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过五里河(组章)

2021-08-10 09:49赵天禄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河湾香炉奇石

赵天禄

五里河,从秦岭南麓褶皱中挤出,给家乡的北部镶嵌了一串秀丽的明珠。五里河从源头到河尾一百余里,五里路见一院人家,所以叫“五里河”。五里河,是一条多情的河,她唱着欢快的歌谣,从东照川、马家坪、王家场、十王寺汇入二道河。她独自在古老森林里放纵着阳光的异彩,任金黄的落叶覆没,任两岸千仞立壁叹息着逝者如斯,任风花雪月朝夕往复,她一尘不染地延伸到亘古童稚的秦楚交界处,演绎着“古道西风痩马”的故事,繁衍着春夏秋冬男耕女织的传说。

五月的风,带着夏日麦穗的芳香,将我们一伙浪子,吹到了充满神奇色彩的“五里河”。这里每一座山峰都充满着峥嵘气象,每一条河流都荡漾着美丽的风光,每一块石头都透露出挺拔英姿,每一个村庄都孕育着神奇的故事。

秦楚古道

河是情感丰富的家园,溪水是一架古老的钢琴。在野草杂花簇拥的吊桥边有一座横行山间的四合院。这里,曾是商旅游人歇脚的“骡马店”。几棵老槐,曾系过汗马之缰,斑驳树身,如风雕甲骨。现代人无法诠释,山崖峭壁上悬挂着一个“蜘蛛网”,洞壁依稀可辨“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

沿溪沟东下,行之十余里,便到了两河交汇处,山岸上大书“秦楚通商”四字。古道虽被岁月之水淹没,但两岔河处驿站,秦楚交通的见证还是保留了下来。云游散仙“清和真人”的苍劲题字为峡谷增添了神秘的彩色。游人来此,掬一捧泉水,看夕阳残照下的驿站旧地,耳边似聞铜铃隐约,马蹄声声。不禁遥想古代楚国商人购买丝织品、土布运往陕西,换回食盐。那脚夫成队,骡马成群的阵势何等壮观,那悠扬的山歌传唱声给古代“盐道”披上了文明的衣装。

多情的河湾

古老的河湾,潺潺的溪水。溪水是一个未经化妆的美女,纯情自然,端庄美丽。溪水中埋着石头,石头中埋着黄金,埋着火焰,埋着古典的月光;溪水中漫游着鱼儿,潭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形影相见;河边的洗衣少女,以水为镜,巧笑倩兮,用嘹亮的山歌勾来山上的牛郎;河滩上的卵石,五颜六色,用甲骨文、篆文、英文、拉丁文记载着沧桑巨变的历史,引起游人们无比的珍爱和无穷的遐想。两岸古树,枝叶交汇;两崖的山峰,犬牙交错,以其万千姿态凝固着生存的光影,温柔着铁岩潺潺的生活乐章。

一老一幼的卷毛狮子,张着大口,舞着利爪,在高耸入云、松柏倒挂的深涧峡谷里尽情嬉戏;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在山顶上深情拥抱,两眼怅望远方,真是一对亘古不离的多情鸳鸯。山脉缄默地耸立于天地间,刀削斧劈,那高耸入云的形象象征着大山人的追求和向往。

20世纪70年代,河湾里开来治山大军,叮当的锤声,隆隆的炮声,凿通了青龙的脖颈,河水倾泻而下,穿过“青年洞”,一路欢歌,朝铁佛寺、香炉石奔来。河湾里留下了一百多亩旱涝保收的良田。

山间奇石

从铁佛寺涉水而下,踏着色彩斑斓的鹅卵石,行至半里路时,一个大自然的杰作映入眼帘。只见河湾上耸立着一座状若香炉形的奇石,峡谷两岸古树参天,山崖万丈绝壁。在山崖的一角坐落着一尊石像,高十米,上端大若一栋楼房,中间细若磨盘,底座又像巨大的石龟,卧在那里,且顶端生长许多古树,远看像一个巨大的蘑菇,又像一尊巨型的翡翠酒杯。与奇石相对的河岸边,有一座居住着人家的清代四合院,房屋砖木结构。据说,此房是一闻姓举人后代居住,他仕途宏达,光宗耀祖,只因家人不尊法度,被铁佛寺法师用计破了风水。后闻举人在奇石上建一小庙,长年供香,起名“闻香庙”。谁料,自“闻香庙”建起,闻氏从此一败如水。故此,后人把奇石称为“香炉石”。

“香炉石”旷古而沧桑,阳光照亮峡谷,奇石亮丽山川。你不用猜测这块巨石是如何从岁月中站立起来,你必须清楚:一块奇石的站立,是不会轻而易举被风雨说服,让时光摧毁;一尊巨型酒杯的举邀,是圣贤举杯邀诗人的壮举;一个“香炉石”的耸立,是广袤山川、无限生灵的虔诚。只要你靠近,你就知道这块奇石的坚硬,用不着在天寒地冻中寻找温暖的被衾。一块石头站起来,是大自然独特的风景;一块石头站起来,其实是一座亘古不变的精神丰碑。

阳光筛下万根金柱,五月的河湾更显扑朔迷离,充满奇石的五里河像一页页古朴的典籍,写满沧桑和传说。多少年来,无人能够说清有多少日月走过。喧哗的语言沉默为苔,人的、鸟的、兽的、虫的……匆匆的脚步涉水而过,沙滩脚印,落地成诗,让游人们感到岁月凄迷而美丽。那山岩的古松、翠竹、山花、鸟鸣都在合奏着一首自然的乐章。赤脚涉过五里河,最能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最能读懂众多精灵的奏鸣曲,最能诠释大自然的哲理和人生的祸福。

猜你喜欢
河湾香炉奇石
程家玉
河湾春夕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一个铜香炉
香炉的养鼻之道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