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研究的新视域

2021-08-11 17:53王会粉刘永张硕
档案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基建档案学数据

王会粉 刘永 张硕

摘 要:新基建促使传统基建转型升级的同时,数字新型基建迅速发展,而数据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特征。建设项目档案资源是新基建的重要数据,立足我国新基建实践,着眼并探索新基建时代国家建设项目档案治理体系、建设项目档案数据生产要素价值以及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数据化转型,对践行档案学理论创新,重构学科体系,进而从学术自觉到学术自信,实现学术自强具有重要意義。

关键词:新基建;建设项目档案治理;档案学;系统观;数据

新基建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产业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特征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本质就是数据。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

2019年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据国家发改委报告,“十四五”期间新基建总规模将占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规模巨大,增长趋势明显,标志着我国新基建时代的全面到来。建设项目档案是培植新基建数据的土壤,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新基建项目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事业等各方面也随新基建时代的到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亟须理论创新以促进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 新基建对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研究的影响

1.1 呼唤档案学理论创新。新基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智能化应用的迅速升级,使建设项目档案大量形成于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形态复杂。

这些变化促使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档案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数据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档案工作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但同时,原生数据资源分散流失风险增加、数据治理瓶颈加剧、维护国家数据安全和把握事业发展新规律与未来走向难度加大等诸多挑战也随之而至。

在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中,档案数据流动如何打破政府内部、行业之间壁垒,档案数据的确权、标准如何形成制度,档案数据要素如何精准配置,数据资产价值如何挖掘等问题亟须理论指导。然而全宗理论、来源原则等档案学理论在指导新基建项目档案管理实践问题上存在理论失灵等新问题,现有研究也未能对新问题进行填补。因此,亟须以新基建视域准确认识档案事业发展规律和未来走向为突破口,在应对挑战和破解建设项目档案治理新问题中探索档案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范例。

1.2 重构档案学学科体系。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开展理论政策研究,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

中国档案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立足中国实践所形成的,并能够反映档案现象和档案规律,指导中国档案工作实践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综合性档案学学科体系。一般而言,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与一定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需要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审视。[1]新基建是当今时代的典型特征。这一历史时期,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制造与服务、数据与价值、场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极大地释放了数据生产力和数据价值,带来了建筑、新基建、数据、产业融合、数据治理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与博弈,极大地影响到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实践。例如建设项目档案数据价值的重新认识,跨专业深度融通、跨学科交叉融合,数字技术赋能建设项目档案等。

对此,重新审视传统建设项目档案研究,以新基建视域重构建设项目档案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不仅能够为档案学学科体系重塑,自我革故鼎新,探索学科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而且通过新基建项目档案理论与实践先行创新和示范带动,能够对新时代档案学研究理论予以验证与补充,对打造中国档案学派,增强学术自信,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觉意识,实现与全球学术思想的同频共振具有重要动力引擎作用。

2 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建设项目档案研究始终是我国档案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据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调查,我国建设项目档案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比较重视基建文件归档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深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归档质量与管理体制、工程业务关系等研究。至2013年,日益重视建设项目档案质量管理、规范化管理研究。时至现今新时代,开始关注应用新技术加强监管和数据化转型发展研究。整体趋势阶段性明显(见图1),重视程度较高。

从研究内容看,国内研究主要涉及建设项目档案政策法规、质量控制、机制体制、信息化和监管方式创新研究等五个方面。

一是建设项目档案政策法规研究。自国家档案局发布《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后,近五年来,以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为主进一步加强了建设项目档案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强调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档案监督,为档案部门加强对国家建设项目档案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如《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档发〔2016〕11号)、《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档发〔2016〕15号)等。

二是项目档案质量控制研究。王吴震等[2]、闫秀敏[3]针对传统国家建设项目档案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运营管理、维护改造和廉政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出应将档案工作管理与工程管理有机融合,把建设项目档案质量控制纳入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前端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保证档案质量以及工程质量。

三是建设项目档案机制体制研究。黄思斯[4]、巩玉静针[5]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监管不到位、标准不统一、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机制科学化,以及优化组织建设、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数字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设项目档案创新管理的措施。

四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一方面,曾中原[6]、王瑜[7]等从宏观角度探讨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的措施,如应用数据湖、电子签名与数字认证、文件数据溯源等技术构建档案数据采集与存储对策、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服务知识化的对策。另一方面,王静[8]、王彩虹[9]、徐蓬[10]等从微观角度结合水利工程、铁路、高速公路、新能源等具体建设项目类型研究档案信息化问题,如水利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铁路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等问题。

五是新时期建设项目档案监管方式创新研究。郝伟斌[11]、朱兰兰[12]等人结合时代发展针对传统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从监管理念转变,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机制科学化、信息化和监管机制模式等方面提出加强对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风险治理。

2 . 2 国外研究。据文献研读,国外研究多结合建筑工程业务管理实际需要,以“建筑工程文件/文档(Files/Document)”作为研究对象主概念,整体研究侧重建设项目文件资料管理。总体研究发展较为平稳(见图2),研究热度偏低。

从研究内容看,上世纪90年代关注建设项目纸质文档收集,进入21世纪后延伸到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建设项目信息系统研究,时至今日更多关注应用技术工具对建设项目文档数据进行管理和挖掘。

结合研究主题与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3)情况,目前该领域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建设项目文件的跨库检索[13]、建筑文档数字化[14]、建筑管理信息系統、建设项目数据库构建和数据共享、建筑文档数据挖掘等内容,反映出国外同样逐渐关注建设项目档案数据化转型管理。如,马希尔·阿贾姆[15]等人提出融入业务流程构建建设项目综合数据库,万·阿卜杜勒·巴西尔[16]等人提出应用BIM、GIS等技术共同实现建设项目数据整合共享以保证业务利用。

作为实现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一环,新基建视域下建设项目档案研究是中国档案学术界在新时代通过“自我讲述”的模式阐释“中国经验”的重要切入点。但是经以上国内外文献爬梳发现,现有建设项目档案理论研究成果多侧重传统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虽开始重视建设项目信息化以及监管创新内容,但研究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的专门论述微乎其微,研究系统性和新基建针对性不足,亟须开拓新领域探索。

3 新基建视域下的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研究的新探索

3.1 系统思维构建新基建项目治理体系。系统观念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的一种需要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探索新基建视域下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

新基建强调数据信息化,重构产业全要素、全过程和全参与方,把传统工程管理、传统基建融入信息化、数字化平台,推动工程设计、监造、储运、施工、调试、运营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高效协同。相对传统建设项目档案研究内容的过度集中在传统建设项目档案业务以及满足业务需求而言,新基建视域下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研究需要以系统思维和方法为指导,围绕新基建项目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以依法治理、数字化、数据化为依托,针对新基建项目档案来源、本质属性、价值等问题开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研究,以对新基建项目档案进行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保证建设项目档案数据为国家所有和监管,维护建设项目档案数据资源完整与安全,为发挥建设项目档案数据生产要素作用提供保障。

3.2 建设项目档案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实现。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17]明确指出,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资产管理是实现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重要前提,要发挥数据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就要将数据对象以资产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18]

新基建首先强调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推进高质量数据汇集、存储、传输和应用,尤其注重在开放、融合、共享中最大释放数据价值。[19]建设项目档案数据是国家重要公共基础数据资源,新基建的实施形成了大量BIM、GIS等新型数据资源,亦是一种关键生产要素和核心资产。相对传统研究强调建设项目档案材料归档齐全完整等泛在质量管理问题以满足建设项目日常业务需要,新基建项目档案治理研究更加强调档案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及其价值的系统深入研究,包括建设项目档案资产价值理论体系,档案数据资产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流程、数据资产运营、管理平台,档案数据相关制度规范、评估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构建等,从而推进建设项目档案数据挖掘应用深度,培育潜在建设项目档案数据多元利用需求,加快建设项目档案数据价值链环节的形成进程,[20]加速赋能国家建设领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作用。

3.3 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数据化转型。2020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21]要求,“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积极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拓展档案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加速布局与落地,加速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值模型等先进技术在建设项目领域的应用,使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在管理主体、建设方式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差异明显。

建设项目档案的形态、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数据产生、流通和利用需求的智能化共享趋势越来越突出,倒逼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因此,新基建视域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数据化转型,强调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与智能技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制机制和档案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技术应用场景实现档案数据智能化感知、分析和利用,从而建立建设项目命运共同体,加快建设项目数字化转型生态圈构建和档案数据价值释放,以推动建设项目产业转型升级。

4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大历史拐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激发内需、加强我国与他国联系、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22]面对新基建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挑战,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相关部门与人员应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主动研究档案学研究领域新问题,锤炼风险治理能力,以新技术为驱动,以系统思维、互联网思维、精准思维为指导构筑建设项目档案治理体系,优化建设项目档案数据资源配置,发挥数据要素资产价值,推进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数据化转型,从而保障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档案风险治理研究”(18BTQ1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新基建档案学数据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关于档案学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数据化艺术的生成探究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历史主义是档案学不变的灵魂和宗旨
——《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省档案学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