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禅宗的问题意识

2021-08-16 21:03邵瑜
华夏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禅宗真人禅师

邵瑜

一、如何见佛性是禅宗的核心问题

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命题与“佛性”相关,正如赖永海先生所言,佛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佛教的主线索。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核心成果,自然也与此问题意识息息相关。“如何成佛”是困扰禅宗僧侣整个悟道生涯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体现在能否了脱生死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见”自身之“佛性”,势必对于“佛”之意义做出体认。禅宗将这一核心问题归结为“如何是佛”的问题意识。

然而對于“如何是佛”的问题,禅师们往往并不直接给予回答,且回答常常是答非所问。关于“如何是佛”的问题,并不是没有答案,《宗镜录》有这样的解说:“为万物之根由,作群生之元始,在凡不减,处圣非增,灵觉昭然,常如其体,故曰佛性。乃至或名灵台妙性,宝藏神珠,悉是一心,随缘!称。”(延寿:《宗镜录》,《新修大正大藏经》第48册,第427页)在永明延寿看来,无论佛性在不同的经典里有多少种不同的名称,皆是“一心之别义”。可见,根据“佛性”所显示出的不同作用和功能,随缘变换名称而已。佛性不落是非两边,非言象之意可表。因此,当道行高深的禅师被追问“如何是佛”时,他们往往不直接作答,因为一旦宣之于口就不是真正的禅法,反而有误人之嫌。但是,这姿态有时会让初学者陷入一种误区,也容易让不懂禅法者故作玄虚欺骗学人。那么,真正的禅法是否就意味着保持沉默?虽然语言文字的力量在解释禅法上显得颇为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文字毫无用处。禅宗公案中有活句和死句的区别,禅师们一再强调只参活句不参死句,若遵循言语的轨迹只会停留在言语表面,活句就会变死句,无法领会到“如何是佛”之意。只有通过活的语言,才能领悟禅法的真谛,明了佛性的奥秘。有个叫慧超的僧人问法眼文益禅师“如何是佛”?法眼告诉他:“汝是慧超。”如果僧人慧超只是从主谓关系上解读,他如何能明见到佛性呢?法眼的回答正是在提醒他,从自身入手去体会佛的真意,对自我本身反观逆觉,或许才有体证的缘分。

言语本无生命,唯有人才能赋予言语以生命力,使之拥有开放与脱然的活力。说到底,是“人能弘道”,而“非道弘人”,禅法亦是如此。所以,当有人问“如何是佛”时,禅师不能直接回答,而是用各种方式去逼迫学者令其有亲自的体会。他人灌输的禅法,并非真正的禅法。做一个旁观者,是无法开悟的,“须是从自己胸中流出”才能真正见佛性。佛性的体悟主要在于心中的自省,是直面自我的拷问。可见,了见佛性就是真正认识自我,“如何是佛”的禅宗之问,其实就是一个关于自我本质的问题。

二、虚假的自我意识是“我执”产生的根源

从童年时代开始,我们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这是我们最早的自我疑问。我似乎不只是拥有一具躯体,更有意识与精神。我们害怕失去与自我相关的一切物事,所以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然而遗憾的是,死亡是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归宿。禅宗僧侣深知生死之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们积极活跃于社会生活中,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入手涉入自我本质的思考。《碧岩录》中有一则公案,记载渐源禅师与道吾禅师之事,渐源与道吾之间引出“生耶?死耶?”的灵魂拷问。渐源没能领悟道吾的用心,错过了开悟的良机。直到后来渐源在石霜禅师面前旧事重提时,石霜同道吾一般“不道”,他才恍然大悟。对待生死的态度,代表了我们的世界认知和生命意识。生死两端可谓是生命的开端和终结,我们往往关注开始和终点,却容易忽略这其中的整个过程。看待生死的态度与看待自我与世界的态度是一体相关的,生死之整体被割裂,生命则会被开始与终结两端所束缚。生命的意义若只在于生和死两个端点,便难逃虚无与宿命的厄运,生命自身便不再有“生命”,自我在其中也不再有根本“存活”的趣味。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死这一大事,禅师在接引学人时,会诱导他们不断思考“自我”究竟的意味为何。直到通过学人的自我反思,将他们逼上绝路,这也是不得已的手段施展。临济一日示众云:“赤肉团上,有一位无位真人,常从汝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济便擒住云:“道,道。”僧拟议,济便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便归方丈。(雪窦重显法师、圆悟克勤法师著,王诚、陈树译:《碧岩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227页)临济抛出“无位真人”这一诱饵,诓骗僧众去感受自己的内心所谓真实自我的存在。学人们则如鱼般咬饵上钩,执意去寻找这一“无位真人”,即寻找真实的自我。对自我的渴求,使无位真人在我们的幻想里不断明朗起来,变成一个进于实体般的存在。临济紧接着用“干屎橛”这样的粗鄙之言,否定了僧众幻想出来的自我。他提醒僧众,可以如此得到的自我一文不值,就算触手可得可被思虑,也不是真正得到,甚至于提问它“是什么”都是不妥当的。“干屎橛”之言,不是反对自我意识,而是意在提醒人们,莫要被自身对自我的欲求蒙蔽双眼。“逐妄受生,贪欲所拘,不得自在故。”(董群释译:《正法眼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66页)在自我追逐与执取上所体现出的这种贪欲,实为世上最大的痛苦根源,众生穷尽终生为之劳形伤神,必须要彻底否定它才行。如果说“无位真人”不妥,那么,说出“非无为真人”这一否定的表达,就应当是正确的说法吗?实则不然。钦山和尚在听说了“无位真人”之后便问:“为什么不说非无为真人?”定上座揪住不放,反问他道:“无位真人和非无为真人又相差多少?快快道来!”无论是“无位真人”还是“非无为真人”,都代表了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强烈欲求,然则木已成舟后,欲求意味着差别对待,差别对待就会产生远离平等智慧的是非之分。彼此各执一词,是非将难有定论。

同样,当有人问“如何是佛”的疑问时,就已经产生了对佛的执着。佛与非佛,佛与众生,这样追逐于文字表面,并没有多大意义。执着于佛便有自我与佛性之分别,就无法领悟到“如何是佛”。出家人修行的目标是成佛,但禅师们却一再强调,不可执着于佛与成佛,不能对成佛抱有强烈的目的性。还有人不明白此意,又问诸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如何是佛法大义?”此类的问题,实际上这些疑问都没有任何差别,大同小异而已。一切带有目的性的渴求,都来自自我意识的强力支配,对自我本质的欲求反成为觉悟的最大障碍,强烈的目的性是烦恼的根源和迷惘的开始。自我是无法认识到自我本身的,无论心中如何描绘出自我的样子,都只是自我意识的幻相。禅宗僧侣饱览人间于生死之事的执迷与恐惧,警醒人们在参禅悟道时,始终要把生死疑惑牢记在心,而从生死之事入手,便可窥见人们对于自我的虚幻不实认识。人们或许一方面由此产生出对长生的痴迷,试图通过服食丹药以拒绝和逃避死亡的自然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幻想有超越形体的自我存在,坚信人死为鬼,灵魂不灭,试图以灵魂实体的幻相超越死亡的现实。但这往往不是真正自我明了的目标达成,而只是对自我执着的不归之路。宋徽宗大祥之日,大慧宗杲曾借此机会开示众人,要求人们立足于现实,面对真实的自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从上诸圣,莫不皆从无所住处成就众生,于无所住处示现降神处胎十月,于无所住处示现诞生。”(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新修大正大藏经》(第47册),第819页)自我的最终归宿不是地狱或者天堂,而是无所住处。自我的确立既不应是随波逐流、随物而动,也不应是不断地幻想,而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修大正大藏经》(第8册),第749页)

三、自我的本来面目是“无我”

禅宗不把自我的存在独立于世界之外,在这一点上,庄子和禅宗的观点有着某种相通之处。“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钟泰:《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页)在庄子看来,首先,自我是建立在我与世界的联系之中,没有“我”对世界的感知就不会有“我”对自我的认识。我与世界构成彼此,我存在并感受着这个世界。其次,自我不见其形也不容易把握,自我看似是行为的主宰者,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驱使自我的背后力量究竟为何物。自我与世界为一体,与万物为一体,我处于大千世界之中,与它不可分离。自我的形体尚且存在于时间、空间之内,对于自我的认识自然离不开这个世界。禅宗认为,对于自我的认识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有所依据,否则就会违背因缘所生法的原则。我们会错误地认为关于自我的存在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把自我的现象当做自我本身,又想象出一个本质,并认为它是自我的本质。但实际上,我们有限的思维只能认识自我的现象,而不能触及自我本身。对我执的批判,首先就是要认识到自我不是完全独立于世界的个体。其次,由自我的个体出发会产生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的强调意味着意识分别,会产生出极端的是非之心。所以觉悟就是要排除心中的偏见与差别,要打断意识分别。僧人们在参禅悟道的过程中,最典型的問题就是追逐语句,在语句中徘徊。有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从谂回答说:“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赵州所答非所问,提醒僧人不要在言语上打转,若不对以往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与反思,就无法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人们还是不要以自我的权力意志凌驾或脱离于万物之上。

意识分别就意味着有所逃避,当然试图逃避也是人在面对痛苦、困难、坎坷时的普遍心理。有僧人曾经问洞山良价:“如何回避寒暑?”洞山说:“为什么你不向寒暑处去呢?”僧人又问:“如何是无寒暑处?”洞山说:“寒时寒杀黎,热时热杀黎。”(雪窦重显法师、圆悟克勤法师著,王诚、陈树译:《碧岩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291页)逃避现实只不过从一个围城里走出来,又进入另一个围城,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苦难,而是直面苦难。禅宗一直强调在机锋到来时,当下开悟,不能有丝毫的犹豫。禅机到来时如闪电击石,转瞬即逝,不能错过一丝一毫,真正的自我才会在这样的刹那间无意识般地来临。云门文偃去拜见睦州,睦州一把抓住他并逼迫他开口。只要云门稍有迟疑,便立刻把他推出去。直到第三次云门文偃被睦州粗鲁地用门夹疼了一只脚,顿时疼得大叫,方才悟到。自我觉悟之前,看待自我与世界是割裂的,在觉悟之后体会到自我与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并从这些联系起来的事物体认空性的真实。生时因缘际会,灭时因缘散尽,并不神秘。有我是因缘和合的我,无我是自我的本来面目。认识到这一点便不会落入一切虚空的境地,不会陷入厌离生死的陷阱,也避免执着于虚幻不实的解脱之道。正如庞蕴居士所言:“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雪窦(重显法师、圆悟克勤法师著,王诚、陈树译:《碧岩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66页)自我的本来面目正是在因缘际会的现实世界中得以呈现的。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邮编710127)

猜你喜欢
禅宗真人禅师
灵 山
落叶禅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真人秀F2
变色龙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