般穿越城镇核心路段的公路,等级较高,主要行使小城镇与其他地区的交通连接功能;镇区街道即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城镇内部街道用地,主要为镇区内部提供交通与交往场所.小城镇依靠过境公路发展当地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小城镇与过境公路相互促进,互相依靠.但是,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公路运输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小城镇与过境公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干线交通影响城镇安全,城镇发展阻塞干线交通,过境公路对小城镇发展的限制越来越大,为城镇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逐渐超过促进作用,为了建设小城镇良好的街道空间,过境公路开始寻求出路——公路改线.由此引发笔者对小城镇过境公路与镇区街道设计差异性的思考.

1 公路设计和街道设计研究现状

1.1 公路设计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公路设计方面涉及较早,从颁布一系列法案到关注公路总体设计,研究较为全面.由最初单纯关注公路交通到目前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经历了较长时间.中国的公路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在改革开放之前,旧中国的公路交通极为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恢复,公路开始获得长足发展.第二,改革开放后,各级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启动了有计划的国家公路基础设施建设,1985年起国家陆续颁布有关法规,使公路建设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1].但由于在进行公路设计时,没有对公路的实际交通情况进行系统性地掌握,机械地对公路采用原有的、特定的设计方法进行毫无针对性设计,进而造成公路规划设计不合理、与周围环境不匹配等问题.另外,当前我国城市公路设计缺少环境保护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只是单纯地重视交通能力的建设,忽略了道路绿化环境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制约了宜居城市建设[2].

1.2 街道设计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了街道空间并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对于街道设计的理念逐步人性化,街道从交通属性回归场所属性,设计师更加注重人的需求,街道不仅限于街道本身.这一观念的转变可以为中国的街道空间研究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理论和方法学参考.在中国,关于街道的研究和讨论很多,涉及物质空间环境,生命力塑造和街道交通等方面,从城市街道角度出发研究其空间与功能以及美学的著作从不缺乏.但针对小城镇街道的研究主要以景观要素为切入点,缺乏了街道空间、功能以及人对于街道的影响力等方面的思考以及与公路设计的对比研究.

2 公路与街道概念解析

公路是城市,乡镇等各地的连接通道.它主要用于汽车行驶,并具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设施.公路的字面含义是公用之路、公众交通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马车等众多交通工具都可以走[3].

“街”字出自《管子·五行志》,是通的意思[3].街道即为街与道,道即为路,是通的意思.现下,“街”强调由其两侧建筑围合的空间,以及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各种活动的顺利实现.通常,“街”以两侧建筑为空间界面,向路中延伸依次为行人活动空间、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和机动车通行空间,交通空间与两侧建筑通常有密切的联系[3].

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公路主要行使交通功能(如图1).街道即是“路”与“场”的结合,场即为空间,主要行使交往功能(如图2).

图1 公路 图2 街道

3 公路设计与街道设计对比研究

3.1 技术标准层面差异性对比

现我国采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规范从公路的如何分级、交通承载力、总体设计、如何选取位置、公路横断面(如图3)、公路平面、公路标高、线形设计、公路与其他道路如何交叉、公路沿线设施等方面进行说明[4].

图3 公路横断面

街道设计规范目前采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主要包括道路如何进行分类、街道的交通承载力、街道横断面(如图4)、街道线形平面、道路标高、交叉口设计、慢行交通、停车和广场设计、路基和路面、管线和排水以及照明、绿化和景观等[5].

图4 街道横断面

根据设计规范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没有在慢行交通、工程管线和排水以及照明、街道景观三方面有相关说明,而在等级选用、设计速度、通行能力、控制出入、横断面、车道数、纵断面、道路交叉等方面与街道设计规范涉及的有所差异(如表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在沿线设施方面无详细说明.

表1 设计规范差异表

3.2 在城市设计方面关注重点差异

城市设计更注重在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过程中,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去满足人的精神要求,同时要体现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体现城市环境的统一和谐[6].《城市设计》对道路空间设计的描述如下:在保证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街道交往空间的舒适度和人们使用的满意程度来保障其良好的空间氛围[7].而根据以上对公路设计的论述,笔者发现公路关注重点集中在交通方面,城市设计方面鲜有表达;反之来看街道设计,其关注点不仅在于道路本身更多的是对街道两侧功能、空间等涉及人的情感的方面(如表2).

表2 过境公路和镇区街道在城市设计方面的关注重点差异分析表

4 结 论

从规范上来讲,过境公路设计与镇区街道设计在技术标准层面上有较大差异,过境公路有较快的设计速度、较强的通行能力、较宽的车行道、路面标高高于公路两侧建筑标高、视距范围也较大、公路交叉与其他道路多为立体交叉且部分有限制.而镇区街道则反之,道路交叉多为平面交叉,同时关注行人、非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街道两侧公共服务设施较多、街道路面下敷设管线.

从城市设计方面来讲,分为功能定位、空间构成、景观构成、情感要素、视觉要素五方面的差异说明,总体来说,过境公路缺乏对人的考虑,这就包括功能上交往功能的丧失、空间上只关注实用性、景观单一且必要加之冷淡情感以及单调的视觉要素的加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它在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城镇的空间及经济的发展多依赖于过境公路,现如今小城镇的发展问题与过境公路的交通问题互相矛盾,为了改善小城镇街道空间、提升街道风貌、改造功能结构以及确保街道交通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解决过境公路的交通问题,分析小城镇过境公路与镇区街道设计的差异性可以为小城镇过境公路改镇区街道城市设计方法的提出奠定研究基础.

猜你喜欢
镇区设计规范过境
春风过境,人间温暖(组诗)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关于化工产业发展型乡镇镇区规划编制思考
——以东至县香隅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辨云识雨 等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探讨电力工程结构设计问题及设计规范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旅行美食纪录片《波登过境》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