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农业彰显濮阳发展力量

2021-08-12 08:18文图卞瑞鹤盛素芬通讯员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15期
关键词:濮阳桃园龙头企业

文图/本刊全媒体记者 卞瑞鹤 盛素芬 通讯员 闫 峰

河南省桃园建民食品有限公司

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的东北门户。这个有着“华夏龙都”之称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黄河下游拐弯处,熠熠生辉。历史上,黄河水利之便,曾有力地促进了濮阳一带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发展,经济繁荣。

随着“十四五”开启,濮阳迎来了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新阶段,砥砺奋进的濮阳不停地给人们带来惊喜。任何一个地方,其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产业驱动。走进濮阳,其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让人惊叹不已,一家家企业镌刻着发展记忆,一个个品牌彰显着时代骄傲。

不负传承“耗辣椒”

到过濮阳的人,都知道当地土特产——桃园建民耗辣椒。“果仁+辣椒,‘嘴’爱好味道”,濮阳人出门馈赠亲朋,必不可缺的就是耗辣椒。别看小小一瓶辣椒,在濮阳可是“上得百姓餐桌,登得大雅之堂”的可口美味。

汽车驶入106国道清丰段,记者远远便能望见矗立在大道西侧的“中国耗辣椒发源地”八个鲜红大字。撑起这一响亮名号的,是河南省桃园建民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桃园建民)。

“桃园建民能把小小的辣椒做成大文章,了不起呀!要严把质量关,做好品牌,走向全国。”时任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接见时这句充满肯定而饱含嘱托的话语,一直激励着公司董事长刘建民。

年富力强正值事业巅峰的刘建民,是桃园建民的当家人。能够传承祖业且将其发扬光大,刘建民引以为豪。

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拣包装车间

说起耗辣椒,还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据说清代嘉庆年间,刘祖六世自幼精通厨艺,一日他在家烹制辣椒,辣椒刚下锅,忽听有人大声呼救。原来,邻人的老母亲不小心跌伤了腿。刘老先生闻声连忙赶去,等将老人安顿好后,才想起了还在锅里“耗”着的辣椒。他跑回厨房后,竟发现异香扑鼻。神奇的耗辣椒,就此诞生。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刘家耗辣椒曾让慈禧太后胃口大开,厌食症不治而愈;抗日战争期间,一支抗日队伍长期奔波,战士们营养不良,刘祖十三世刘起昌见状,精心制作了耗辣椒,战士们吃后精神大振。新中国成立后,十四世刘同运即刘建民的父亲制作的耗辣椒更是堪称一绝。“火烧夹肉,越吃越瘦。红薯干馍耗辣椒,越吃越上膘。”这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谣,足以说明人们当时对耗辣椒的喜爱程度。

经过刘家代代传承,“耗”这一独特的辣椒烹制工艺日臻成熟。当这一工艺传到刘建民手中时,他潜心研究,推陈出新。产业化、品牌化的经营模式,让这个“河南老字号”迸发出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力量。加入牛肉、芝麻、香料等,再进行“三耗九制”,耗辣椒以其厚重的底蕴和美妙的口感在市场上大放光芒。

从2000年在一家租赁的院子里挂牌成立,到2011年投资1.3亿元建成新厂区;从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到带动区域内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桃园建民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令人赞叹。

如今,“中华名小吃” “河南老字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是其发展的见证,激励着桃园建民在致力打造“中国耗辣椒第一品牌”的发展路途上持续迈进。

杏鲍菇开辟新天地

日产鲜菇100吨,年产值达1.3亿元,年创利润2200万元,带动350余户贫困户年增收300余万元,通过原料订单收购、产品运输等方式带动其他农户6000余户……凭借雄厚的实力,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耕农业)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杏鲍菇生产基地。

宽敞整洁的现代化厂区,先进气派的标准化菇房,坐落在濮阳县胡状镇后岗上村的天耕农业,是一家专业从事食用菌研发及工厂化、标准化栽培、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

公司董事长谢天根来自福建,2017年建厂,规划占地230亩,总投资3.5亿元。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格局,让他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带领天耕农业虎踞河南,放眼全国。

炎炎夏日,走进恒温的菇房,清凉气息扑面而来,一株株洁白的杏鲍菇鲜嫩欲滴,长势喜人。谢天根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介绍杏鲍菇的生长周期、营养价值和销售市场情况。

“我们采用人工营造适宜杏鲍菇生长的‘风、光、水、汽’环境,全流程无污染无添加,菇体匀称、营养丰富、菇肉比率高,产品已获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谢天根介绍说,“杏鲍菇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功效。”

“羑帮”“菌芝源”“菇芝源”是天耕农业杏鲍菇三大品牌。谢天根介绍,公司产品上市以来,凭借鲜嫩的口感和良好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供应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6个省市15个大中城市。 5年来,公司斩获荣誉无数,“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扶贫龙头企业”“濮阳市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等一个个闪亮称号,彰显了企业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时代担当。

乡村是农业企业成长的良田沃土。在这片广阔天地,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能否更大程度地反哺乡村,不仅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也是衡量自身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样的理念,谢天根深以为然。

“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拉长企业生产链条,进一步向产品深加工延伸。”这样的发展思路,已在谢天根脑海里盘旋良久,投资1.8亿元建设日产100吨瓶栽金针菇项目计划现已酝酿成熟。

“种植金针菇与杏鲍菇搭配销售,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地方企业知名度,还可以新增2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谢天根说,“此外,我们要通过多元化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农户共赢的发展之路,促进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高效融合、共同发展。”

产业照亮发展宏图

河南万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盆栽红掌民营企业。花棚里,几名女工正在忙碌,一盆盆美丽的盆栽红掌装箱后将被运往北京、天津、济南等地。

在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瓶瓶鲜嫩的金针菇通过传送带,从菇棚运往加工车间。车间里,十几名濮阳大学的实习生忙得不亦乐乎。校企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让这个占据河南金针菇市场半壁江山的企业,始终屹立于科技前沿。

濮阳训达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南省规模较大、技术工艺先进的食用油生产基地,位居全国花生油生产销售企业的前列,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11.68万农户与企业互利双赢。

河南万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花棚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信息科科长闫峰介绍,近年来,濮阳市食品加工产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以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为载体,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按照绿色、休闲、健康、品牌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打造特色集群、培育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提升绿色原料基地供应能力,积极培育知名品牌。

到2020年年底,以中粮集团、豫粮集团、家家宜米业等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32.2亿元;以禾丰肉鸡、众汇食品、德信食品等为龙头的畜牧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50.8亿元;以训达油脂、桃园建民、木伦河食品等为龙头的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21.2亿元;以龙丰实业、龙乡红食品、天耕农业等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集群,产值达17.1亿元。

产业兴则乡村强。在濮阳,农业产业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实力强、品牌亮。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宏图中,这座位于河南东北边缘的城市,将依托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持续焕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猜你喜欢
濮阳桃园龙头企业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桃园归来有感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室”外桃园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