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家庭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作用

2021-08-16 20:53吴玉龙潘梅英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风行为习惯陪伴

吴玉龙 潘梅英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家庭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明确提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称。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家庭教育的关键。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中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里,就是修养自身的品性,把修身养性作为成家立业的先决条件。《礼记·大学》提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二)家庭教育对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行为习惯养成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来说,“做人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前提,也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指南》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作为根本,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重点,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基本运动技巧、语言能力、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概念的过程。儿童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生活对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行为方式的调节等具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品性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家庭和学校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品性的形成。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抑或是到了社会,都只是不断扩大了的生活场域。在不断扩大了的生活场域中,儿童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学校教育应当把学生的原有经验作为学习的“原点”,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远点”,将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的感知相结合,生成新的感悟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虽然儿童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教育场域发生了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可能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家庭教育只有與学校教育高度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处于“自在自为”状态

不少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未成年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自我教育意识缺乏,对孩子的教育不关心、没要求、不过问,采取“放养式教育”,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只要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即可,不会主动跟学校和老师沟通,更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这种“放养式教育”现象十分普遍,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照看孩子,他们能做的就是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二)重智育轻德育现象突出

长期以来,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力因素提高、轻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的是重视作业辅导、忽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学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家长基本上能够做到,但是很少有家长要求孩子做家务等体力劳动,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家长的做法与德育生活化、实践化的要求相矛盾,因为儿童的智慧与能力、习惯与道德都是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所以家长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品性的形成。儿童对可感知的生活事件参与越少,体会和感悟越浅,越缺少对生活的反思和独自面对问题的机会,其道德认知就越低,情感发展就越缓慢。

(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喜欢帮孩子计划一切,大包大揽,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好”。殊不知,代替孩子包办一切的做法,会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阻碍孩子的自主发展,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创造力和责任意识。有的父母将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自身的“影子”,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有的父母情绪焦虑,看到别的父母帮孩子报名兴趣班,不顾自己孩子的想法而盲目跟风;有的家长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孩子不听话就暴力殴打,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四)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陪伴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实证分析发现,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陪伴时间的多少与质量成正相关,陪伴时间越长、质量越高,越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的陪伴对孩子认知的(主要是学业表现)影响逐渐降低,但在非认知方面却逐渐增高。狭义的非认知因素指动机、兴趣、情感和性格等,即通常所说的知、情、意中的非理智因素。

当前,家庭教育普遍缺乏“有效陪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陪伴时间不足,原因是家长没有时间或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并且言行不一致,一边“告诫”孩子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不能玩游戏,一边自己刷手机、追剧、打游戏,没有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二是家长缺乏学习意识,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不知道如何有效陪伴孩子。

三、提升家庭教育效益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家庭教育:首先,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一方面要加强“爱的教育”,家长要引导孩子“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要爱自己、爱父母、爱同伴、爱亲敬长,爱生活、爱劳动、爱自然,爱家、爱校、爱党、爱国;另一方面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多给孩子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多行善举和力所能及之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其次,及时管教。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对于孩子不当的言论和行为,家长要及时制止纠正和批评教育,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纵容。及时管教要让孩子明白“说话要有分寸”“行为要有尺度”,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最后,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经历和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责任感,这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和未来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二)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

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习近平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正则民风淳,“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儿童是天生的模仿家,模仿最多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的言行要一致,“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个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良好家风的建立需要父母的“言传”。“家庭教育,发于童蒙、启于稚幼,是从孩子无意识时便潜移默化,深入其骨髓的,是真正性格养成、品行端正的根基”。因此,父母要重视自身的言谈举止,说话尽量心平气和,表达尽量得体,不说脏话、不说恶语。良好的家风更需要父母的“身教”。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切记“说一套做一套”。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发现,父母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这样不礼貌”“那样不可取”,自己却做不到。比如,父母经常告诫孩子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但是自己为了赶时间而闯红灯,也会边开车边玩手机,给孩子错误的示范。教育最怕言行不一,最难做到的是言行一致。

良好家风的建立需要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体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和爱护;夫妻要相敬如宾,尊老爱幼,遇到问题要冷静,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父母要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做到诚实守信。

(三)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

家校合作共育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单向交流,即学校将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告知”家长,履行告知义务,目的是提醒家长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孩子成长;二是双向互动,教师不但要将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告知”家长,还要与家长积极沟通,深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动机产生的原因,寻求家长的“援助”,与家长探讨问题解决的办法,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改变学习策略;三是家长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三风一训、发展规划等,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建设和学校发展,充分发挥优质社会资源的作用,支持学校办学。

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需要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除了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还要积极主动跟家长联系,将孩子的表现“通报”家长,同时要“亲近”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互通互敬”。在教育目标上,家长与学校要达成一致,行动上达成共识,信息上互通有无。另外,学校要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创设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关爱孩子成长的环境,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实施,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小学德育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品性和行为习惯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中小学德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家长的配合。当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学校需要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家庭和学校要协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助力,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世文.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新模式[N].中国教师报,2021-01-13(7).

[2]李慧慧.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以上海市A小学为例[D].2012(4)16.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2.

[4]蔡斐.依法夯实家庭教育责任[N].金昌日报,2021-01-29(002).

[5]王春超,林俊杰.父母陪伴对子女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有显著的影响[J].教育研究,2021,42(01).

[6]王宁.家校合作:从被动到自觉[J].理论与实践,2021,(2):7.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家风行为习惯陪伴
陪伴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勤劳节俭传家风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陪伴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