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信念

2021-08-10 08:53滕敏杰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入党经历

滕敏杰

得知儿子预备党员在“七一”就要转正的消息,我和丈夫兴奋了好几天。当我把这個喜讯告诉父母时,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认真又严肃地说:“这是正事儿,年轻人得有追求。”父亲母亲都是八十多岁的老党员,我和丈夫也是近六十岁的中年党员,儿子称得上是我们家族中年轻的新党员,这接力棒在我们家传递,今后还会有子孙传递着。任岁月老去,任生命老去,永存的是信念。

我的母亲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我还没有出生。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忙忙碌碌,白天上班工作,晚间去单位开会,深夜还要为孩子们缝缝补补。等第二天我起床时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做好,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睡觉,又是什么时候起床的。母亲在百货商店站拦柜,没有休息日。我也只有在放学时到商店,站在柜台外边和当小组长的母亲打声招呼才回家。

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入的党,我记得父亲每天都要早出晚归,为的是商店还没开门前就把营业厅打扫干净,下班后再把单位后院打扫一遍。父亲经常出差搞外调,每次出差回来一算账都出“窟窿”,常常几个月工资都搭进去了,搭工又搭钱的差事别人不愿意去做,通常都是我父亲做。如今,父母已年老体弱,他们没有伟大的壮举,也不是英雄人物,他们默默地勤劳工作,孝敬侍奉老人,培养教育子女,是再普通不过的党员。

说起我自己的入党经历,过程较长。从走出校门到农村插队开始,就写了入党申请书,交到大队党支部,党组织把我作为积极分子培养。只是第二年我考学离开了农村,入党的事暂时搁浅了。

毕业后,我被分到县医院,在手术室工作。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加之正规学校毕业的护士少,工作量自然就大。记得有一次连台做手术,二十四小时没下手术台,白天的一个绝育术还没做完,就来了一个阑尾炎穿孔患者,傍晚又进来一个外伤患者。不知不觉,天渐渐地亮了,精疲力竭的我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把外伤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手术多的时候常常一个礼拜回不了家,白天黑夜连轴转。也就是在那时,我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高的认识,于是又写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又把我作为积极分子培养。

因工作变动,我调到新单位,医院把我的入党申请和思想汇报都转给了新单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思想逐渐成熟。终于有一天,我光荣地成了一名中共党员。丈夫和我的经历差不多,当兵时就申请入党,表现积极,每天早起抢着打扫卫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也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单位入了党。我们受党的培养,一心向上,积极要求进步。

儿子的成长经历就不一样了,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没吃过苦,生活条件优越,思想开放,虽工作努力,但我担心他对入党的认识不足。其间,儿子有怎样的奋斗经历我不甚清楚,但我相信他一定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所以听到他入党转正的消息我十分欣慰。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充分体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我家三代党员没有想过如何升官发财,只想默默地工作,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个人,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梦寐以求;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像父亲母亲教育我一样,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真心真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今年是建党一百年,作为一个伟大的党,在经历了百年风雨、百年奋斗、百年辉煌之后,正青春勃发、风华正茂,带领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入党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标准及其衡量方法探析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