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与全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辩证思维与空间向度

2021-08-13 14:20邹水生
审计与理财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土辩证思维双循环

邹水生

【摘 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框架,透视本土与全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空间向度,深入思考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不仅具有深化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的价值,更具有实现两个循环的互动与畅通、释放国内国际两个空间市场发展动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本土;全球;双循环;辩证思维;空间向度

“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的“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的经济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对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世界外部环境动荡变化的冷静认知,也是对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循环的主体地位、本土经济增长内生潜力释放的肯定研判。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框架,我们对国内与国际、本土与全球的空间向度进行辩证思考,有利于实现两个循环的畅通,释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发展动能。

一、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

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具有广延性和伸展性。不仅表现为具体的形态,又表现为事物之间的并存关系、分离状态,即事物的位置、排列次序等。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把空间交给地理学,把时间交给历史学,忽视了经济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把握时空向度,实际上人类经济发展史也可以视为空间演进史。这种“空间缺失”的理论视角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尤为明显。

马克思、恩格斯因为现代性反抗话语诞生的现实语境使然而未将空间作为自己的主体理论框架,但是从地理大发现、原始资本积累宏观世界的角度审视社会空间的变革、民族国家城乡对立二元模式的社会空间思考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微观工人社区研究中不乏马恩的空间思考。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斐伏尔、哈维、苏贾、卡斯特尔等一系列新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话,形成了具有“空间转向”的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空间理论视野,其理论核心命题围绕“空间生产”展开。这个“空间转向”的理论谱系广泛包括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如今,经济学将理论目光聚焦于世界的“空间转向”并非全然的理论旨趣,而是把空间作为重要的理论生长点和實践落脚点,建立世界范围体系下的国内空间和国际空间两个向度的空间占有、空间重组、空间生产等一系列理论话语与实践应用,丰富和深化本土与全球的“双循环”辩证思维和现实意义。

二、辩证思维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经济活动的生产不仅改变空间处所和空间样态,同时重组空间结构。将自然空间以生产要素打上社会属性的烙印,这一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对空间的再生产过程,此为空间的社会化。空间既为社会所建构,也同时借助人类实践活动主动建构着社会的自为性变构,以“空间措置”为统领的空间切割、局域形塑、环境处置等手段的对社会活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内容的空间化规定、治理与展现,此为社会的空间化。

通过对本土和全球两个空间向度的并置分析,可以看出存在本土的国内大循环与全球的国际大循环两个共生共存的空间辩证思维。国内循环是国际循环的前提、保障、基础,有利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循环,国际循环是实现国内循环的外延、补充、促进,有利于优化国内循环,促进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提供发展空间。把握好开放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发展速度与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但是本土与全球这两个空间向度并非同等重要的“双子星”,而是存在主次之分的。国内循环是主体,是工作要点,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我国市场竞争优势和内需潜力。

三、空间向度

1.本土的国内大循环。

立足本土的国内大循环不应视为封闭而孤立的回路,也非意图弱化国际大循环的排他性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而是扩大内需、提振国内经济为目的的以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地参与国际循环和对外开放策略的先决条件,是基于现实国情的内生动力机制和主动战略抉择。人类的城乡空间变迁史经历了由古代城邦国家城市乡村化的社会、城乡统一的亚细亚社会、城乡对立的日耳曼社会、乡村城市化的现代社会,最终走向城乡差别消失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中国本土的空间向度又非均质的整体,而是处于长期“城乡分治”二元体制下城市与乡村的不均衡经济发展现状下,呈现出城市的“过密”与乡村的“过疏”演化矛盾。城市与乡村在空间上是双向互动、建构彼此的共在双主体。随着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演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凸显的城市化问题日益显著,需要马克思主义城乡空间理论进行有益指引。

2.全球的国际大循环。

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世界史并非一直存在的,而是在几百年前才纳入人类认识视野的。经历了西、葡阶段与英、法、荷、俄阶段的航海探险与陆地探险的人类地理大发现,在肇始于15世纪延伸至17世纪欧洲的航海家及探险家开辟了通向非洲、美洲、印度等国家与地区的新航路,这彻底改变了世界大陆与文明彼此割裂孤立的认识论,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但这也带来了资本超越民族国家地域边界的局限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和殖民掠夺扩张,为推动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空间”契机。世界市场不仅是经济概念,也是空间概念和历史概念,其作为“世界各国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世界范围内相互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以及各国之间市场的总和”,发端于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空间作为自然和物理属性的自在之物,由此拓展了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自为之物的意涵。只有在深刻理解这种空间概念的让渡和转移,才能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空间取向与形成机制。

全球化的世界空间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以物质性和实践性的方式进驻经济领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经历了商业资本全球化、工业资本全球化、金融资本全球化阶段。但是正如萨伊德所引述的那样,东方是一种“谋生之道”,西方以一种高居优越感和权力控制的目光侵犯性地审视东方、诠释东方和利用东方来进行实质的资本侵略。目前的全球化并非对各个民族主权国家机会均等、平等竞争的全球化。既然在世界主义普世价值观下的全球化进程是客观现实,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之一的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并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融入全球的国际大循环中,充分利用国际技术和竞争优势,掌握先进生产力和管理经验,进行积极稳妥的结构调整。同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的时代背景,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四、结语

19世纪末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动力来源是大西洋贸易的崛起,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有效支撑的第二轮全球化浪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普遍交往和繁荣,让更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加入到全球经济版图中。而上世纪30年代和2009年的两次逆全球化带来相当深刻的教训,其灾难性的后果由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共同承担,而且相对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受创严重,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遭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潮冲击。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世界动荡的政治经济格局现状让我们对全球化进程不能仅保持简单的乐观推演,而应该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对反转的全球化思潮进行深刻反思和保持清醒认识,只有通过理性协商和对话机制,才能避免走向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守主义。时代命题是理论的前驱动力,马克思主义是解决时代困境的理论富矿。只有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积极形成以本土为主体的国内经济循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有效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才能为回答当下的时代命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J].上海经济研究,2020(10):9-11.

[2]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7.3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3.

[4]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13-131+207.

[5]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7.2.

[6]佟家栋,谢丹阳,包群,等.“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J].中国工业经济,2017(6):5-59.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审计局南昌分局)

猜你喜欢
本土辩证思维双循环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中国建筑的本土文化突围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本土”背后的故事
异域中的“本土”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