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庙

2021-08-10 09:53张道子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道情张良张家

张道子

张家畔村子不大,但张家畔人祖先的来头不小,都是东汉张道陵的子孙。张道陵是秦末汉初丞相张良的第八代世孙。张良是山西襄汾人,张良的先辈在战国七雄中的韩国数代为相,所以,襄汾有张相村,也有张良墓和张良庙。同时,还有张良辞官隐居的张良洞。十多年前,襄汾义士孔祥玉重修留侯祠(张良庙),我拜认祖先,立了一块碑,并带领道教经诗班去开光诵经。张良精通黄老之道,遂能应机权变,佐汉高祖定天下。

及至张道陵,已迁居江苏丰县,是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永寿二年(公元156年),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道教尊为祖天师、降魔护道天尊。

张衡是道教第二代天师,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正月以祖传印剑付子鲁,与妻卢氏在阳平山得道,道教称嗣师。

第三代天师是张衡之子张鲁。汉献帝初平年间,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同取汉中。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魏武帝征汉中,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五个儿子及功曹皆封为列侯,随帝迁还中原河南,道教称系师。

镇南将军张鲁有五子,长子张滋嗣鲁之封,次子张永,三子张盛,四子张溢,五子张巨。三子张盛曾历奉车都尉散骑侍郎,魏加封都亭侯,不受,携祖传印剑经篆自汉中弃官还居江西龙虎山。得祖师玄坛及丹灶故址,即以其地为居。每逢三元(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登坛传篆,以授四方学道之士。长兄张滋(汉书名富)因是长子,又嗣父镇南将军之封,所以,不得不与二弟张永、四弟张溢、五弟张巨跟随父亲张鲁去河南奉老。父归仙安葬之后,修镇南将军庙以示纪念。及至宋朝,就是这张鲁的长子张滋的玄孙张功,逃荒到陕北清涧县。当时的张家畔还无人定居,这位张天师的后代,就是张家畔村最早的住户,村子以姓而名。他仍然是一名虔诚的道教徒。不仅开荒种地、挖窑修路,而且将道教及《道德经》的念经腔调带到了这里,并逐步在周围传播开来。陕北是道教的盛行地区,清涧道情是陕北道情的主调。它是融道教曲调和信天游为一体的一种民间演唱曲调,曲牌趋于悠扬、高亢。陕北道情的这种曲调又直接来源于陕北人民的日常生活,直到现在,陕北人说话的后音拖得特别长。

这位张天师的后代张功及至年老仍无子嗣。张老夫妇向北一步一磕头,直至十里路上的高家洼塬上的玉皇庙。老太太求娘娘赐子,回家后就怀孕生子,取名张豹。张功老先生认为这是祖上的荫德,便以河南祖籍镇南将军庙的模样,在张家畔的村中也建起了一座將军庙。我记得庙上的对联一般都是“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还有“有庙无僧风扫地,有香无火明月灯”。当时,对联一般是张汉堂写的,他是村里的大文人。清风扫地,明月当灯,这说明除过节日祭祖或是提马子时,会人头攒动、喧哗热闹外,一般情况下庙里都是很清静的。然而,天旱时,周围六个村子的男人都要抬上将军下无定河祈雨。有时下了无定河,还要过河到王家河,或到河口等村祈雨。祈雨在打麦场进行,把将军轿子放在场当中,人们头戴柳条编成的帽子,手里拿着柳条,边走边反复唱一句歌词:“将军老爷早下了,麻淋淋细雨救万苗。”记得,一位姓贺的陕北民间歌手曾在一档央视综艺节目上唱祈雨调,当时全场人都被唱哭了。其实,《陕北民歌三百首》里并没有收录“祈雨调”。这说明“祈雨调”,实在不能算唱,而只能算哭。哭着唱,唱着哭,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震撼人心。

庙就是庙,任何庙都有它的神奇之处。张家畔的将军祖祠庙的神奇之处在于,庙门外长着一棵两人合抱的大酸枣树。酸枣是灌木,而不是乔木,一般酸枣长不成树,更不会长成大树。而张家畔的将军祖祠庙前就长着一棵两人合抱的大酸枣树,这实属稀奇。即便是枣树也长不了这么粗。遗憾的是,这棵神树被砍伐了。

庆幸的是,树的根部又长出来一棵酸枣树,也不小,已经长有碗口粗,却没有原来的树粗大了。

至今,这位从河南迁居张家畔的道教传人,也是陕北清涧道情的传唱人张功及其儿子张豹,仍然埋在张家畔去往黄河边的土地上。这里是张家畔的祖坟。每年清明节,全村男人与小孩先上自己的家坟,然后都要集中到这里上祖坟。村里集体磨两斗麦子,然后,让村里的巧媳妇蒸成花馍,如鸟类等。把这些花馍用筐子担到祖坟里,再拉一只山羊让祖先领牲。之后,人们全部跪到坟前,两个人把山羊拉到坟前,口里念念有词。大意是子孙们来给祖先送吃的,希望他老人家收下。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大桶水,往山羊头上浇,什么时候水浇得山羊摇了头,才算先人领了牲。只有先人领了牲,后人们才能把山羊拉回去宰杀并分食。

其实,道理很简单,大热天,拿凉水往山羊身上浇,冷热不均,山羊肯定会打战。分花馍时,不分大人和小孩,只要当时到祖坟里磕了头的,一律有份。

猜你喜欢
道情张良张家
说话算话的我
义乌道情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
张良书法作品选登
张家塬村村歌
张良受书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张良拾鞋
张家贵 藏石欣赏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
张良拾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