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月色

2021-08-10 09:49高伟俊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阿克陶县白山湖畔

高伟俊

唐朝著名诗人张若虚在他的压轴之诗《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这纤尘俱无的宇宙中,一轮孤月高照,仿佛一个银色的神话般的美妙境界,多么幽美、恬静。而这样的一种“月下世界”,在新疆阿克陶县的白山湖,我是有所体验的。

前年八月底开始,我们江西省首批援疆支教教师中,大多数人居住在新疆阿克陶县的雪松中学,大家一起吃住。到了晚上,吃好晚餐,我们几位喜欢散步的援友,就三五一群,前往距离学校一公里的白山湖湿地公园散步。

白山湖湿地公园也是我们江西省委、省政府援疆投资的一个大项目。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湿地,如今却成为干旱少雨的阿克陶县城的“肺腑之地”。周长大约六公里的白山湖成为这个公园的“点睛之笔”,它犹如阿克陶县这位美人的一颗迷人的眼睛,在这颗眼睛的周边散步,成为我们当时雷打不动的节目之一。

春天的白山湖是十分热闹的,那一方鲜红色的月季花出落得宛如一个个丰满的姑娘,惹得我们在黄昏时刻,拍摄下一张张美丽的照片。一簇簇黄白相间的菊花也十分惹人眼目,那一朵朵饱满的小菊花像维吾尔族小姑娘的笑脸,在余晖中闪烁……

白山湖周边种植了一株株窈窕淑女般的柳树,在春天里显得娴静温柔,那一枝枝缀满小柳叶的身姿,是我们最温柔的记忆之一。湖边还生长着一圃圃的芦苇,春天的芦苇刚刚发芽,嫩绿的芦苇尖在湿地的盐碱地上照样坚强地成长着。它们一到夏季,仿佛一棵棵青绿的竹子,长成青年般的身姿,密密匝匝的,一起向天空仰望。到了秋冬之际,那芦苇穗如少女的粟黄色头发,在黄昏的微风中摇曳多姿,呈现出一派唯美的风景画。

在春夏黄昏的湖畔散步,那是一种清新迷人的感觉。一轮圆月在东方徐徐升起之时,我们可以看到那一道道月光铺在湖水中,泛着金色的光芒。水中的月影,像一块洁白光亮的玉璧,静静地沉浸在水中央。那是范仲淹笔下《岳阳楼记》中描写月色的文句“静影沉璧,浮光跃金”的最真实的写照。

当一轮圆月高挂天空,阿克陶县白山湖湿地公园中的所有路灯也同样放射出灿烂多彩的光辉。白山湖周边小区居民楼的灯光、街道上的路灯,放出五彩的光芒。最喜的是白山湖湿地公园地标式的建筑物“白山灯塔”,这时,它通体透亮,以它最强大的光彩,照耀着这一片宽广的土地。这时,月光与灯光交织在一起,整个公园像一座大剧场,我们仿佛在梦境中行走、徜徉……

秋冬之时的白山湖,最是安谧。湖边没有几个人影,我们几位散步的铁杆哥们,照样在有些寒气的湖边行走。这时的我,往往要走在最后面,因为我感觉这时的月光最惹我的思乡之情,我不想快步前行,我想在湖畔慢慢享用这凄美、苍凉的月色!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关山月》中的诗句。这雄浑壮观、浩渺无际的意境,在这个时刻,我体会最深了。也许,李白的这一种怀念故土、思念亲人的深沉思绪,在这时触动了我,我的内心也不禁涌起一股伤感、惆怅的思乡之情。

这时,我分明看到:那湖边一棵棵铁色坚硬的高大树木的枝丫上,有一轮孤月在枝头徘徊,那昏暗的月色中,仿佛有我母亲憔悴的面容在闪现,那是一副带着忧傷而思念的表情。站在湖畔,凝望着这凄凉的月光,我的内心变得十分脆弱和伤感。当走远的同伴在前面喊着我的名字时,我才缓过神来,抬起有些沉重的脚步,快步向他们追去……

当深秋之月慢慢升起时,它像一位多情的人,处处随着我们前行。“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唐朝诗人戎昱的诗句,完全暗合我当时的心境,我感觉晚秋的白山湖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静谧了。也许,秋季就是思念的季节,我们在新疆阿克陶县工作,与家乡相隔万里,这样的月色唤起我的思念之情,也似乎合情合理。

“碧天如水夜云轻”,淡远的夜空,月光的清辉普照在整个阿克陶县城,也普照在辽阔的祖国西域。这时的我,趁机登上了白山湖湿地公园中的地标式建筑物“白山灯塔”。站在高五十多米的白山灯塔之上,我更加近距离接近那一轮清亮的月亮了,我更加清楚地看到白山湖湖面上那灯光和水色交融的美景,感受到了整座白山湖湿地公园的静谧夜景,也俯视了半座县城的街灯和楼房灯光交错相融的月下之景。“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牧在《长安夜月》中的诗句,他的这几句诗,写得太符合我当时所看到的月景了。我感觉自己没有错过这一片月景的熏陶,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安定、沉着了!

初冬的白山湖,寒气袭人。没有月光的晚上,我们就停止了散步行动。但是,当初冬的寒月徐徐升起之时,我也趁着兴致,依然在白山湖畔散步。因为,我想再看看那犹如“枝叶扶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的月景……

猜你喜欢
阿克陶县白山湖畔
居湖畔:将自然之美发挥到极致
美丽乡村行之白山街村
破解湖畔“密”语
凶器哪儿去了
登呼中小白山
长白山的杜鹃花
湖畔
湖畔品龙井 人在天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