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021-08-12 19:50张占斌
小康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分配现代化

张占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怎么办?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推动共同富裕的问题,的的确确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出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高度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问题。反反复复研读这些讲话内容,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情怀和锐意进取的历史担当精神。

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点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面对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新起点,必须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红线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

第一,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更是几千年漫长岁月的期待和追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是为了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就是为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新中国7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有条件有能力来逐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上了一个大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推动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开始强起来。我国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只有3645亿元,人均GDP只有380元。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创造了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斗转星移,这种变化真是沧海桑田。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虽然目前在收入分配、共同富裕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完全有条件进一步推动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经验启示看,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平问题处理好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序。漫长的人类历史数千年的演进,有许多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动荡。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社会分配不公,财富分布不合理。“治国之道,富民為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非常重要,对我们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型国家尤为如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一定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勿焉”这样的历史周期率。国际经验研究表明,如果社会公平问题处理得好,也有利于全社会总体效率的提高。在中国,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就有利于我们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

第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破解我国发展难题的艰辛探索,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雄心壮志。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最基层的农村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如何帮助这些地方的老百姓摆脱贫困,他在福建任职的时候就进行过艰苦探索,并出版了《摆脱贫困》的论著。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大刀阔斧地推动脱贫攻坚和精准脱贫工作,使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站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样的时代高度,党中央开始了新的战略部署,强调“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理解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科学内涵

第一,这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是一个需要从政治经济学高度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思考共同富裕不能局限于经济收入,而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要把人类幸福、安全感、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因素考虑进来。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不断增加经济收入,又要实现精神上富有、生态环境友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共同富裕不是搞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而是要通过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来共同分享整个国家进步的成果。共同富裕,不是没有差别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一样富裕,不是劫富济贫,不是养懒人,不是城乡和地区差异彻底消失,而是通过共同努力、奋斗、发展来共同分享整个国家进步的成果,也就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前提是鼓励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硬道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才能更好分配,也更有分配调整的回旋余地。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分配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