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2021-08-16 05:21郑启越
绿色中国·B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腔衢州西安

郑启越

摘要:衢州西安高腔作为婺剧中最古老的声腔剧种之一,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浙江衢州具有代表性的戏剧高腔。2006年,西安高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更替,衢州西安高腔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使命。本文将通过对衢州西安高腔的历史脉络、艺术特征以及保护的困境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衢州西安高腔困境对策 进校园

一、衢州西安高腔的历史渊源

衢州西安高腔产生于明末清初,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流入衢州后,与当地的歌曲小戏、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声腔剧种。又因衢州古称西安,因此称为西安高腔。

欧阳予倩曾在《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级序言》一书中说:“弋阳腔最大的缺点就是它只用锣鼓等噪音乐器伴奏,不用丝竹管弦等乐音乐器伴奏。弋阳腔的腔调高亢、刚劲、朴素有余,温柔婉转,细腻不足,所以昆山腔的水磨腔一出,它便只好让位,流入赣、川、湘、浙、闽、粤、桂、滇、鄂、徽诸地的弋阳腔,不能不克服上述缺点,与当地民情风俗融合后发展演变为自成一格,所谓改调歌之,遂令土俗。”如上面所述,弋阳腔在流入衢州后,吸收了地方优秀文化,逐渐发展和丰富,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西安高腔。西安高腔的唱腔时而加滚,时而散唱,有“八平高腔四平调”之说,腔门往往低回流转,表现与其他高腔明显不同。

二、艺术特点

(一)调式特点

西安高腔应用传统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等调式都有,并且以商调式最为常用。曲调多采取跳进、起伏大、音域宽的特点,旋律流畅、宛转、明快,节奏富于激情,给人以较大的感染力,其旋律发展特点有八度大跳、五度转位、滚唱接大花腔。

(二)曲牌特点

西安高腔大部分曲牌以综合性调式和交替调式为主,是曲牌联缀体。其曲牌运用规律既可一举多用,亦可几曲联用,联用的先后次序并无严格规定,一般曲牌联用是着眼于基本音型的相同和调式、音区、节奏的统一,以同宫相依,使其联用时听起来自然流畅。西安高腔的曲体结构主要由上下乐句及其变化所组成,乐句尾多花腔,曲牌中间多加滚唱。滚唱部分不帮唱,节奏明快,类似朗诵,音调取材于上乐句或下乐句并加以变化。它不仅是曲调发展的主要手段,更主要的是加强了曲牌音乐的戏剧性。

(三)表演特色

西安高腔表演艺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民间色彩。由于这种特性,在艺术上的表现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能够吸收各方面的艺术和技巧,丰富舞台表现力,不断突破并改变原来的演出结构和演出形式,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在继承了南戏和明代戏曲歌唱、念诵等成果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演艺特色。由于西安高腔表演讲究粗旷有力、气势磅礴,就形成了“大花过头,老生平耳、小生平肩,花旦平乳,小丑平脐”的特点。

(四)舞台美术

一般认为,西安高腔舞台演出时,大多数都是一桌两椅,舞台上很少看到布景,舞台美术似乎也是乏善可陈。后来在其他戏曲和剧种的推动下,也逐渐采用了画布式的布景,服饰为红色和紫色,色彩明亮,具有浓郁乡土气息。

三、衢州西安高腔的困境

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原衢州市婺剧团)是中国唯一继承和发展“衢州西安高腔”的剧团。目前剧团共有国家一级演奏员7名,国家二级演奏员25名,国家演奏员二十多名。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传媒的发展,衢州西安高腔处于消亡的边缘,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保护机制不完善、人才缺失、题材来源狭隘、宣传推广不足等问题。

(一)保护机制不完善

政府保护是衢州西安高腔文化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在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动和保护的尺度设定不当,没有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性、民間性的特点,坚持“民间的事民间办”的原则进行保护。

目前,我国仅注意保护有形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法》中也没有提及保护无形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潮流冲击了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政府也更是侧重于保护旅游业,西安高腔的保护法则较少。

政府裁减编制。据衢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公告所知,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编制裁减为12名,而传习所内现有演(奏)70多名,在编人员较少。

(二)人才缺失

1.传承后继乏人

代代相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传承与保护衢州西安高腔的关键在于传承人。但是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于老龄化的问题,他们都已步入中老年阶段。如果没有培养新的传承人,西安高腔就会逐渐消失。

2.专业技能要求高

西安高腔具有独特的音韵风格和演唱技法,要求注重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关系,要求清晰地表达字音与词义。演唱最高的艺术审美标准是唱出歌曲的情、以情动人。

(三)题材狭隘

新中国成立初,从金华兰溪请来幸存的高腔老艺人,口述记录了30多本高腔演出本,流传至今的传统剧目18本。长期以来,西安高腔戏曲的创作题材、剧种风格等都比较单一化、雷同化,没有更多的创新,发展比较迟缓。

(四)宣传不足

伴随新世纪一代年轻人的快速成长,人们的经济、物质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网络的高普及率也促使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减少。衢州西安高腔作为一种单一的传统戏曲剧种,其独特的唱腔难以激发年轻人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共鸣,且唱词多利用方言俚语难以被众人理解。年轻人对于西安高腔认同感的降低,直接影响到其受众人数的减少。

对衢州西安高腔的了解,更多的也只是停留于政府专家层面,许多群众并没有认识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事实证明,文化软实力的扩大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而衢州西安高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场运作力度并不够强。政府申遗成功后,并没有对其进行实效的宣传推广,宣传资金、宣传力度也不足,难以让外界了解和认识西安高腔。

四、保护衢州西安高腔的对策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部分省市区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但是采取的保护策略并没有彻底改变它逐渐消失的尴尬境地。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困境,以衢州西安高腔为例,作者根据困境提出了政策推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以及西安高腔进校园的解决方案。。

(一)政策推广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群众积极,使人们了解保护衢州西安高腔的重要性。同时也使这项保护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达到全民共同保护的目标。

对于非遗的保护国家日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政策的出台并没有产生应有的保护效果。

1.提高经济支持政策。政府应设立抢救与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基金,为衢州西安高腔的保护、教学、研究、传播、出版以及资助培养传承人提供资金。对于困难的传承人员提供生活补贴和相应的生活津贴和物资补助。经济是研究和发展文化的物质基础,只有保障了物质基础,才能继续文化的发展。

2.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出台对衢州西安高腔保护过程中的协调和落实政策。严格做到管控与落实工作,将保护做到实际。

(二)人才培养

1.制定合理的、系统的、有效的戏曲培养制度。通过定期开展衢州西安高腔专业技巧的交流活动,以专业传习人亲身教授非专业学习者的形式,让学习者提升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能力。学习者不光在活动中磨练自己,活动后也要加强自主的练习。通过长期的培训交流,大大提升学习西安高腔人员的专业能力与

素质。

2.开展理论交流活动。由于文字记载的西安高腔知识少之又少,大多数学习者对于理论知识方面十分缺乏,因此可以开展理论交流活动,将戏曲从理论化的角度传授给学习者,增强学习者对技艺的认识、知识的理解和理论的升华,最终达到改变其传承思想和观念,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传承责任感的目的。

对于传承西安高腔而言,解决了人才的大量缺失,技艺水平的不足,以及理论化知识较少的问题,可以为更好的传承西安高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发展

创新是戏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源。任何事物能够延续,必然是突破束缚,衢州西安高腔的发展也是如此。

1.通过线上网络课程的模式进行教学。现代科技的发展,西安高腔的表现形式除了舞台和现场的表演以外,也可以录制成各种各样以非遗为主题的音频视频,可以将特色的民间戏曲制成短片,不光录制整个表演的过程也可以录下整个戏曲准备编排的过程,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可以将戏曲中某个重要的唱腔片段作为学习的网络课程,发布在学习网站上供学生学习。

2.重点开辟“西安高腔数字化体验馆”。在西安高腔数字化体验馆中不断滚动播放西安高腔优秀戏曲短片和宣介资料等。体验馆里呈现的是AR和VR两种技术,将这些科学和技术很好地融入戏曲中,用全新的视角向游客展现传统戏曲,更直观地了解、感受和体验西安高腔。另外,游客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将游览馆内活动项目通过AR技术随身观看,随时随地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一键实现。

3.将西安高腔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相结合。不光是展现形式科技化也要注重内容的创新科技化,衢州西安高腔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大数据的时代,人们随时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了解最新潮流与动态,戏曲的创新就必然需要与新时代紧密联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戏曲剧本,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经典戏曲剧目,以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和文化需求,从而加速西安高腔戏曲的发展。

(四)西安高腔进校园

校园是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摇篮,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天地。将西安高腔引进校园,在音乐课堂中实践,通过观赏、学唱等方式,让学生较早的接触西安高腔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其的兴趣。

可从小学阶段开始,我们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西安高腔,主要是以欣赏和了解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为主,每周定期开展传习所表演欣赏活动。在中学阶段,开展综合性艺术活动,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切身参与学唱西安高腔,并加入一定的理论教学,使大家更为充分的了解西安高腔的特色。对于有天赋的学生,加以引导与培育,为西安高腔的传承做贡献。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传习所人员展演、座谈,普及西安高腔。在大学阶段,开展相应的西安高腔选修课程,更为系统的教授西安高腔唱腔技巧,成立西安高腔艺术团体,开设专门的西安高腔培训班,培养、组织专门的传承人,对青少年进行西安高腔的传习工作。

从学生的角度这个活动的具体价值可以概括为四点:(1)戏曲艺术中的表演形式、音乐风格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2)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表演特点下,学生亲身实践参与表演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戏曲表演节奏较慢,歌曲情感和词句较难理解与感悟。正因如此,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走进西安高腔的音乐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性格的沉稳和耐心学习的习惯。

对于西安高腔而言,以校园活动的形式进入学校也是很不错的文化传播方式,可以增加观众数量、学习人数;扩大宣传对象范围;寻找西安高腔传承的后继人等等都是有利于西安高腔的传承和发展。

五、总结

“非遗本身就包含了众多的传统元素,尊重和传承这些地道的元素,再去开发和设计,才会更具有价值。”衢州西安高腔作为一种活态的传统文化,要想继续延承到我们当今社会中,是不容易的。但文化与艺术形式本身是不断传承、变化与发展的,加入新时代的特色,也是六百多年来戏曲文化不断发展的必然之路。当然,创新性的发展也可能带有风险。“否则,非遗很可能丢失内核,因为商业化而变得面目全非。”因此保护传承衢州高腔需要立足于实际,不失自己的特色。将西安高腔融入社会,感受文化特色,通过亲身实践逐渐增强对西安高腔的喜爱,发自内心的传承和弘扬。

希望对衢州西安高腔的困境与对策的分析,能为保护西安高腔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也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参考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建新;《衢州西安高腔》: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齐宝英;《衢州西安高腔》:衢州柯城区档案局2007.

[3]于海洋,秦佳;《基于不同呈现类型的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思路》——以常州非遗为例:常州工学院学报2019年第四期.

[4]王其旗;《西安高腔,给心灵》.

[5]魏敏;《浙江西安高腔研究》2009.

本文作者单位系绍兴文理學院

猜你喜欢
高腔衢州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高腔》小说意象叙事与美学意蕴分析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
衢州治超亮剑
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