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百年征程无往不胜的基本前提

2021-08-13 02:28邓纯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邓纯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人  百年历程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2.001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求解放、谋复兴的历史,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历史。百年不忘初心、百年践行使命、百年艰苦卓绝、百年牺牲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之伟大辉煌无与伦比,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成就之伟大辉煌无与伦比。这种伟大辉煌不仅在中国历史前所未有,而且自国际共产主义史上也前所未有。创造这种伟大辉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前提就是:百年来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历史规律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扛在肩上。实现这样的使命,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才能使自己制定正确的方略,采取正确的行动,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每一个政党在践行使命时需要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列宁说“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同志说“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而领错路的关键是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及其运用的错误。因此,中国共产党甫一成立就明确、坚定地认为,要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人类最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共一大及初期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明确指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制定中国革命的纲领、路线和政策。

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不是中国共产党人随意为之,更不是心血来潮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分析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演变的历史规律,分析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先进中国人救中国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教训,分析20世纪初期的各种救国主张、世界上各种新的思想理论和救国方案,并在科学比较的基础上,遵循历史规律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1840年,英国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开始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以先进的工业为基础,凭借着洋枪洋炮对中国进行掠夺、侵略乃至殖民征服的历史。而已进入封建社会晚期、各方面社会矛盾正在加剧的满清封建王朝,正走向衰朽与腐败,不可能有效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因而,从鸦片战争开始,再到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等,均以中国惨败、屈辱割地赔款而结束。所有这些,都给中国人民造成极大灾难,使中华民族深深陷入苦难,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面对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水深火热,无数先进的中国人没有冷血、没有屈服,他们纷纷奋起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所有这些企图救中国的抗争与努力,都是中华民族谋求解放、摆脱被西方列强奴役的命运的伟大尝试。虽然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但其对民族解放的责任感与牺牲精神感天动地、可歌可泣。20世纪初,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主张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如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纷纷传入中国,你方唱罢我登場,却都昙花一现,不能对灾难深重的民族有所裨益。正是在历经几十年救国实践前赴后继的抗争,并对当时世界最新的理论学说进行了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在伟大十月革命成功的感召下,中国人接受、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历史传统、文化特点、革命条件相结合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以来的历史看,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就以它作为科学真理的巨大力量,表现出极大生命力。在欧洲,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者”都把自己标榜为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连它的敌人们也把自己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在恩格斯逝世后,连续发表五篇文章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伯恩施坦,以及后来的考茨基等,都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是马克思忠实的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忠诚的信仰者,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但事实是,这些人所谓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全是名实不副的,它们在整个理论与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它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得到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广泛认同。因而,从19世纪后半期、二十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新成立的共产党、工人党都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章中予以明确。但从那时起到今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看,并不是所有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都自始至终做到且做好这一点。就是说,明确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等于他们在今后的全部实践中,都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际上,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近二百年的历史来看,全世界共产党、工人党,在理论上、在党章上明确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后,实践中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种种内外原因,有的共产党后来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导致党的蜕化变质、垮台和失败,苏联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苏联共产党是列宁领导创立的,经过与经济派、孟什维克的斗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指导地位。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共产党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问题,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直明确的。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一些问题,使苏共党内及社会上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加分析,盲目地崇尚。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更是基于他本人理想信念的丧失,基于他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背叛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世价值”的迷信,推行所谓“民主人道的社会主义”。在戈尔巴乔夫的主导下,苏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步骤削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至于到最后在党章中取消了有关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提法,这是苏共亡党亡国悲剧的关键原因之一。当时的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都是大同小异,通过削弱或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导致国家变质,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惨痛教训。另一方面,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以来,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对马克思主义十分信仰,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对于种种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也进行无情的斗争,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教条式理解,采取了僵化的态度。在实践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明确说了的才可以做,没有明确论述的就不能做;完全用书本上已有的话语去规范、去限制新的实践和探索;对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没有掌握其根本立场、方法,没有运用于新的历史条件,而是完全照搬,生搬硬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就是如此。事实上,世界上有些共产党成立时间近百年,组织不能壮大,党领导的事业鲜有成效,虽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在如何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没有找到正确道路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伟大成功,得益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并成功找到了如何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道路。实际上,找到这个正确道路,也非常不容易。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付出了艰忍不拔的努力,也付出过许多的代价和牺牲。在早期,处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中国革命指导上相继出现陈独秀右倾错误,以及后来连续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照抄照搬制定党的路线、方略,导致了中国革命惨痛的失败。正是在付出了这些代价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自身经验教训,弄懂了怎样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个问题。弄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历史传统、文化特点、革命条件相结合,在结合中形成科学认识,形成對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从而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用这样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百年来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虽然历经不同的历史环境,面临着不同的任务,遇到过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挑战,但在党的指导思想问题上一直坚定不移、排除干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全部工作和党的自身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是党的事业经历千难万险仍能不断夺取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一个鲜明特点。

在革命战争年代,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如何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与任务、革命的对象与动力等,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判断出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这些基本理论、正确道路的形成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历史性课题,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通过什么样的道路把一个一穷二白、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通过什么样的道路使中国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20世纪中叶整个世界的状况与形势,坚决认为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的东方大国不能按照一些人认为的逻辑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而是应该经过较短过渡时期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工业化、走向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确立改革开放的重大国策,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分析当时国内外情况,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结果。不仅如此,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制和排除各种干扰。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提出要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邓小平同志严厉批评这些主张,明确提出中国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期,一些人在报刊等媒体上,在各种会议或课堂上,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多党制是“普世价值”,竭力主张中国也进行苏联那样的“改革”,企图通过“改革”使中国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实行西式的自由民主制度和私有化的自由市场制度。中国共产党坚决抵制了这些错误主张,并且通过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排除了这些主张对改革开放的干扰。在苏东剧变,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组织都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背叛马克思主义,投向资本主义怀抱时,中国共产党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继续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1]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定不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不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社会的状况、中国革命的状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状况,实事求是地提出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在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同时,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建党百年来与党的伟大实践相同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方面,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何制定革命的纲领,确定革命的性质、动力、依靠力量及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艰辛探索。经过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几次挫折,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又因为“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导致湘江战役惨败后,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以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党的路线方略、党对革命战争及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因遵循规律、符合实际而势如破竹。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全党逐渐对毛泽东同志代表的正确路线认同与拥戴,对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理论的观点予以接受,不仅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科学思想理论,而且使这个理论在全党占据指导地位,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形成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同时通过什么方式使一穷二白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了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但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国际上也没有十分成功完美的先例,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作好这篇大文章。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十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在总结借鉴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教训,在全体劳动人民努力奋斗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也发生过一些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个路线指引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明确在落后的人口众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明确了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同时,又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有一些不足、短板,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形形色色错误的说法与主张,有的甚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国家资本主义,或是政治上的社会主义、经济上的资本主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系列基本问题,需要党在理论上回答,在此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總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经验,全面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惨败的教训,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总目标、总任务、发展动力、领导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能够形成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能够克服困难和障碍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理论保证和前提。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夺取胜利的一个基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2]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中,遇到的敌人之凶恶残暴,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遇到的困难之大,挑战之多,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丰功伟绩,无与伦比。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与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并且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是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仰建立在科学与理性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一个政党、一个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会不会因时而变,会不会始终坚持,这与政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有极大关系。一百年来几代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根基之牢固、基础之扎实,这是始终坚持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人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宗教,不是当成历史上种种的学说、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是人民的理论,是为人类求解放的科学,是实践的理论,是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实践中形成发展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它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的信仰,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性的认识。建立在这样认识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其本质就是坚持真理、遵循真理,只有科学理性的坚持,才可以历久不衰、坚定不移。

二是以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和坚强有力为重要前提。从学理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与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深刻的学术含量,但仅仅弄懂学术含量、学术价值,还不是真正掌握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上的成熟,必然体现在思想政治上,表现在能够运用这个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历史前进的能力上。这种成熟的实现,是以党自身政治上思想上成熟为前提的。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政治上还未成熟,具体表现就是还没有形成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成熟把握,对于代表着党的正确路线,代表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核心的认同还没有形成,这个问题在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很多牺牲、付出了很多代价之后的遵义会议才得以解决。因此,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关键性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高水平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前提。

三是以实践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规律,已经有了足够的实践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没有这样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如果只停留在书本里,对于实践中的问题不能作出科学说明,对于推动实践前进不能提出新的方针、政策,就既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虽然暴露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实践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经验乃至教训。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是在斗争中坚持,在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及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斗争中坚持、在斗争中发展的,这种斗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与否定马克思主义、企图削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种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历史看,尽管党一开始就明确以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但种种怀疑马克思主义、企图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仍时时出现。这些思潮既存在于党外,也存在于党内。这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势、命运有着密切关联。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乃至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加上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不少国家出现“普世价值”优越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言论甚嚣尘上,形成国际的“大气候”,这种“大气候”也影响到中国。但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了中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斗争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必须与教条主义,生搬硬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进行斗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重要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必须在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自己。为此,就要与阻碍马克思主义发展,以僵化、封闭思想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进行斗争。唯有此,才能形成有着极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又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这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丰功伟业的成功之道,是百年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苦难辉煌历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认真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把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推进、接续党的辉煌篇章,是十分必要的。

注释

[1][2][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责 编/肖晗题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