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惠民的“成都生活”

2021-08-12 19:50郭煦
小康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天府绿道雪山

郭煦

美好生活。成都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与亲友相约到绿道上寻一处静谧,在鸟语花香间,放松身心,与自然亲近。这是越来越多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

创造更多普惠生态产品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营城聚人之根、美好生活之本。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成都市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成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本。

绿道串起的幸福路

办事更高效、往来更畅通、保障更全面、创业就业更友好……“十四五”的成都将赋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更易感知、更触手可及的内涵。

“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把生态惠民工程作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创造更多可感可及的公共生态产品,为市民呈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城市盛景。市公园城市管理局局长杨小广透露,到2025年,成都将规划建设10000公里的天府绿道,串联起市民“回家的路、上班的路”。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表示,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

近日,成都让全国人民“心动”了一次——真人秀节目《心动的信号》第三季,把成都诗意的生活展现在镜头前。坐落在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里的“心动小屋”成了不少人打卡单上的“新晋成员”。他们不会想到,在都市喧嚣间,竟有这样一处绿草茵茵、水波温柔,有着蜿蜒小径与别致装饰的地方。

天府绿道像是穿梭在钢筋森林里的绿色精灵,它带着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韵味、冬的斑驳,出现在一条条街道上,一个个小游园里,给人以推门可见的清新与诗意。在这个以绿色为底色的城市里,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已融入市民的日常。

锦江公园也“上新”了。全新的音乐亭2.0版惊艳亮相,2.2万平方米实施范围的滨河空间新建了一批下沉式音乐广场、亲水栈道,布局了音乐、商业等新兴业态,一条兼具蜀都风韵、音乐主题的浪漫滨水岸线呈现。沿着江边顺流而行,河滩上,白鹭或是悠闲漫步,或是翩然飞翔,一派悠然自得。

“这样的生态福利还会不断释放。”成都市公园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计划新建绿道800公里,建成后,天府绿道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其中,两大重点生态项目之一的锦城公园将贯通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建设10个特色园;锦江公园将开通10公里“夜游锦江”线路,提升95条子街巷品质。

不仅如此,成都还将推动公园城市示范街区建设,围绕市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打造生态、环境、文化、生活有机统一的高质量街区,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生态惠民。目前,全市已累计打造示范街区57个,优化区域环境300余万平方米。

天蓝水清已是成都底色

不只有满眼的绿,抬头望望,这座城市还包裹在雪山之下。曾经的成都,因“窗含西岭千秋雪”闻名,如今,它已是一座城市与自然对话的生活选择。

被雪山环绕的成都,从来不缺“千秋雪”的壮丽景色。从海拔1600米的青城山,到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它们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和高楼大厦里的人儿“打照面”。悄然间,当这样的惊喜变为日常,“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便成为你我心头不可否认的共识。在成都,有一群爱好在城市拍摄雪山的摄影师,对于雪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在哪个角度拍最合适等话题,他们熟稔于心。2016年35次,2017年50次,2018年56次,2019年65次,2020年75次……几年来,他们用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印证了杜甫诗中的盛景。

“成都展示了一个世界级雪山城市的最佳形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编辑单之蔷曾给予成都这样颇高的评价。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而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也令更多人为之心动。

蓝天和雪山是固定“拍档”。而为创造更多蓝天,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已把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我们以规划为引领推进大气污染有效治理,印发实施了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年度方案及其考核办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形成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实施以“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气”6大方面、50条具体工作措施为重要抓手的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还围绕移动源、工业源、工地源3大重点污染源分別编制了专项攻坚方案,形成大气污染防治“1+3”的工作方案,以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在大气治理上,成都将持续开展各项攻坚行动,落实各项行动方案,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PM2.5的平均浓度小于40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稳步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实现蓝天常见、雪山常现。

家住温江区江安河畔的市民最近又多了一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五凤段滨河景观带正式对外开放了。漫步河边绿道,一边享受微风拂面和飘来的阵阵河水清香,一边欣赏绿植小品散发的不同风格的魅力。据介绍,五凤段滨河景观带起于五福桥,止于凤凰北路大桥,全长约1.9公里,内含绿道2.4公里,绿植7.3万平方米,包含各类植被、鲜花约120种。整个滨水空间在打造中既融入新中式建筑景观和温江特色文创,又有异国风情的荷兰风车、日式庭院等风格,呈现出一步一景的效果。

今后,这样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滨水空间将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围绕生态惠民工程,我们坚持‘三水统筹,实施‘六水攻坚,以天府蓝网建设为目标,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为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系统实施水净化、水安全、水文化攻坚,构建‘一核一环,三江九带,三级四类天府蓝网整体格局,打造幸福河湖中国案例。”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成都市水务局正联合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加快推进天府蓝网总体规划、建设导则编制工作,在成都全域范围内构建“一核一环,三江九带,三级四类”的整体格局。以一环路内老城水网渠系为“一核”,锦城公园水网体系为“一环”,人文锦江、生态岷江和未来沱江为“三江”,九条引领片区发展的主要水系轴线为“九带”,叠加一、二、三级蓝网,构建城市段、田园段、风景段、生态段四类场景,搭建天府蓝网整体骨架。到2025年底,建设完成1000公里天府蓝网,初步形成全域蓝网骨架体系,构建水声入耳、蓝绿交融、人水共生的10分钟蓝网生活圈。

现如今,“像成都人一样生活”早已是种流行风尚。人们基于真切感知为成都贴上了幸福的标签。绿色生态,这是成都的底色;美好生活,这是成都这座幸福城市的源泉。美丽宜居,成了成都市的特质。

猜你喜欢
天府绿道雪山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征服雪山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春游天府国
爬雪山
雪山历险记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