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创新思路研究

2021-08-15 00:51刘海涛秦黎明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协同

文/刘海涛 秦黎明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高职院校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师要学会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方面的教育内容,以求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便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课程形式单一、课程思政缺乏协同等问题,无法真正发挥出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高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创新思路,冀望于能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借鉴。

一、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一)概念辨析

要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及协同育人的价值,首先要明确两者的概念和内涵。“思政课程”主要是指高校为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等[1]。学生学习思政课程,能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并认识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课程思政”则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目的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专业课程中,从而形成全员的、全程的、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发挥一体化的教育优势[2]。高职院校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专业课程,可以突破传统课程教育的局限性,实现思政课程的整合与创新,从而构建协同育人、全程育人的新型课程教育模式。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差异的地方。一方面,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是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这一角度来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可谓是相向而行,在共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共同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另一方面,两者的育人侧重点是有所差异的。“思政课程”主要是向学生系统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课程思政”则是依托于各个专业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换句话说,“思政课程”侧重于内容传授,“课程思政”则更突出价值引领[3],引领学生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时,培养和增强政治意识和思想价值观念。因此,不能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完全相提并论。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课教学实效不强,主渠道地位不牢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来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更是将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不得不承认,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局限性以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实效仍然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导致许多学生不愿意上思政课或采取应付了事的心态对待思政课。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对上思政课比较冷淡,据调查显示,目前高职学生上思政课时有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真学、三分之一真不学,三分之一不真学”。二是对上思政课有逆反心理,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到课率”“抬头率”都十分有限。三是对学习思政课的意义有怀疑,不知道上思政课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造成上述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成效不强,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未能凸显出来。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张皮问题明显,未能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孤岛”问题一直存在,其不仅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局面,而且还存在其效应被稀释和削弱的趋势。久而久之,导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不相干、各自为战。首先,思政课程未能在其他课程中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一些专业课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专业技能而轻视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无法接受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出现了责任主体割裂和偏差的问题。其次,一些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时,通常都只是停留在传达相关文件和召开相关会议上,甚至有的学校建设“课程思政”是为了应付上级号召和检查。“课程思政”被当作一场“运动”,说干就干,说停就停。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开始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初期尝试,但多是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独立开展,俨然变成了各说各话、各自为政的局面。

(三)教师认知偏差,能力与要求不匹配

教师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主体,但目前我国部分高职教师对协同育人的认知存在偏差,并且其能力与协同育人的要求也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认知偏差方面,一些高职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育人上表现得信念模糊、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甚至有许多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不应该让自己负责。在这种片面认知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育人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许多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本身不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有些理论问题自己都“想不明白、讲不清楚”。因此,在专业和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思政理论时也无法做到深入浅出。许多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思政理论专业术语,学生们听得也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四)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行为约束薄弱

首先,目前许多高职学生的认知意识存在偏差。高职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趋向,许多人觉得学会一技之长是最重要的,至于对思想素养的培养则是一种轻视甚至怀疑的态度。许多学生觉得应将自己有限的时间留给“有用”(学习专业技能)的课程上。其次,目前针对学生所实行的考试考核制度,也不利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建设。高职院校通常都是仅凭学生的纸面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则缺乏一个科学的评判标准。最后,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与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弱,缺乏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导致一部分高职学生对学习专业课以外的思政课程持消极态度。

三、“课程思政”理念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与方向性

(一)重要性

第一,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保障,明确社会主义新阶段关于培养人才的问题,不仅关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方针,也是现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第二,促进“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领路人”。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安身立命的专业技术,完成“授业”使命,更要向学生“传道”,帮助学生树立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第三,激发课堂育人的效果。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主要方式,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自主性,使其提升学习能力,受益终身。

(二)方向性

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未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担,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建立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把它作为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方向。

总之,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高职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核心,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向各个专业课程的融入。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地高素质人才。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创新思路

(一)巩固思政课主渠道地位,提升教学实效

“课程思政”的实施,绝不是要削弱思政课程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而是要在全课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这对于思政课程也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首先,要改革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思政课程的理论引导。“思想政治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理论教学,让师生从理论的高度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必须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理论知识,并善于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这样才能以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思政课不同于政策宣传,学生需要带着一定的思想情感上思政课,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应学会运用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慕课、微课、微视频等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也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二)相向而行,保证协同育人成效

保证“课程思政”与“思想课程”的相向而行,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脱节的关键举措。首先,要保证思政课程教学有针对性。思政课教师既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还要了解掌握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专业要求。在此基础上,在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提升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也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思政课对自身发展的实际益处。例如,给医学专业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当讲到“职业道德”时可选用吴孟超院士的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以吴孟超院士为榜样,将来做一个医德高尚、爱岗敬业的医务工作者。其次,专业课程教学要加强对思政内容的融入。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时,要努力收集挖掘专业课程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设计之中。例如,高职数学教师在讲授“极值”这个知识点时,可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让学生明白任务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此类推人生总会有所起伏,关键在于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的“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汤”中。这种融入不能牵强附会,应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衔接。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能力水平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让教师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抓好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领军队伍,通过加强思政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能对其他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最后,要提升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和通识课程教师要加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中要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从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恰当的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

(四)多措并举,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约束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专业课程虽然能传授其安身立命的本领,但学习思政课程却能教会其如何“做人”。即便一个人才的专业技能再强,但其“三观”不正、思想政治道德不高,在社会中也是缺乏竞争力的。其次,要改革目前的学生考试考核方法,加入对学生日常思想行为表现评价的过程考核。例如,在学校推行德育表现学分制,规定所有在校学生必须接受德育学习和考核,一旦考核不及格将影响其未来的顺利毕业。通过这种硬性约束能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学校要适当提高学生完成学业的挑战度。即使高职学生面临着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压力,学校也要适当对其进行“增负”,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而不要整日里被玩手机、追剧、谈恋爱等事情所耽误。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协同进化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